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根据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最新消息,2025 年第一季度的运营数据成绩斐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集团运输起降架次达3.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共计461.6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2.41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运输起降架次增幅为5.21%,旅客吞吐量增幅达5.74%,货邮吞吐量也有0.58%的增长,顺利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今年伊始,甘肃民航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枢纽。3月20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标志性事件成为甘肃民航发展的重要里程碑。T3航站楼启用后,该机场的单日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可满足更多航班的起降以及旅客的进出港需求。从硬件设施来看,T3航站楼先进的导航系统、宽敞明亮的候机区域以及高效的行李处理系统,都为提升运营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紧接着在3月30日,机场顺利完成换季保障工作,成功实现“新航站楼+新航季”的无缝衔接,充分展现了甘肃民航在运营管理的高效与专业。
航线拓展方面,甘肃民航目前已加密“经兰进疆”航线至35条,为旅客前往新疆地区提供了更多便捷选择。同时,构建了兰州至北京、上海、广州等8条日均超10班的快线集群,这些快线如同一条条空中动脉,极大地增强了兰州与国内核心城市的联系。此外,还以14条“准快线”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杭州、深圳等航线日均达5班以上,进一步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国内航线持续优化的同时,国际及地区航线也稳定运营着7条,让甘肃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一步。到目前为止,国内通航城市已突破110个,使得甘肃民航的航线网络愈发密集。
同时应该注意到,甘肃支线机场的协同效能也在同步提升。金昌、嘉峪关等支线机场通过创新推出的“一票联程”串飞模式,成功实现省内1小时航空圈。这一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省内旅客的出行,减少了中转时间与换乘麻烦。3月30日,甘肃首条兰州—金昌—嘉峪关每日串飞航线开通,进一步完善了省内航空网络布局。目前,27条支线网络已覆盖全省,“兰敦、兰嘉快线”日均达6班,河西走廊空中走廊得到持续完善。除此之外,兰州—嘉峪关—敦煌、兰州—敦煌、兰州—张掖—敦煌等省内串飞航线也已陆续开通,为游客畅游甘肃提供了多样化的空中出行方案,有力地推动了甘肃旅游业的发展。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提升运营服务质量,将在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交流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