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国之重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探秘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07-25 09:06:37

我叫AG600,能从三亚飞抵我国整个南海海域,担负起"国之重器"之责。(朱思平/摄)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朱思平 报道:7月23日,我国“三个大飞机”中最“特殊”的一个--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中航工业通飞华南公司珠海装配中心成功下线。它的横空出世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G600与运-20、C919并列为我国“三个大飞机”项目,承载着国家的使命,被誉为国之重器,是我国实现航空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AG600特殊在哪里?它既能上天又能入海,还能灭火更能救人,尤为称道的是,它能从三亚飞抵我国整个南海海域,担负起国之重器之责。

  飞机与船之“混合体”

  AG600是当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它之所以能水陆两栖飞行,奥秘就在其的“身材”上--飞机与船之“混合体”,上部是飞机下部是船,这便是其遨游海陆的“资本”。

  AG600飞机采用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和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布局;选装4台国产涡桨-6发动机;机长37米,翼展38.8米,机高12.1米(外部尺寸与波音737相当)。AG600总设计师黄领才介绍说,AG600虽然整体上和一架大型运输机区别不大,但由于其机身“上半部分是飞机,而下半部分更像是船”的特殊结构,使其既能在陆地起降飞行,又能够像船一样在水面滑行、起飞降落。

  “当然,结构上并非是飞机+船这样1+1那么简单。”黄领才说,陆上飞机一般都是增压型,一旦增压泄压了,飞机可以到3000米左右的低空飞,水上飞机一旦漏水,就会沉的,所以从设计上来讲,必须要满足飞机的漂浮特性。为保证飞机在海面上有安全性和稳定的漂浮性,AG600在船体部分设位7个水密舱,相邻的两个水密舱一旦漏水,飞机还可以稳定地漂浮在海面上。同时,AG600飞机在离水时其速度将近100节的,水的冲击载荷非常大,船体结构的设计需要非常复杂。“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减小飞机着水时的冲击,还要减小飞机滑行时的阻力,所以船体采用的是深V型,而且每个剖面的曲面都不一样。”黄领才说,AG600在研制过程中,所采用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攻克了气水动融合布局设计与试验技术,高抗浪船体设计与试验技术,复杂机构高支柱起落架设计制造技术等多项技术难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研发技术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水面飞行器(包括水上飞机、水陆两栖飞机、地效飞机等)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为新型水面飞行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整翼待发。(朱思平/摄)

  海上空中“多面手”

  AG600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最大起飞重量53.5吨,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时,最大航时12小时;最大航程4500公里。

  森林灭火。可以在陆上机场向水箱注水或到火源地区附近水域滑行汲水后飞到火区上空灭火。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4000余平方米;并可为被困人员和其他灭火人员及灭火机械开辟进出火区的安全通道。

  海洋救援。水上应急救援一次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在海上救援方面与船舶相比优势在于速度快,其速度是救捞船舶的十倍以上,最大救援半径可达1600公里;与直升机相比更方便快捷安全,和具有航程远及一次救援人数多的优势。

  AG600飞机根据需要加改装后,可满足执行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资源探测、客货运输、岛礁补给、海上缉私与安全保障、海上执法与维权等多任务需要,尤其是可为“海上丝绸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与安全保障。

  如此出色的飞机,在其下线前就获得了17架订单。而在下线仪式上,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表示,“广东省要多买几架”。

  相关链接:国产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珠海下线(图)

责任编辑:史影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