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了某国内航班因为金卡会员较多,大家都携带箱子登机,导致一些行李没地方放置的问题。虽然文章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短途航班的旅客不愿意托运行李始终是困扰航空公司的一大难题。
其实,国内各航空公司对随身行李的尺寸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全服务航空公司不像低成本航空公司那样对随身携带行李的件数有严格的限制。有的旅客在登机时会拉着行李箱,背着大背包,手里可能还拿着、提着或抱着一些别的东西。在上飞机以后,所有这些行李都要放到顶部行李舱内,而行李舱的空间有限,难免出现放不下的情况。一旦行李舱的空间不够用,如何放置或处理这些行李就成为摆在乘务员面前的一大棘手问题。
笔者在乘坐爱尔兰瑞安航空的航班时发现,他们处理行李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瑞安航空是欧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运营欧洲境内的短程航班,其2015年的客运量已经超过1亿人次。他们的航班运营效率很高,过站时间很短。
作为一家很“抠门”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对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有较严格的限制,允许旅客免费随身携带一个手提箱和一个较小的手提包。当然,旅客也可以花钱购买行李托运的服务。不过,由于乘坐瑞安航空的主要是一些休闲旅游、对价格敏感的旅客,他们大多数人都会严格将自身行李控制在免费随身携带的范围内。这样一来,瑞安航空的旅客几乎人手一个手提箱和一个手提包。再加上航班的座位密度和客座率都很高,行李舱的空间就可能不够用。
此时,瑞安航空的做法是:早登机的旅客可以将行李带进客舱,晚登机的旅客在登机口登机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工作人员会在他们的手提箱上贴上行李标签,在舱门外有专人拦下这些贴着标签的行李,并放到腹舱去免费托运。
当然,瑞安航空的旅客不愿意托运行李,那是因为托运行李要收费。而国内旅客在乘坐短程航班时不愿意托运行李,背后的原因有很多,需要航空公司和机场反思的地方也很多:有关行李托运的规定、暴力搬运行李、行李分拣的效率……笔者认为,国内航空公司,无论是全服务航空公司,还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在面对行李舱可能放不下如此多随身行李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一方面,制定有关规定,并告知旅客随身行李在行李舱空间不够用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可能需要放到腹舱免费托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航空公司有相应的规定,工作人员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另一方面,像瑞安航空那样奉行“先到先得”的原则,早登机的旅客可以将合规行李带上飞机,晚登机的旅客该托运的必须托运。笔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一是能有效保障高端旅客的权益,头等舱旅客和白金卡、金卡会员一般享有优先登机的权利,他们是“先到先得”原则的受益者;二是鼓励旅客早登机,无论你是高端旅客,还是普通旅客;三是将行李舱可能放不下这么多行李的问题在地面上解决掉,而不是延伸到客舱,既有利于保证飞行安全,又有利于航班按时起飞。
当然,如果行李处理的效率很高,旅客下飞机后提取行李的等待时间很短甚至无需等待,那么旅客托运行李的热情肯定会提高。毕竟,谁愿意提着行李上下飞机,甚至在摆渡车上折腾呢?笔者在乘坐瑞安航空的航班时,就因为登机晚,随身行李被拦下要求托运了。不过,在航班落地后,笔者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惊喜:从下飞机走到行李提取处就几百米的距离,结果行李在笔者到达行李提取处之前就已经到了,且在转盘上至少已转了一圈。(游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