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国产支线飞机ARJ21开启首次载客商业航线运营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6-06-28 10:38:54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柏蓓、何丹 报道:2016年6月28日9时24分,成都航空公司航班号为 EU6679的ARJ21-700飞机搭载70名乘客从成都起飞,11时37分到达上海虹桥机场,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的首次载客商业“处女航”。

  从ARJ21立项至首次商业飞行,这其中走过了漫漫14年,这是中国民机事业艰难而重要的14年,这是我国民用飞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的天空首次迎来自己研发的喷气客机。这是向世界宣布:中国民机向市场成功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从去年11月29日中国商飞向成都航空交付首架ARJ21-700型客机以来,直到今年6月18日,成都航空共计完成了规章及中国民航要求的110小时运行验证目标。在成都航空完成全部ARJ21-700飞机补充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后,中国民航对成都航空ARJ21-700《运行规范》适用的20个条款进行了批准,ARJ21正式在成都航空获得投入商业运行的资格。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121部规定:使用未在公共航空运输运行中使用过的飞机,应当完成局方认可的至少100小时的运行验证试飞。

  成航悉心准备接收首架机

  未来将飞7条国内热点线

  2015年11月29日,中国民航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向成都航空颁发了ARJ21-700飞机国籍登记证、单机适航证、无线电台执照,这是交付使用的第一架由中国商飞按照《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部)国际适航标准设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新型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700。颁证之后,被业内人亲切唤为“阿娇”的ARJ21从位于上海飞机制造厂的大场机场起飞,前往“婆家”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在接收第一架ARJ21之前,成都航空就已经按照ARJ21在交付运营时的技术状态,从航线经济性、品牌影响力、性能匹配、运行保障、安全要求等因素考虑,确定了7条航线(成都—上海浦东、成都—南京、成都—深圳、成都—西安、成都—贵阳、成都—北京、成都—武汉)作为首批5架交付飞机计划运营航线。这是考虑到为了能更好地让“阿娇”在示范运营期内将各种性能完美地展示出来,运营初期将主要选择国内政治、经济影响力大的城市,以提升机型的品牌效应。但进入成熟期后,在达到飞机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将紧密围绕飞机的设计初衷和品牌目标来设计安排支线、高高原、旅游航线,从航线上体现“阿娇”的良好性能。

  完成110小时验证飞行

  成航获得商业运行资格

  成都航空公司为飞机运行储备了飞行人员、航务人员、机务人员、乘务人员,并全部通过飞行标准委员会(FSB)训练。截至目前,成都航空公司已有8名机长完成培训并取得ARJ21飞机的机长型别等级,52名乘务员、55名机务人员、30名航务人员完成了ARJ21-700机型培训并取得运行资质。此外,成都航空公司在安全、组织、特业人员,运行保障、航材及工装设备、运行合格审定、市场航线准备以及品牌推广等方面,制定出十余项保障方案,为ARJ21飞机示范运营奠定基础。

  成都航空于2015年12月正式向中国民航局西南管理局递交ARJ21-700飞机补充运行合格审定正式申请,局方共派出19名监察员对成都航空ARJ21-700飞机的CCAR121部符合性声明、各专业手册/大纲进行了集中和分组审查,同时完成了应急撤离演示。2016年,运行验证飞行工作开始实施,验证航线包括成都-深圳、成都-西安、成都-南京、成都-长沙-虹桥、成都-虹桥,于6月18日完成了规章及局方要求的110小时运行验证目标。至此,成都航空完成全部ARJ21-700飞机补充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局方对成都航空ARJ21-700《运行规范》适用的20个条款进行了批准,ARJ21正式在成都航空获得投入商业运行的资格。

  据介绍,在后续ARJ21-700飞机载客运营中,成都航空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保证安全为前提的原则,根据资源配置及未来发展战略,以成都为基地,点对点的模式进行航线编排。与此同时,中国商飞公司将继续对飞机驾驶舱、客舱等开展细节完善和性能提升工作,为ARJ21-700飞机示范运营做好基础性支援工作,努力为客户与乘客提供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按照交付频率,第二架飞机将在今年8月交付成都航空。年内,成都航空还将接收另外3架ARJ21。成都航空一共购买了30架该型号飞机,其余的25架将在未来的五六年内完成交付。

  本网记者何丹、范新宇、柏蓓在现场微博直播ARJ21首航情况,更多内容请关注微博(中国民航网-新闻中心)本文已作微信号推送,请点击(中国民航网微信号)

  6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即将迎来首次航线飞行。7时30分,编号为B-3321的ARJ21在机坪上整装待发。8时,各路媒体长枪短炮就位。在机坪等待的成都人激动万分!

  见证这架飞机下线的成都航空结构工程师孟黎清即将登机。这是她首次搭乘ARJ21。孟黎清说:“我作为监造人员,与她相伴的时间很长。她就像是我的亲人和朋友。”

  6月28日8时50分,领导为首航剪彩,从左至右分别是四川航空集团总经理、成都航空总经理隋明光,民航局副局长李健,中国商飞总经理贺东风。

6月28日上午8时54分,旅客们开始登机。9时11分,飞机滑出。

  回顾交付、首飞历程

2008年11月28日12时23分,我国自主研制的ARJ21-700新支线飞机在上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飞行。

2014年4月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进行自然结冰试飞

自然结冰试飞胜利合影

2013年6月ARJ21-700飞机执行高原试飞

ARJ21-700飞机在海拉尔进行高寒试飞

高温试飞

  2015年3月至9月,ARJ21-700飞机完成为期半年的航线演示飞行。

  2015年11月8日,ARJ21-700飞机通过T5测试,标志着ARJ21飞机的训练大纲、手册、培训体系以及程序通过局方审定,AEG评审项目已全部通过。

  2015年11月29日,ARJ21-700飞机首架交付机交付给成都航空。

  2015年12月7日,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正式启动对ARJ21-700飞机的补充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局方审定组将依据运行合格审定工作程序,对成都航空递交的手册文件进行审查,并通过对实际运行情况的验证检查,评估ARJ21-700飞机在运行中对于规章和手册的符合情况。

  2015年12月24日,ARJ21-700飞机第106架机获颁标准适航证。该架机零部件制造和装配工作从2009年3月开始,民航局依照现行CCAR21-R3适航规章要求适时组建审定团队,按照程序开展全过程日常生产监管活动。在该型别飞机于2014年12月29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之后,民航局于2015年6月9日明确该机的单机适航证检查工作开展。

  2015年12月29日,成都航空根据CCAR-121要求,开展ARJ21-700型飞机应急撤离演示验证。机组成员沉着应对、判断准确,以娴熟的操作技术在不到10秒的时间内成功打开应急撤离舱门,圆满完成了应急撤离演示。

  2016年1月14日,成都航空ARJ21-700开展了首次运行验证飞行,共计飞行5小时7分。此次飞行在成都—深圳航线上开展,成都航空副总经理张放担任责任机长,局方监察组跟机检查。

  2016年1月18日,成都航空的ARJ21-700飞机顺利完成成都—长沙—上海虹桥的航班空机验证飞行。

  2016年6月20日,成都航空完成全部ARJ21-700飞机补充运行合格审定相关工作,获得投入商业运行资格。

  2016年6月24日,ARJ21-700飞机完成110小时空机运行验证飞行。

  6月28日, 成都航空ARJ21-700飞机正式首航,航线成都-上海。

  成都航空 为“阿娇”示范运营而生

  成都航空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发展大型客机的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打造国产民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成都航空肩负着促进ARJ21飞机顺利进入市场,为国产大型客机最终进入市场积累经验的重大历史使命。

  2010年初,中国商飞、四川航空集团、成都交通投资集团公司重组鹰联航空,成立了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为6.8亿元。中国商飞是成都航空占股48%的大股东,川航集团为成都航空的第二大股东。

  研制和发展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正式立项。让中国的大飞机飞上蓝天,既是国家的意志,也是全国人民的意志。

  但是中国人搞大飞机研制,最终总要面对国际市场,只有取得商业成功才是项目真正的成功。不过,在当今世界上,民机市场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干线、支线飞机市场均被欧美等民机强国高度垄断。ARJ21飞机刚起步,缺乏公众认识度和品牌号召力,要想进入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难度相当大。当初为寻找ARJ21首家用户,中国商飞曾与多家航空公司长期接触。但由于首家用户要承担安全飞行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运营风险,还要进行巨大的前期投入,最终没有下文。

  2009年,控股鹰联航空的四川航空集团找到中国商飞,寻求合作——搭建ARJ21的规模化运营平台。航空制造业与航空运输企业合作可谓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大产业链合作:四川成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工业基地,正在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四川需要有生力量;作为“中国航空第四城”的成都也有亮出“成都航空”这一城市新名片的构想;而中国商飞则急需一个有相当实力且有志于拓展国产民机市场的合作伙伴。于是,三方一拍即合,在中央、省、市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商飞、川航集团、成都交投共同投资的成都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做好ARJ21飞机的接收准备是成都航空长期以来“重中之重”的工作。成都航空自成立伊始便定位为国家民机的“实验基地、运营基地、实训基地、技术支援基地和示范基地”。成都航空还有一个其他航空公司没有的部门——国产飞机项目部,由公司高管兼任部门经理,按照项目管理专项负责ARJ21飞机的各项运行准备和协调工作。

  从2010年开始,成都航空就启动了国产飞机生产线、试飞线、接收准备的“三线”同步运营。成都航为了接收和运营国产支线飞机,成立了ARJ21飞行中队和维修中队,为ARJ21飞机到位后储备了足够的飞行和技术保障力量;组织制订ARJ21飞机接收准备总体工作计划,做好资金准备、商务准备、运行准备、人员招聘、人员培训、技术保障等;研讨ARJ21飞机“西部高原支线网络+枢纽干线网络”商业运营模式和市场操作方式;多次与云、贵、川三省机场领导交流,组织市场调研,为ARJ21飞机的商业运营做好市场准备;建立民航局、中国商飞和成都航空三方合力推进ARJ21飞机项目的机制,从航空营运人的角度出发,对ARJ21飞机提出改进意见,并按计划时间确定了ARJ21-700型105号、106号飞机的选型,制订了公司独立进行ARJ21飞机生产运行的保障方案……

  要接收运营ARJ21飞机,首先要成为一家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现代航企。这意味着,成都航空不仅要保障现有航班的正常运行,还要不断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塑造现代航空公司的良好形象。目前,成都航空已制定了“打造中国主流低成本航空公司之一、中国复合型低成本市场领跑者”的发展战略。

  成都航空用了4年多的时间成长为一家目前拥有2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1架ARJ21-700飞机的中型航空公司,已经开通运营了50多条国内航线,自开航至今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纪录,生产效益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都航空在机队规模、品牌产品、营销渠道、营销手段都远不如其他航空公司的情况下,单位收益指标达到并部分超过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收益大幅度增长。这几年,成都航空先后荣获2011年度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荣誉称号等。这一切都为接收ARJ21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新闻:

  首架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于28日投入商业运营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何丹 报道:6月27日,记者从成都航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ARJ21-700型飞机已于日前通过补充运行合格审定,获得了投入商业运营的资格。28日,成都航空首架ARJ21-700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执飞成都-上海航线。

  成都航空副总经理帅志勇表示,ARJ21-700飞机在交付前已经进行了6000多个小时的验证飞行。飞机交付后,成都航空积极推进ARJ21-700飞机补充运行合格审定相关工作,完成了41个航段,累计飞行111.5小时的空机运行验证飞行。6月24日,该机型正式通过补充运行合格审定,获得投入商业运行资格。同时,其他首飞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首航机组由成都航空副总经理张放、副总飞行师刘波和副安全总监李建国担任。执飞过30余种机型,飞行时间1万多小时的首航责任机长张放告诉记者:“我操纵ARJ21飞行时间达到600多小时,对这款机型的感受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不难飞,上手快'。”

  据悉,首航航班号为EU6679,预计9时10分从成都机场起飞,11时50分飞抵上海虹桥机场。

责任编辑:曾晓新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