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 通讯员韩镕璞 报道: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光伏不仅能为机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还能大幅降低碳排放,是绿色机场的最佳选择。但这一绿色愿景并非毫无挑战,光伏板反射的眩光问题成为了机场光伏应用的掣肘。近期,上海浦东机场的成功实践,不仅破解了眩光难题,也为机场光伏的未来指明方向。
眩光难题 机场光伏的安全“隐忧”
机场是名副其实的“用电大户”。每天数以万计的航班起降,照明、空调、设备运行等无一不依赖电力。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力需求,传统能源供应不仅成本高昂,还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光伏项目的引入,为这一困局带来了转机。它不仅能每年为机场节省数百万元的电费,还能减排数千吨二氧化碳,帮助机场实现节能降耗。
然而,光伏组件因为存在表面眩光风险,影响机场飞行安全,导致众多机场对建设光伏电站“犹豫不决”。光伏板在阳光下的强烈反射,可能在飞机起降的关键时刻干扰飞行员的视线,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
今年3月4日,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18R/36L(Polderbaan)跑道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期间禁止进场航班,主要的原因是进场跑道下方的太阳能电池板会产生眩光。这些光伏电池板位于着陆区外,在阳光明媚时会阻碍飞行员的视线。这一事件揭示了眩光问题的普遍性。美国曼彻斯特波士顿地区机场在2012年因停车场光伏系统反射强光被迫调整规划,让投资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9年,德国慕尼黑机场也曾因玻璃幕墙反光导致航班复飞,直接损失超过百万欧元。
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调查统计,由天气造成的交通事故高居榜首的不是雨雪天气,而是“太阳光炫目”。每年因眩光造成的事故多达数千起,而这几乎是其他由天气造成事故的两倍。
在机场,眩光对飞行员的视觉干扰尤为致命。民航局《民用机场机坪泛光照明技术要求》明确规定,机坪的眩光指数(GR)不得超过50,以确保飞行员在起降时能清晰辨识跑道。
破局之道 上海浦东机场的成功实践
民航机场使用时限长、占地面积大、能源需求高,是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最佳场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林波荣表示,在“双碳”背景下,急需跨学科思路,以低碳和绿色为导向,突破和创新机场和航站楼规划设计运维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范式。如果仅因为眩光问题而导致机场无法安装光伏电站,不但会加大机场碳排放方面的压力,而且还会导致机场优质屋顶的资源浪费。
面对眩光这一难题,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率先交出了答卷。2024年11月,13.6MW光伏电站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并网。该项目覆盖机场一三跑道附近、能源中心屋顶及园区车棚等区域,其中部分电站距离主跑道仅800米,对眩光控制的要求近乎苛刻。
由此,在项目选型阶段,上海机场集团对光伏组件就提出了严格要求,不仅要高效发电,还要兼顾安全性、可靠性和防眩光性能。经过多轮评估和测试对比,隆基绿能的Hi-MO X6防眩光组件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脱颖而出,成为上海浦东机场的最终选择。

安装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三跑道附近的隆基BC防眩光组件
近期,隆基发布了升级版Hi-MO X10防眩光组件,其防眩光组件之所以能成为机场光伏的“破局者”,离不开背后的技术创新,包括可大幅降低眩光风险,将金属栅线移至组件背面,从源头减少正面反射的BC技术;增强光的漫反射效果,减少直接反射,使反射光柔和不刺眼的特殊玻璃和涂层技术;提升组件综合性能,不仅防眩光,还能实现防起火、防积雪三防功能的HPBC 2.0技术。
这些技术优势得到了权威机构的验证。国内权威光伏检测机构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实证结果表明,采用BC技术的隆基Hi-MO X10防眩光组件最大眩光亮度值降低了78%,机坪的眩光指数(GR)为24,远低于GR不得超过50的机场安防要求。
防眩光问世 机场光伏建设无后顾之忧
隆基BC防眩光组件的问世,不但为机场提供减碳最优方案,而且让机场在光伏发电方面多了一层安全保障。
上海浦东机场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可实现年均发电量约为1500万千瓦时,不但为机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而且还具备显著的减碳效果,每年减少二氧化碳减排8352吨,节约电费成本超450万元。光伏电站成为浦东机场探索零碳机场的有力尝试。

安装隆基BC防眩光组件的浦东机场车棚(本文图片均由隆基绿能提供)
上海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光伏类项目建设中必须评估光伏电站对飞行区跑滑区域的运行影响、对净空限制高度影响、对塔台及进离场航路眩光影响等。经过反复评比,隆基BC防眩光组件最终入选。据了解,台州路桥机场也采用了与隆基合作,目前 200kW 光伏电站建设迎来重要进展,已正式进入并网流程,预计将在近期完成并网发电。
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应用于机场场景,下一步将联合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CPVT)共同启动《晶体硅光伏组件眩光度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的申报,双方将共同开发防眩光测试方法,通过科学严谨的方式区分不同光伏组件对光线眩光的风险。
随着防眩光这张“安全牌”的问世,专家表示机场在追求低碳的道路上没有了后顾之忧,未来机场光伏项目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