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虹莹 通讯员曹文启 报道:2025年3月30日起,全国民航开始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早在今年1月份,内蒙古机场集团提前部署,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前往深圳参加全国民航换季航班时刻协调集中办公。经过为期一周的线下协调工作,各成员机场航班计划进一步“压虚向实”。今年夏航季,内蒙古机场集团整体实排航班计划6327架次/周,日均约904架次。共有41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计划运营航线302条,计划通航城市99个,其中国际地区城市6个,同比净增加2个。
拓展区外骨干网络 完善枢纽功能
夏航季,呼和浩特机场以建设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及热点旅游城市航线为重点任务,继续拓展区外骨干网络,航班密度基本形成“准快线”运营模式。呼和浩特至长三角地区航班量将可达日均30班,上海、南京日均7至8班;至珠三角地区航班量可达日均16至17班,广州、深圳日均6至8班;至成渝地区航班量可达日均10班,成都日均6至7班。其他旅游热点城市中,至武汉、西安、贵阳日均4至5班,至厦门、海口、乌鲁木齐、青岛日均3至4班,至昆明、三亚日均2至3班;新增至北海、菏泽、上饶、十堰等城市航班,合计航班量可达20班/周。
驻场运力方面,成都航空在呼和浩特机场增投2架空客A320驻场运力,共计4架空客A320,将成为在呼和浩特机场投放中型机驻场最多的航空公司。呼和浩特机场夏航季驻场运力数量最多将达到47架,其中中型机14架,百座以下小机型33架。
优化区内干支网络 提升中转能力
夏航季,内蒙古机场集团各成员机场联合发力,呼支航班总量可达日均76至77班。其中,呼和浩特至赤峰、呼伦贝尔、通辽日均11至13班,至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日均9至10班,至其他区内机场日均1至4班。不断提升区内外经呼中转衔接能力,每日中午12点后,支线机场经呼和浩特机场中转最多可达62个区外城市。呼和浩特机场还联合各支线机场,与航空公司、OTA平台共同打造区内中转至区外的中转精品航线,推出更多具有价格优势的中转联运产品,不断提升“经呼飞”中转航线的通达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支支网络提质升级 联通能力进一步提升
夏航季,“支支通”计划运营航线51条,同比增长8.5%;计划联通区内城市对53个,同比增长12.7%,实现区内盟市全覆盖。
支支联通方面,夏航季,内蒙古机场集团与天津航、华夏航、成都航等联手投入“支支通”运力32架。重点连接了以往未联通的地区,新增乌兰察布至巴彦淖尔,包头至阿尔山等航线,打破了部分盟市之间的空中交通壁垒。同时,通过加密包头至乌兰浩特、赤峰/通辽至呼伦贝尔、乌兰浩特至锡林浩特等航班频次,极大丰富了旅客的出行选择,为区内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百姓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起更为便捷高效的空中桥梁。
区外联通方面,为助力自治区“引客入蒙”和“航旅融合”发展,内蒙古机场集团将积极开通联通区外的“支支通”航线。夏航季,“支支通”航线计划联通西安、济南、哈尔滨、重庆、洛阳、武汉、杭州、青岛等10个区外通航点。通过与区内重点旅游景区、旅行社合作,打造“航空+旅游”一站式航旅服务产品,旅客可在区内享受从空中到地面“无缝衔接”的出游体验。此外,夏航季计划推出定制化旅游航线,满足不同旅客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航空产品方面,“支支通”航线计划推出“云上公交卡”“商旅次卡”等创新服务产品。旅客购买“次卡”产品后,无需每次出行单独购票,简化了出行流程,降低了出行成本。这一产品特别适合经常往返于区内盟市的商务人士、探亲旅客以及旅游爱好者,真正实现了区内“随飞随走”的公交化出行体验。
深化落实货运服务 助力区内产业发展
夏航季,内蒙古机场集团将加大力度推进呼支机场业务联动,深化“蒙速达”“易中转”等货邮服务产品,优化运价政策及中转服务保障流程,加强生鲜肉类、瓜果等农畜产品的航空运输业务拓展,增强航空物流服务支线地区能力,助力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发展。(编辑:陈虹莹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