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航班延误损失找谁赔?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5-04-08 15:20:56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轩棋 报道:3月4日~7日,尼泊尔加德满都机场关闭4天,导致2000多名中国旅客滞留当地,航空公司因此向每位旅客提供300元/天的补贴。但这是特情特办,机场关闭也是小概率事件,旅客更多遭遇的还是由天气、空中交通管制等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误。为了减少这些延误带来的损失,旅客们不妨主动购买航班延误险,为日常出行做好保障工作。

  航班延误

  非自身原因 航空公司可不予赔偿

  3月4日上午,土耳其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30飞机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国际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事件导致机场被迫关闭,多个航班取消,三四万名旅客行程受到影响。机场于3月7日晚重新开放,滞留的2000多名中国旅客陆续离境。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发布的国航、南航和东航的联合公告说:“考虑到旅客们滞留异国时间远超预期,在中国驻尼泊尔使馆的支持下,航空公司决定自延误之日起,向每位旅客每天提供300元人民币的补贴。”

  南航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平时公司都是按照民航局的相关规定来处置的。那么,相关规定是怎样说的呢?

  由民航局公布,2014年10月30日开始施行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写道:“由于机务维护、航班调配、机组等承运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的,承运人应当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务。由于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以及旅客等非承运人原因,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的,承运人应协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费用由旅客自理。”该规定将航班延误分为航空公司原因和非航空公司原因两大类,使航空公司和旅客之间的权责界定得更加清晰。如果是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误,理当由航空公司承担一切责任;但如果是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误,责任仍全部归于航空公司,就明显不符合权责对等原则,甚至是不公平的。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运输管理学院副教授许凌洁表示,从欧盟、美国的经验来看,非航空公司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都是由旅客自己承担食宿费用的。

  《欧盟关于航班拒载、取消或延误时对旅客赔偿和帮助的一般规定》中提到:“由特殊情况导致的事件,即使采取了所有可行措施都不能避免该情况发生时,运营承运人的责任将被限制或免除。例如政治不稳定、天气条件不合适、安全风险、预料之外的飞行安全缺陷和影响运营承运人经营的罢工……则运营承运人不承担支付赔偿(补偿)金的义务。”

  标的不同

  航延险是财产险 航意险属人身险

  由此可见,个别旅客如果因为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误而“霸机”“机闹”,显然是不占理的。旅客的时间被耽误,行程安排受影响,焦虑之情可以理解,若想要挽回部分损失,其实可以通过购买航班延误险(下称“航延险”)的方式,向保险公司索赔。

  所谓航延险,是指在保险期内,被保险人乘坐航班时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机械故障、被劫持、航班承运人的雇员罢工或临时性抗议活动、恐怖主义行为、航空管制、机票超售以及其他非旅客自身原因导致航班延误、取消,保险公司对旅客进行赔偿的一种保险。

  早在2004年,航延险就首次现身国内。当时,外资财产保险公司美亚保险推出了两款旅游险,其中“旅程延误”被列入保障范围。此后,不断有保险公司跟进推出类似险种,一些银行还向部分信用卡用户赠送航延险。然而,尽管采取了各种促销措施,旅客对航延险的知晓率和购买率仍然不高。《2011年航空服务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76.5%的消费者曾遭遇航班延误,同时,近半消费者对航班延误后的服务赔偿不满意。今年,手机腾讯网的“‘3·15’金融消费者调查”显示,在2000多名被调查者中,60%以上购买过航空意外险(下称‘航意险’),而仅27%的人购买过航延险。

  随着航班延误事件的增多,有一条消息在网上广泛传播:“原来,20元的航意险能赔延误。买机票时购买的20元保险,很多是包含航延险的。”

  对此,《国际金融报》报道,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员工朱晓芳说,航延险和航意险得区别开。“航意险主要是保人的,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保险标的去提供保障。而航延险不涉及人身方面的保障”。

  按照保险承保的标的划分,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而财产保险是以财产以及同财产有关的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航意险是人身保险,航延险则属于以航班延误造成的被保险人的损失为保险标的的财产保险。

  所以,单独的航意险一般并不包含航班延误的保险责任,如果有购买航延险的需要,可专门购买,也可选择组合产品。

  如何选购

  参考天气、目的地 多种渠道可购买

  目前市面上的航延险主要有四种:一是航空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二是银行信用卡中心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三是保险公司通过商旅平台销售的,四是保险公司在自己网站或者保险类平台网站上销售的。通常单次保费为20元左右,1年期保费为150元~750元;以延误2小时~4小时为起赔标准;赔付金额多在200元~1000元。

  第一种航延险,在南航、东航、海航的网站上均有销售,被称之为“电子化航空旅客综合保险”,特指广义的航空旅客综合保险业务,包括以航空意外伤害为主要保障的航次险、短期交通意外伤害险、旅客托运行李保险、航班延误保险、特价客票取消补偿保险等航空旅客相关保险产品,20元一份,前述网传消息所指的就是这种综合保险。春秋航空网站上则有单独的航延险出售。

  第二种航延险由中信银行、中国银行等为其白金信用卡以上级别的用户提供,持卡人在满足使用信用卡全额支付机票款等条件时,免费获赠该保险。

  第三种航延险,在去哪儿、携程、“阿里旅行·去啊”等商旅网站上有售。

  第四种航延险,除了各保险公司网站之外,慧择网等专门出售各类保险的平台上也有售。

  值得注意的是,航延险不是即时生效险种,最迟须在乘机前1天~2天购买,当天不可购买。保险公司在机场设立的柜台往往不出售航延险,所以旅客最好在网上提前购买。

  至于什么情况下有购买必要,可参考天气、出发地或目的地位置,以及该航班的历史准点率等因素。例如,若乘坐雷雨季节的夜晚航班,高原地区起降的航班(高原地形、气候复杂,对飞机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历史准点率在90%以下的航班(可在去哪儿等网站上查询),需要中转的航班,出行旺季的航班等,就可考虑购买航延险。

  此外,购买时要留意查看保险条款中“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的部分,不同公司产品的保障范围不同,并且不是所有的航班延误都能投保。

  怎样理赔

  留好行程单、登机牌 索赔多需主动申报

  各家保险公司在理赔形式以及理赔渠道上并不统一,有微信理赔、网站自助理赔、打客服电话报案理赔等。但其相同点在于,均为“被动式理赔”,即索赔的首要条件是被保险人自主申报。

  所以,如果不幸遇到了航班延误,就得注意搜集和保存材料了。旅客应留好行程单、登机牌,在机场航空公司柜台开具“延误证明”,在购买保险的网站下载《索赔申请表》并打印、填写。如果是银行赠送的保险,还需要提供信用卡消费凭证,例如纸质账单或电子账单的打印版。然后在保险公司规定的期限内将材料寄出,一般10天内就可以得到赔偿。

  这个过程的确有些麻烦,但各类保险赔付的流程大多如此。东航工作人员许宝辰曾向媒体透露,通常在符合理赔条件的航班上,购买了航延险的旅客有三成左右,但可能只有不到一成的旅客会申请理赔,其他人放弃的原因或许就是手续太繁琐。对此,成功获得了银行赠送的航延险赔偿的向女士认为,其实索赔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行程单等可在机场一次性集齐,需要自行准备的单据在电脑普及、上网方便的今天,也能很快搞定,寄送材料可找快递上门收取,耗费的时间肯定比延误的时间少。

  另外,也有个别保险公司实现了主动理赔。例如,通过“阿里旅行·去啊”网站订购机票,同时附带购买阳光保险提供的航延险后,如遇飞机晚点,系统将自动识别,无需被保险人申请,在飞机落地后24小时内,系统会自动将赔偿金打入被保险人的支付宝账号内。陈女士就曾体验过这样的赔付过程。2013年9月,她乘坐的飞机因目的地雷雨而返航,重新起飞抵达目的地后,还没出机场,就收到了理赔短信,其只需回复确认即可。

  结语

  一旦航班延误,航空公司必定遭受损失。并且,一个航班延误,有时会造成一连串航班延误,后续损失会更大。他们何尝不希望每一个航班都能按时起飞并顺利到达目的地呢?

  其实,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航空公司与旅客一样无奈。因此,面对各种难以预测的特殊情况,我们应该具备风险防范的意识。若能主动购买航延险,为出行增加一份保障,在遇到延误后,既能对自身遭受的损失有所弥补,又能在心理上获得一些安慰,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王蕾 000
推荐新闻: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西北民航持续做好首乘服务 守护党员初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