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政府经过充分磋商,发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上海联合公报》,奠定了中美两国友好发展的良好基础。1979年1月1日,两国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接着签署了中美航空协议。1981年1月7日,民航北京管理局使用波音747飞机,飞越太平洋,开辟了中美之间的第一条航线: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

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政府经过充分磋商,发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上海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长达数十年的不正常关系,奠定了中美两国友好发展的良好基础。1979年1月1日,两国政府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接着签署了中美航空协议。

1981年1月7日,民航北京管理局使用波音747飞机,飞越太平洋,开辟了中美之间的第一条航线: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1981年1月7日,中美两国定期航班正式通航。尹淦庭、那宝恩、蒋志伟、尹怀锦、朱光荣、张庆祥等作为首航机组成员,完成了中美定期航班的开航飞行任务,航班的领队是徐柏龄。
那天,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聚集着欢送的人群。当时在机场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民航总局有关领导简单介绍了两国通航的准备经过,并祝贺中美两国正式开航。在开航仪式上,机长尹淦庭表示:“作为首航班机的机长,能为两国人民相互沟通做点儿实际工作,感到非常荣幸和欣慰。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航班才能定期通航。相信中美航线的开辟,对增进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将起到积极作用。”美国驻华大使伍德科克夫妇出席了欢送仪式。
中美通航前两日,中国国家通讯社也发布了一则专电(新华社北京5日电)。电文说:中国民航首次横越太平洋飞行的班机驾驶者,是保持了24年安全飞行纪录的中国民航第一飞行总队驾驶机长尹淦庭和那宝恩。他们都是46岁,分别有28年和26年的飞行史。尹淦庭创造过11000多个小时的飞行安全纪录,那宝恩也曾创造10000多个小时无事故的安全纪录。二人曾于去年在美国接受波音现代化客机训练。他们很珍惜训练期间美国同行给予的帮助,而且对执行这次首航班机飞行任务感到十分荣幸。今天,由他们带领机组人员飞越太平洋,架起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桥梁,使中美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
首航机组驾驶波音747SP大型客机,于当日10时20分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经上海飞越日本,再跨太平洋飞抵旧金山,沿途飞行11小时21分,其中太平洋洋面飞行了10500公里。次日,即1981年1月8日美国西部时间10时,飞机正点安全降落在旧金山机场。机组按照机场地面指挥,沿跑道缓缓滑行,到候机楼前下机,参加了旧金山有关方面举行的欢迎仪式。在欢迎仪式上,一位女市长代表旧金山方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美中通航使漫无边际的太平洋变得像一条河。”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招待会,机组成员在招待会上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旧金山管制中心主任还送给机组一盘录音带,上面记录了机组的飞行过程,说整个飞行是“好的通话,好的进近,好的落地”,并对此表示诚挚赞赏。
飞机在旧金山停留两个小时后继续起飞,向美国东海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纽约飞去。旧金山至纽约的航段是由那宝恩和蒋志伟两人执飞的。那宝恩是一位满族飞行员,安全飞行了10000多个小时,没有发生过任何差错事故。1978年,上级批准他改飞波音747,他曾与改装的同志们一起去波音公司培训中心进行过短期学习。他学习勤奋努力,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此时,他正和蒋志伟执行此航段的任务。本应休息的尹淦庭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禁想起当天是1月8日,正是敬爱的周总理的逝世纪念日。周总理生前一直鼓励中国民航要飞出去以打开局面,如今中美两国正式通航了,中国民航班机首次飞向美国领空,降落于美国的领土上。如果总理在天有知,他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
首航班机在纽约国际机场降落后,又受到美国航空界人士以及我国驻美大使和旅美华侨的热烈欢迎。在纽约逗留期间,机组成员出席了使馆和旅美人士举行的宴会,并参观了纽约市。机组乘务员刘玉梅回忆:第一次去唐人街,见到华人特别亲切。他们问我们是从香港还是台湾来的,我们说是从北京来的,很多老华侨听到后又惊又喜,一下子冲了过来,抓住我们的手失声痛哭。那个场面,直到现在还让我忍不住想流泪。
到纽约的第二天,当地新闻媒体以醒目的红色大字为标题,发表了“祝贺美中通航”的新闻报道。报道说,中国民航首航美国是“鹏程万里”“大展宏图”,又说“美中通航,将是两国航空史上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在此之前,美联社就曾发布过一则专电(美联社旧金山5日电)。电文说:美中两国首次通航,由一架波音747SP喷气客机担任首航班机,该飞机自北京起飞,经上海、旧金山飞抵纽约,全程16个小时。开航初期,航线每周暂定1班;从4月起,计划增为每周2个航班。又说,中国民航的机票价格比较合理,纽约至北京头等舱每位1250美元,商务舱票价为820美元,经济舱票价为680美元。该通讯社还报道了泛美航空公司也将自1月28日起,运行商业航班飞往北京,从纽约起飞,经东京抵达北京。机组只在纽约停留约一天的时间,1月9日经旧金山、东京和上海飞回北京。
早在1972年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为准备邓小平副总理参加联大会议,毛主席、周总理便批示民航方面要迅速进行中美试航。1974年,中国民航曾派两架波音707,分别从东西两路同时试航美国,先后到达纽约,获得成功,为这次中美开航奠定了基础。所以,1981年1月7日正式用波音747飞机开通北京至上海再到旧金山的航线就比较顺利。中美通航,标志着我国远航飞行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体现了中国民航取得了长足进步。
1981年4月,民航又开辟了北京—洛杉矶航线。从此,美国航空界人士开始对中国民航刮目相看。后来,国航又开辟了至北欧一些国家的航线,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通向世界五大洲的航空网络。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飞速发展,如今国航的飞机在机种、机型、数量、质量以及航线等诸多方面都跃居世界先进之列。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美交流的日益密切。国航在北京—纽约、北京—旧金山、北京—洛杉矶等多条航线上每周有至少11个班次。2002年,国航还在北京—纽约航线上实现了跨越北极的极地飞行。中美通航30多年了,一代代国航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架起了这座美丽的空中桥梁。(张红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