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贾赛 报道:近日,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新能源鸟情观测站正式投入使用。观测站采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有效解决飞行区供电难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支出,体现了环保与实用并重的理念。

过去,鸟情监测往往依赖人工动态巡视。新观测站的建立,不仅消除了鸟情观测员的视觉盲区,还显著提升了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改善了观测人员的作业环境。
观测站的风力发电部分配备12台600W水平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部分配备8块415W太阳能板;储能部分采用12块250Ah、12V的阀式蓄电池。系统平均日发电量约65kWh,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3.68吨。这种供电模式既满足了观测站自身的用电需求,又能为其他鸟防设备提供能源,进一步减少机场碳排放量,助力绿色机场建设。

(常州机场供图)
常州机场将继续加大在鸟情防治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探索光电、雷达探测系统与鸟情观测站的联动,实现对机场及周边鸟类活动的全方位、实时监测,确保机场安全运行。(编辑:孙文瑾 校对:金杰妮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