2月5日,"中澳旅游年"开幕的消息占据各大媒体头条。伴随我国逐步迈入大众化旅游时代,航空运输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有人说,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就是天然的同盟军,两者牵手联姻那就是佳偶天成。诚然,航空运输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旅游业对于航空运输业增加客源又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相互之间是一种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如今,我国整个航空旅游的产业环境和消费者的需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功能,而是有了更深层次、更加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对此,业内专家分析后表示,"航空+旅游"这个跨界联姻未来仍需深度融合。
跨界联姻是两者发展的必然结果
用"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这句古语来形容"航空+旅游"这个跨界姻缘毫不为过。航空运输业作为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之一,解决了游客出行问题,是提高旅游可进入性的重要途径。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航空运输业提供了强大的客源支撑,推动了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进程。
最初,航空运输业和旅游业只是一个简单的初级结合,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旅游市场的大爆发,越来越多的出行者更愿意将自己的出行依照自己的爱好进行定制,更多地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旅游逐步迈入品质阶段。从本质上说,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其关键在于客源,于是跨界联姻是两者发展的必然结果。
腾冲作为云南边陲小镇,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与航空运输业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2009年2月腾冲机场通航后,腾冲高端游客迅猛增加,导致县内高星级酒店供不应求,引来喜来登、洲际等大批酒店入驻,相关旅游产品、体育运动休闲、温泉开发等项目加快推进,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据统计,早在2011年腾冲接待中外游客就达到了440.2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了64%
实际上,一方面,航空运输业的历史性大发展,给游客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以航空运输为核心拓展旅游业链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记者了解到,国际上航空产业发展较成熟地区的旅游产业与一般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区域旅游产业主要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成为旅游目的地,服务对象多样性、产业结构较为松散。而航空发达区域旅游产业则集中在整个旅游产业链最高端,主要为高端商务及旅游休闲旅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
正因如此,在2001年~2016年期间,我国出境旅游者人数从1213万人次迅速上升到1.22亿人次,跨入了"亿时代"。特别是自2012年起,在收入增长和旅游消费升级推动,以及航线航班等便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就一直保持世界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客源市场,催生了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低成本航空,很大程度上就是旅游业发展催生的产品。
毋庸讳言,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国际航空运输业爆发式的增长正是得益于我国出境旅游这个强大的推手。据统计,在国内航空公司开通的国际航线上,持中国护照的旅客比重不断提高,在2016年2月,这一占比甚至达到了80%。其中,因私护照的比例高达77%。
对此,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的个人出行为主的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发展与航空运输的相关性极高。两者融合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航空+旅游"模式已成发展共识
在传统商业模式下,航空公司主要的机票销售渠道之一就是通过旅游企业向游客发售,而旅游企业在帮助航空公司拓展市场、提高业务量的同时,也收取了大量佣金。随着电子客票的出现,航空公司直销比例的增加,旅行社在机票代理方面的作用大幅减弱。但是,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联姻"并没有因此而终结,反而进一步密切,一系列新兴的、更加深度融合的模式不断被开发出来,比如出现了以"机+S"为代表的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其中包括了"机票+酒店"或者"机票+景区"以及"机票+各种各样的附加服务"等产品。因此,"航空+旅游"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两者在相互磨合中也积累了很多有效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机票+酒店+旅游目的地"这一产品已经逐渐被旅客所熟悉,并为航空公司带来了诸多稳定客源。以海航为例,借助海航旗下地产资源,海南航空创新性地将旗下酒店资源进行整合,提供"航空+酒店"的会员服务,比如会员缴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较低的价格享受航空公司的机票和酒店服务。
海航旗下的首都航空公司更是提出了"航空+旅游"的发展战略,依托海航旅游集团、首旅集团旅游资源优势,定位旅游航空,专注互联网营销,以航空为龙头整合旅游产业链的优质资源,致力于成为一站式航空旅行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供应商,在其已开通的200余条航线中,旅游航线占比超70%。在2016年,首都航空还与途牛旅游携手合作共享机票及旅游目的地资源,深耕旅游市场,创立"首航o途牛假期"品牌,推出了更符合大众需求,拥有高性价比的"机票+地接"动态旅游产品,革新航空旅游新模式。
与之相同的是,国航也在其网站"的国航假期"页面推出了诸多的"机票+酒店"的服务,来自国航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区别于海航有自己的地产和酒店资源,国航更多的是要发挥航空枢纽的作用。"
除此之外,大型旅游企业也主动向航空产业延伸,通过相互延伸产业链,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新常态。继早期春秋国旅组建自己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之后,一些传统的大型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地涉足航空业。去年,轰动一时的携程歇30亿元入股东航就是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积极探索。
两者融合有待进一步升级
航空运输业和旅游业如何深度融合是近几年来航空公司和旅游企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航空和旅游两个产业的融合升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机+S"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宽泛的产业链的概念,而是两个产业之间有一个相互促进或是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航空和旅游的融合更应该是一种基于客户、基于市场、基于需求的融合。"深圳航空电子商务中心主任曾庆艺在2016年劲旅峰会上曾这样表示。
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都是客户。两者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充分考虑客户的需求。航空产品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而旅游是一种非标准化的产品,过去两者一直处于单兵作战状态,将两者硬性组合本身难度很大。然而,如今的互联网技术缩短了时间长度和压缩了空间距离,提高了航空运输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可能性。记者发现,现今的消费者对旅行的安排和计划的基本要求是既省心、省力,又有一定的品质保证。因此,在融合的过程中,航空公司应该主动出击,找出客户的需求,包括了解客户的信息、偏好和行为等,再对客户进行深入分析,设计一些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真正做到市场细分,进而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产品,实现从OEM(贴牌生产)向ODM(原始设计)的华丽转变。
其次,在深度融合过程中,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应以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共同形成深度的垂直产业链,推动联合营销。航空公司是运输企业,首要要做好航空安全保障。其虽然在机票上拥有主动权,但在服务、酒店资源、产品设计等方面却有其局限性,其产业链不可能无限延伸。这就要求航空公司和旅游企业合作中,形成统一的长期经营的思想,进行信息共享,更紧密的围绕航空旅游、航空酒店、航空金融等发展方向,创新自己的产业链,把航空旅游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最后,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升级需要融合互联网、金融等更多产业。随着中国旅游消费需求从点线型的观光旅游向板块型的度假旅游转型,类似的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的市场行为都会向前、向后延伸。由航空公司搭建一个渠道,航空公司在互联网B2C、B2B及未来的C2B上,为客户、旅游目的地输出需求。同时,在支付环节还可以引入更多的金融支付方式,以吸引顾客。
根据《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预计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规模将达到6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航空运输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共享繁荣盛宴,必将成为一种强劲的发展趋势。(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