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3月20日正式转场投运,开启运营新篇。这座西部航空枢纽首月交出亮眼成绩单,不仅实现运力扩容与技术创新的双重突破,更以空铁陆联动、临空产业集聚的创新模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成为甘肃迈向“枢纽经济”的关键引擎。
运力跃升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3 月20日- 4月20日,兰州机场累计保障运输起降9919架次,进出港旅客达137.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04%、8.37%。T3航站楼的启用,使机场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第一阶段容量评估达41架次/每小时,年设计容量提升至飞机起降30万架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
货运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三期货运区新建国内货站2.35万平方米、国际货站1.7万平方米及综合楼5867平方米,按2030年货邮吞吐量规划建设,为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空间。国际国内货运航线逐步复苏,与春秋航空合作的新货站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实现货运全流程电子运单保障,4月2日开通的兰州至塔什干国际航线,更是打通了国际货运新通道。国际民航组织数据显示,每增加100万旅客吞吐量,可带动地区GDP增长约18.1亿元,创造3500个就业岗位,兰州机场T3的首月运营数据,充分印证其对区域经济的强劲拉动作用。
同时,兰州机场三期工程推动航空物流体系优化升级,国内方面,保障现有航线,探索“陆转航”模式,创新合作,扩大业务规模;国际方面,强化“一带一路”节点地位,打造精品航线,协同多种运输方式,构建综合物流供应链体系。未来,还将构建“48 小时全球达”物流体系,助力西北地区融入国际市场。
多式联运绘就新蓝图
作为“如意甘肃”的重要名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对周边客流、货流、信息流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机场积极推动空铁地联运,投运首月,空铁换乘安检互认快速通道保障无托运行李旅客超4.5万人次。中川机场东站、民航巴士客流量持续增长,GTC 综合交通中心实现航空与陆路 “零换乘”,大幅缩短出行时间。待兰张高铁全面贯通,将形成1.5小时 “旅游圈”,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地面交通网络不断优化,网约车停车点、反向寻车系统、机器人泊车等便民服务相继落地,出租、网约车及大巴累计发车超5.3万辆次,构建起“快进快出” 的集疏运体系。机场的枢纽经济效应持续释放,直接或间接新增就业岗位超5000个,涵盖多个领域,带动当地居民增收。半径15公里内的临空经济区已形成产业集群,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传统工业区2.3倍,成为甘肃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
兰州机场以“乘心如意”服务品牌为核心,推出8大服务承诺与14项特色服务子品牌,通过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服务,满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数字基建” 赋能服务升级,国内旅客自助值机率达 82%,登机口闸机通过率超92%,安检排队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人脸识别通关占比92%,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全流程自助、智能安检、智慧行李追踪等服务备受好评,“心心‘箱’印”品牌服务确保行李全流程跟踪,传递全新服务理念。T3航站楼商业布局多元化,31个新品牌入驻,其中“甘肃首家店”19个、“兰州机场首家店”12个,商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0.29%,为旅客带来独特候机体验。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的投运,不仅是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更是区域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运行一月来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每日召开运行协调例会,解决流程优化等问题,构建“主动安全”文化氛围,实现安全管控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并通过科技赋能、多式联运与开放通道拓展,其正加速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跨越,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刘孟宇)(编辑:张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