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民航小知识:乘机出行也有健康禁忌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2-04-25 09:57:14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群、黄昕 报道:亲爱的旅客朋友,眼看着“五一”小长假就要来了,您是否有乘机出游的打算呢?如果您刚刚大病初愈或最近身体不太舒服的话,乘飞机的时候就要注意啦。因为有一些疾病是不适宜乘飞机的,还有一些病需要您随身带好药品,这些情况,您都清楚吗?为此,笔者特意采写了乘机健康出行的文章,希望能帮助您健康、顺利地出行。

  患病旅客出行 不适宜乘坐飞机

  2月19日,一架从合肥飞往成都的航班即将起飞,旅客正在有序登机。突然,一位旅客面色苍白由家人搀扶着艰难地走入客舱。见此情景,当班乘务长立即走上前,询问该位旅客的身体情况。原来,他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半个月。于是,乘务长立即联系机组,并将生病旅客的情况上报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在此情况下,病人如果没有提供医生出具的能够确保其身体可以安全乘机的证明,就不能乘机出行。在乘务组耐心地向旅客说明带病乘机的危害后,该旅客放弃了乘机,并由地面服务人员引导下了飞机。说来也巧,这一幕让同一航班上的一位漂亮姑娘紧张起来。她羞涩又小心地叫住一位乘务员私语,原来这位小姐刚做了鼻梁整形术,她开始担心自己是否适合乘坐飞机。

  作为承担空中安全运输任务的航空公司,在法律上和道义上有责任无歧视地为所有旅客提供服务,并承运所有在精神上或身体状态上不影响其他旅客和飞机安全、或不要求乘务员特殊照顾的旅客。那么,哪些旅客是航空公司可以拒绝接受的呢?

  根据民航有关规定,所有旅客及其行李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如果有中毒者或吸毒者、要求静脉注射者、已知是传染性疾病患者并在航班中有传染他人可能者、或该人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其无传染危险者、精神上不健康有可能影响机上人员者、怀孕超过9个月的孕妇以及拒绝提供有效证明者要求乘机,即使通过安全检查已经登机,当班乘务长都有权利要求地面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像前不久,就发生过一位气胸患者乘机,途中突然发病造成飞机紧急备降的事情。该旅客因为不知道气胸患者不能乘机,差点儿造成危险。所以,如果您是上述提到的患者之一,是不适宜乘坐飞机的。

  航空公司有规定 术后尤要慎行

  为什么乘飞机会对旅客的身体有这么多要求呢?大家知道,飞机起飞以后,随着飞行高度、客舱内外气温和气压等因素的改变,还有飞行时产生噪音和震动,人体需要消耗较高的热量;加上飞机又是全程密闭增压客舱,由于舱内空间狭窄,不便于大范围活动,如此一来,会加重或催化某些生病旅客的病情。

  为了保障广大旅客安全健康地乘机,航空公司对旅客在乘坐飞机时的身体状况都有较为明细的要求。以东航为例,遇到生病旅客需要乘机时,他们会要求机组人员向地面工作人员请示,地面工作人员同时与国际空港急救组织AAI联系,来决定承运的旅客是否需要医疗、氧气或其他特殊设备的服务,是否适合空中旅行,是否需要一个护理人员,并最终确定该旅客是否适宜乘机。

  另外,据有关研究表明,手术后坐飞机对伤口有较大影响。由于气压对人体的影响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加重,一些地面上可能没有出现或出现轻微的症状,而在高空低气压环境下,则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刚刚接受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在万米高空飞行,会给自身的健康带来较多危害。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由于客舱是加压舱,空气干燥,含氧量比地面低很多,加上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影响,极易诱发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这些毛病一旦在空中产生病理突变,加上机上救治条件没有地面好,难以实施及时有效的救助。

  带病乘机者 提前准备药物是关键

  如果带病旅客非要乘机,应该携带哪些药物才能确保飞行安全呢?

  从航空医学角度考虑,应该因病制宜,有选择地用药。有晕机毛病的人,与晕车、晕船的道理一样,登机前半个小时,建议服用些如乘晕宁之类的药就可以预防;患心脏病的人必须随身配备速效救心丸;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机前可服用少量镇静剂;高血压病患者,不宜服用肾上腺神经阻滞剂、中枢性阻滞剂等,因为这些药物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有鼻咽疾病的人坐飞机时需备用滴鼻净之类的血管收缩剂,以减轻咽鼓管处的肿胀。旅客在飞行途中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特别是旧病复发时,应该及时把情况告诉乘务员,以便进行有效的救治。

  最后,还要提醒旅客注意的是,在乘机过程中,尤其是在长途飞行中,一定要做适当的运动,谨防“经济舱综合征”的发作。

温馨提示:

  从航空医学的角度考虑,以下情况不宜乘机:

  ⒈心肌梗塞患者,病后一个月内严禁乘机。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在空中旅行容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等。因此,这类病人乘机前最好请医生检查一下,以确定能否乘机。

  ⒉心绞痛患者。若有明显的心绞痛发作,需用硝酸甘油类药物来控制的人不宜乘机。患有心房扑动、阵发性心动过速伴有紫绀、严重心律不齐、心脏扩大、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病人,也不宜乘机。

  ⒊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明显控制不理想、心血管或开颅减压术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和眼底病变以及肾脏损害的人,都要谨慎乘机。

  ⒋脑血管患者。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病人,由于飞机起降的轰鸣、震动以及缺氧等,可使病情加重,禁止乘飞机。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脑疾患者,绝对不要乘飞机。轻度脑震荡病人应随身带些止痛药,重度脑震荡病人应有专科医生随行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方可乘机。

  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由于气压的改变可能发生气胸、肺大泡等,在飞行途中可能因气体膨胀而加重病情,因而不宜乘飞机。

  ⒍鼻咽疾病患者。若乘客患有咽鼻部疾病,如重感冒、鼻炎、咽肌麻痹、鼻咽肿瘤、假牙装置不良等易影响咽鼓管正常通气的疾患,很容易致气压损伤性疾病。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暂缓乘机,因为咽鼓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⒎消化道出血患者。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气压越来越低,胃肠道内的气体就会发生膨胀,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一般在手术10天内不能乘坐飞机;消化道出血病人要在出血停止3周后才能乘飞机。

  ⒏妊娠晚期的孕妇。由于空气中气压的变化,孕妇在飞行途中,容易发生早产、流产、胎儿宫内缺氧等意外事故;有妊娠高血压和中毒症、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更不宜乘飞机。一般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在孕期32周前乘机比较安全。

  ⒐严重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量水平在50克/升以下者,不宜乘飞机。

  ⒑传染性疾病患者。如水痘、传染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患者,为避免飞机作为载体扩散,在隔离期内不能乘坐飞机。

  ⒒精神病患者。癫痫以及各种精神病人,因乘飞机容易诱发疾病急性发作,也影响飞行安全而不宜乘飞机。

  12.身体有特殊需求者。在航班上有一些旅客,他们需要在空中额外吸氧、可能在空中有生命危险或要求医疗型护理、出生不足14天需用早产婴儿保育箱等。对此,航空公司也会要求他们出示由其主治医生签署的相关医学证明,并经同意后方可乘坐飞机。

责任编辑:李海燕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