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嘉佳 报道:“飞行员工作压力太大”、“飞行员招收标准苛刻”,这是大多数社会公众对飞行员这一职业的印象。一方面,在三万英尺高空工作,社会公众难得识得其“庐山真面目”,另一方面,飞行员的工作内容直接和社会公众紧密联系。这种与社会公众既近又远的距离,使得“飞行员”三个字只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更多的只是存在于大家的想象中。
然而,现实和想象并不同。现实中,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地交通工具,为了保障飞行安全,飞行员也必须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飞行员是安全的职业,工作强度也和其他工种无异。许多已经是飞行员的人,都觉得自己“入对了行”。国航波音737机长教员郑杰告诉记者:“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还是会做飞行员。”
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
郑杰成为飞行员完全是偶然。郑杰高中时就读于天津一中,这是天津市最好的5所中学中的其一。成绩优异的郑杰又在这所学校最好的班级--理科实验班--里学习,“我们班的同学成绩都很好,班级里保送清华、北大的好几位,大家都心怀傲气,觉得自己很优秀,考上一所985院校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回忆起高三报考飞行专业的场景,他觉得很幸运,“当年对飞行专业一点都不了解,学校通知我们可以提前报考飞行专业,我什么都想试试看,就报名了”。郑杰坦言,当年的报考完全是盲目的,甚至在通过报考飞行员的体能测试后,他都也所动摇。“因为在同学中,我突然就成为了另类,未来是去就读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大学。不少同班同学觉得飞行员只需要四肢发达,我成绩这么好去学飞行专业,简直就是浪费”,郑杰也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
幸运的是,郑杰是个典型的好学生,他十分相信老师的话。郑杰的班主任老师是民航家属,对飞行员这个职业有些了解,告诉他,飞行员这个职业从收入到前景都很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好的身体只是基础,还需要聪明的头脑。郑杰的父母也十分开明,充分尊重儿子的选择。1997年,郑杰高分被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录取,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
“飞行员的职业发展路径非常清晰”,这是飞行员这个职业吸引郑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他也顺利地沿着职业发展路径走到了现在。2001年大学毕业进入国航,同年12月成为副驾驶;2007年1月晋升为机长;2008年7月开始带队飞行;2009年12月晋升为机长教员;2010年12月成为了副中队长;2013年11月成为安全技术室主任。郑杰当年的高中同学,不少在大学毕业后也并未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少同学对工作不满意,频繁换工作。现在同学聚会,大家都很羡慕郑杰,觉得他收入丰厚、家庭稳定、社会地位高、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非常庆幸自己在对的时间做出了对的选择。”郑杰告诉记者。
有诗和远方
国航另一名波音737机长教员吴晓宇热爱飞行工作,他觉得是飞行员这个职业,让他有了诗和远方,“我们飞行的机型是固定的,但是航线不固定。波音737机型不能飞洲际航线,尽管这样我也走了很多东南亚国家”。能够走遍世界,开拓眼界,这是飞行员职业性质决定的。由于国航的航线网络遍布全球,除了能够看看远方外,优厚的报酬和充足的休息时间让飞行员能够进一步发掘自己的爱好。
民航工作有淡旺季之分,飞行员自然也分闲时和忙时。和其他工作不一样,飞行员再忙,航空公司也必须保证其休息时间。在民航局颁布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21部)中,明确且详细规定了飞行员的值勤和休息时间。例如,当飞行机组配备2名飞行员时,飞行员值勤期最多14小时,该值勤期内的飞行时间不能超过8个小时,对于不多于2个航段的飞行,飞行时间可以延长至9小时。值勤期后应当安排至少10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但对飞行任务解除的时间是发生在当地时间午夜零点之后的,则应安排12个连续小时的休息期。除了单次飞行有时间限制外,每月、每年飞行总时间也有限制。
“我喜欢品壶,品紫砂壶”,吴晓宇告诉记者,他这个爱好就是在一次休息期无意发掘的。那天下午,他发现家附近新开了一家装饰很别致的茶馆,于是走了进去。店主很热情地和他攀谈起来,聊得十分投缘,当天吴晓宇就看上了一把1000多元的壶。“那个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月收入也就一万出头,店主建议我第一把壶买便宜的,最后我带走了一把400多元的”。现在吴晓宇已经收藏了40多把紫砂壶了,最贵的一把壶当时买成4000多元。因为紫砂壶,吴晓宇也爱上喝茶,《中国茶史》、《茶经述评》这类讲述茶叶的书籍成为了他的枕边读物。
“飞行员这个职业,让我的生活能够有张有弛,也能给家人幸福的生活”,吴晓宇的妻子如今成为了“全职太太”,他们的女儿已经2岁半了,吴晓宇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都很满意。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通常情况下,成为飞行学员4~5年后就能成长为一名副驾驶,再飞行历练5年后,就能成长为一名机长。成为机长后,在继续成长为机长教员的同时,飞行员还有很多道路可以选择。例如航空公司会授予飞行员行政职务,承担一些组织管理工作;飞行员也可以进行一些技术研究,担任一些技术岗位的工作。
2016年国航招收飞行学员中,高考成绩第一的刘思尧的理想其实并不是做一名飞行员,他的理想是制造大飞机。在通过飞行学员身体素质测试,高考志愿填写前夕,他依然很犹豫要不要报考飞行专业。他拨打了郑杰的电话。他是在考试中认识考官郑杰的,得知郑杰当年也是“学霸”。郑杰告诉他,我国大飞机制造的专家很多,但懂飞行的技术专家很少。这其实也正是飞行这类应用型学科我国技术研发实力落后美国的根源。郑杰没有帮他做任何决定,只告诉了他这个现实。刘思尧一下子就明白了,飞行员不是低端工作,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现在飞行员队伍中最缺的就是高端人才”,郑杰告诉记者。郑杰在2015年赴日本参加国际民航组织的一次飞行研讨会时,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当时世界的同行,都认为我们中国飞行员在国际性会议上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发出的声音还不够。这都是因为我们飞行队伍中高端人才缺乏导致的。只要愿意、只要努力,飞行员未来的职业生涯可以非常精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