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温彭 报道:4月21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民航报社共同正式发布《2024年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报告》。在山东省、青岛市交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单位和旅促会各成员单位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青岛机场连续第三年获得1000万以上量级服务质量优秀机场奖,且成绩排名第2。该奖项是中国民用机场服务品质评选中最具权威性的奖项,标志着青岛机场整体服务质量受到了广大旅客的认可和行业的肯定。
据悉,2024年度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审共对全国102家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万人次的机场从旅客满意度、航班正常性、航空公司满意度、投诉管理、现场专业评审等维度展开评价。其中,1000万人次(含)以上的机场38家。

量效逆势攀升,运行保障刷新记录
2024年,青岛机场面对经济复杂形势的多重挑战,全年累计完成运输航班19.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61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7.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22%、7%,均创青岛机场开航以来历史新高。航班放行正常率位居华东地区第1位,航班靠桥率达 98%,排名全国千万级机场第 2 位。
航线网络织密,区域辐射持续提升
2024年青岛机场持续织密航线网络,通达国内外城市128个,航空“朋友圈”不断扩大。强化日韩、上合区域门户枢纽特色优势,首尔快线航班量升至全国首位,日韩旅客量排名全国第三。依托日韩免签政策红利,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旅客量累计约267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96%。同时,中转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国际通程航班服务上线扩容,保障中转旅客255万人次,同比增长80%,中转旅客占比提升至10%,成功步入全国同量级机场第一方阵。

品牌引领树标杆,服务升级显担当
青岛机场以“近悦远来·翼展星途”党建品牌为统领,深化“青翼悦行”服务品牌内涵,扎实落实民航“提质增效年”主题活动,认真落实“三超”行李治理、便捷支付等工作。通过系统性服务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的深度融合,科学压缩截载时间,将国内出发值机截载时间压缩为40分钟、国际值机截载时间压缩至50分钟,优化出行体验。
2024年度斩获ACI亚太地区2500万-4000万旅客量级别“最佳机场”称号,在CAPSE全国大赛中斩获包含最高奖在内的14个奖项,获奖数量居省内第一、全国第二,用硬核实力诠释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特殊服务更有温度,首乘服务更践真情
青岛机场聚焦老年旅客、无陪儿童、残障人士等特需旅客,推出“一站式”温情保障:优化多语言标识340余处,覆盖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开通“爱心通道”优先服务,配置专属无障碍设施及专属休息区;联合东航、山航、青岛航等驻地航司,升级首乘旅客服务。设立8处首乘服务专柜,发布《首乘旅客出行指南》,定制专属“首乘旅客贴”标识,实现值机、安检、登机、中转等环节“主动识别、全员帮扶”。2024年累计保障首乘旅客超5万人次,旅客满意度高于98%。
商业生态焕活力,品质消费树标杆
青岛机场以“打造城市会客厅”为目标,升级航站楼商业布局:引入全球首店、本土老字号等品牌60余家,推出“青岛礼遇”特色商品专区;创新“即购即提”免税服务,商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同步开发“青岛国际机场”智慧小程序,集成航班查询、交通接驳、餐饮预订等20项功能,旅客指尖轻点即可享受“全流程便利”。

依托数据平台,提升服务闭环效能
升级“飞诉快办”旅客诉求解决平台,首创“全渠道受理、全流程闭环、全数据赋能”服务模式,实现旅客扫码即诉、问题限时办结、服务跟踪问效。2024年累计解决旅客急难愁盼问题超4000件,投诉响应效率提升60%,旅客满意度达98.5%,全年优化服务流程32项,打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服务生态。

(青岛机场供图)
2025年,青岛机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成果落地”,聚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为“十四五”民航高质量发展落地贡献青岛方案。(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