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南宁市与北部湾航空合作打造“空中绿城”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11-03 10:40: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蓝宇 报道:11月2日,南宁市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委员会以及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北部湾航空相关领导来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停机坪,见证“中国绿城南宁”冠名飞机的成功首航。据悉,此架冠名飞机是2016年北部湾航空引进的第三架空客A320客机,航班号为GX8863的“中国绿城南宁号”于当日12:10成功执行商业首飞,执飞南宁=合肥=青岛航线。南宁市副市长覃卫国等领导在北部湾航空董事长兼总裁吴重阳的陪同下,于首航前参观了这座“空中绿城”,并对“中国绿城南宁号”展现出的南宁城市形象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前,北部湾航空与南宁市人民政府达成了搭建“南宁城市空中形象展示平台”的合作共识,由南宁市政府、旅发委冠名北部湾航空一架空客A320为“中国绿城南宁”号,并进行具有绿城形象特色的客舱装饰及机身彩绘设计。为体现南宁城市面貌高速现代化的视觉内涵,冠名飞机的喷涂方案经历了突破性的创意尝试。机身喷绘采用了时下流行的扁平化的设计语言,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壮族铜鼓、绿色植物、壮乡绣球等分别代表南宁经济、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情怀的几个典型符号以扁平的方式简洁有力地呈现出来。同时,“中国绿城南宁”号的客舱内围绕“中国绿城南宁不一样的风景”、“壮乡歌海不一样的风情”两大主题特色进行了特别的设计。通过客舱环境的布置改造,将青秀山、大明山、昆仑关、广西药园等优秀景区、绿城南宁“马上大”旅游线路产品,以及南宁独具喀斯特地貌特色的奇山秀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良好的养生休闲度假业态在壮锦纹饰的映衬下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旅客在飞行途中可以细致地了解、认知、走进南宁,更愿意选择南宁作为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

  北部湾航空在首航仪式结束后召开了工作汇报会,董事长兼总裁吴重阳向南宁市政府、经开区管委会、旅发委、广西机场集团等单位领导汇报工作成果。会上,吴重阳表示:自成立以来,北部湾航空在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秉承着海航集团安全运营和优质服务理念,不断为本土民航市场发展添加新动力。“中国绿城南宁号”是我们引进的第三架空客A320机型,加上本月即将引进的3架E190,机队总规模将达到16架,通航城市将达到45个,遍布祖国南北。通过新增航线,北部湾航空持续提升往来南宁的旅客数量,为明年开通东盟国际航线建立坚实有力的客流基础。与会领导听取汇报后,对北部湾航空未来发展方向、航班时刻协调、公司建设用地等事宜做出了相关指示。

  另外,基于广西经济发展及民航市场现状,民众的航空出行需求亟待挖掘,北部湾航空一年半以来深耕南宁基地,开通了十余个新增独飞航点,如近日开通的南宁至惠州、湛江、梅州等航线,为两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搭建了更多空中桥梁。这些航线虽为业内独飞,但仍坚持提供最亲民的机票价格,广西籍旅客可购买“惠飞八桂”专属优惠机票产品,轻松享受民航出行的便利。据了解,北部湾航空在11月1日起已正式加入海航金鹏俱乐部,经常出行的旅客选择北部湾航空的航班,即可与海南航空等十余家优质航空公司一样享受到里程积分累积和会员尊享服务。

  “中国绿城南宁号”作为城市空中名片,其成功首航标志着南宁城市形象的再次起飞,具有极其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同时,北部湾航空与南宁市政府通过飞机机身喷绘、客舱内部装饰、特色服务等航空特有传播载体,将绿城南宁之新貌向全世界,尤其是东盟各国进行展示;也通过对本土民航市场开发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到广西南宁来,同时让南宁人更愿意走出去,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南宁城市文化,为南宁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角色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责任编辑:王蕾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