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2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F53-54号展位,武汉天河机场“艾坡的茶”展位前人头攒动,挤满了前来品尝奶茶的年女老少。“艾坡的茶AIRPORTEA”,直译就是“机场的茶”,主打一个“给世界沏一杯湖北茶”,是湖北机场集团自创的新中式茶饮品牌,于今年初面市。该茶饮品牌的面市,也标志着湖北机场集团商业正式开启了“文、体、旅、商”融合创新发展之道。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4F级国际航空枢纽,近年来武汉天河机场不断创新商业布局,在业内备受瞩目。2025年,武汉天河机场正式迈入“三航站楼+三跑道”新时代,年旅客保障能力突破5000万人次,稳居中部首位。与此同时,武汉天河机场的商业版图、商业模式也逐步国际化、时尚化、特色化,不断重塑空港经济新生态。

(湖北机场集团供图)
双楼联动打造全域消费网络
推进从交通枢纽到消费枢纽的跨越
2024年4月15日,停运多年的T2航站楼华丽回归,武汉天河机场正式开始双楼运营。湖北机场集团以提升流量价值为牵引,不断优化商业布局,推进双楼联动,打造全域消费网络,重构“流量引力场”。

双航站楼协同布局。通过不断优化商业动线,双楼商业面积可达4.6万平方米,其中T2航站楼1.9万平方米,T3航站楼2.7万平方米。双楼商业以覆盖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三大主流业态,立足不同的客户群体,形成差异化互补,打造国际范、国潮范、荆楚韵的空港新商业。目前两座航站楼营业门店达到239家,品牌300多个,商业业态丰富,商品品类齐全,共同构建“全时段、全客群”消费场景,不断推进“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转变。
如何吸引旅客停留,给旅客处处带来惊喜?秘诀是——优化旅客动线设计。T2航站楼“星河璀璨、律动涟漪”主题设计,将商业区与值机、安检等功能区有机融合,设置3D裸眼大屏、拾光隧道等打卡点,延长旅客停留时间。T3航站楼出发与到达旅客动线混流,合理开发空地商业,有效提升商业坪效。在旅客动线设置樱花主题廊桥,将商业融入景观、色彩、艺术、空间、氛围、人文体验之中。
3月13日,武汉天河机场皇冠假日及假日酒店正式迎宾。两家酒店距离T2航站楼仅50米,酒店将为国内外来往旅客提供集高品质住宿、餐饮、会议、商业、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服务,进一步完善武汉天河机场的商务配套功能,延伸消费链。
开放协同与生态闭环
实现从“单点运营”到“生态共赢”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合作,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湖北机场集团开创行业先河,发挥机场“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大平台”功能,与全球旅行零售巨头Avolta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引入首店品牌和运营经验,运营整座T2商业资源,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服务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机场集团与Avolta集团合资运营整座T2商业资源,在全国民航和Avolta集团全球战略布局中均为首创,是集团加强内引外联,服务湖北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武汉‘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机场集团聚焦发展战略,对标一流,加快向国际化发展、市场化经营、现代化管理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湖北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江涛说。
此外,通过平台化资源整合,拓展商业发展新赛道。举办全国第十四届机场商业峰会,联动航空公司、免税商、品牌方,探索“航旅+零售”跨界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生意圈。联合武汉20余家老字号企业,共商融合发展之道,将荆楚特色产品畅销全国乃至全球。借助银联的商业管理系统,驱动精细化运营,优化品牌组合,提升坪效。搭建“天河惠”商业支付体系和会员体系、境外旅客便捷支付体系,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不断提升商业智慧化服务水平。

2024年,武汉天河机场连续四个季度商贸服务稳居全国前十,非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成为机场盈利新支柱。实现“流量-消费-口碑”闭环,以优质服务吸引高净值旅客,反哺航线网络拓展,形成良性循环。
首店经济与多元消费场景共舞
推进从“流量变现”到“体验增值”的价值创新
近年来,湖北机场集团着手建设高端零售矩阵。发挥Avolta集团全球供应链优势,T2航站楼引入全国机场首店米其林餐厅芒果树Mango Tree、华中首店网红茶饮OT另茶、国际名品眼镜集合店Suncatcher、华中机场首店美国上市知名便利店品牌Hudson、全球机场新概念设计首店Agatha,Avolta集团运营的香舍Beauty Collection集合店等,形成“首店经济”效应。从顶级美食到商务服务,时刻为旅客提供餐饮、休闲、社交、服务、娱乐等全链条出行服务,为旅客带来全新商业娱乐体验,不断绘就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商业综合体新图景。
武汉既是一座耀眼的国际化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市重要对外窗口,武汉天河机场积极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强化城市文化符号。在T2航站楼两个指廊,选取木质与金属两种不同材料,一体打造商业空间、景观空间、艺术空间、人文体验空间,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与楼内大江大湖曲线格栅造型相得益彰,凸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为旅客营造丰富多变的空间体验,体现武汉勇立潮头的英雄城市形象。打造全国首座航站楼内观景台,旅客在景观台上,可透过玻璃幕墙,近距离欣赏飞机起降、日出日落。景观台下方“I LOVE WH”的字母卡座,既是网红打卡宝地、也是私密的社交空间。湖北省文旅厅推出的“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如打造“民航艺术馆”,为旅客营造“不仅来乘机,更想来打卡”的空间新体验,助力武汉天河机场商业出圈出彩。
如今,国际国风品牌在武汉天河机场共生共融。楼内的武汉大世界、湖北优品汇,国潮集合店如潮集小物、武汉印巷、移博文创店、朱炳仁铜;本土特色品牌如汉味集市里的老汉口、蔡林记热干面,国产科技品牌如华为、科大讯飞、大疆等国风国潮品牌,与阿玛尼、百威体验店、宝马、维密、泰迪熊等众多国际品牌共生共融,互为补充,将国际范、国潮范、时尚范、荆风楚韵融为一体。还引进无人鲜花零售柜、室内酒店(睡眠舱)等新新业态,扩大国际区出境免税店,全方位满足旅客需求。既有国际范、国潮范,但同时又具有浓浓的烟火气,被武汉市主流媒体称为“融合集市”,众多网友称为国际潮商,给旅客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在武汉天河机场,可以说购物美食两不误。机场打造多元餐饮生态。两座航站楼,优化商业布局后,T3餐饮面积占比32%,T2餐饮面积占比44%。既有“舌尖上的湖北”,也有大江南北美食,还有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比如湖北精致菜,襄楚风情街;三星米其林餐厅“芒果树”、半岛名轩;川菜“食尚坊”“全牛匠”“鱼你在一起”;武汉小吃“蔡林记”、热干面、周黑鸭,广东“袁记云饺”“书亦烧仙草”,霸王茶姬、“星巴克”等等,“味在天河”经济美食广场,更是煎炒烹炸,丰简由己。多元化的餐饮为广大旅客朋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舌尖体验。
自主经营和自创品牌双轮驱动
探索从选品到造品的蝶变之路
“给世界沏一杯湖北茶”在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一组标语格外醒目,这是全国机场首个自创的茶饮品牌——“艾坡的茶AIRPORTEA”的文化传播用语。

打造首个新茶饮,是湖北机场集团商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全国首个自创品牌,顺应蓬勃向上的茶饮市场,借机场空中出海口的枢纽优势,与湖北文旅、体育深度融合,向世界推介湖北好茶,在行业内备受瞩目,成功打造了推介荆楚文化的旅游名片。不断探索从选品到造品的商业蝶变之路,打造空港商业的“天河样本”。
湖北机场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张艳清表示,“艾坡的茶AIRPORTEA”不仅仅只定位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还将借助武汉机场枢纽优势,继续向外拓展市场,将荆楚文化名片带往全国乃至全球,让“楚天好茶”香飘万里。
此外,湖北机场集团积极打造自营新标杆。不断创新求变,选取周黑鸭、武汉礼物、樱花情酥、新概念零售店沁珠宝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联合打造自营店。目前,T2、T3航站楼共计有32家自营店。成功突破机场商业传统常规的坐地收租商业模式。同时,联合湖北老字号打造荆楚名优产品“天河优选”,积极推进“商业+文旅”融合,努力寻求破局破圈之路。
“每隔一段时间来机场都会发现新惊喜。”一位旅客评价道。这得益于机场集团大力研发新产品。自主研发爆款爆品,比如自主设计机场矿泉水、自行研发9.9元百威“雪盖黑骑士”啤酒、米其林芒果树餐厅自主研发多款新菜品、首创“黑科技”AI美甲服务。艾坡的茶,结合湖北恩施玉露、兴山白茶、远安黄茶、咸丰乌龙、利川红茶、赤壁青砖六大名优茶,制作出云顶轻乳茶和云顶轻乳花茶等,抓住年轻人的情绪DNA,上市即受广泛追捧。不断创造消费需求,努力成为机场商业消费市场的引导者和主导者。
武汉天河机场的商业升级,不仅是硬件扩容与品牌更新,更是一场“流量运营+文化赋能+科技驱动”的系统性变革。其以双楼联动构建消费网络,以首店经济激活场景价值,以智慧化服务提升效率,可为国内机场商业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助力武汉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征程。(《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梁永军、郭瑛、冯智君 通讯员魏婉平)(编辑:金杰妮 校对:孙文瑾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