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内蒙古机场集团2025年工作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集团公司自1956年以来首次实现财务口径整体盈利。
盈利,是企业的本质。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攻坚之年,经济效益是检验改革成效最有力的试金石,内蒙古机场集团心无旁骛强主业、稳根基,发展之势强劲,在成为行业领先机场集团的新征程上跑出了北疆空港的加速度,在刚刚回到自治区大家庭之际,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这不仅彰显了内蒙古机场集团服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国企担当,更是坚持勇于创新、精益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实践。
盈利,从何说起?
“在危机中孕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刻都接近盈利的目标,我们要自加压力,2023年实现现金流平衡,2024年实现财务口径经营单位的盈利,不枉上级的信任、不枉国企的担当,不枉4000多名干部员工的期盼渴望。”2023年的工作会上,内蒙古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军掷地有声提出未来两年的发展目标。
说了就算,马上就办。当目标明确,全体干部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
2023年,内蒙古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的94.3%,恢复率高于全行业,实现总体经营性净现金流为正。
2023年目标如期完成,锚定2024年扭亏为盈的目标,不仅需要乘胜追击的勇气,更需要坚如磐石的定力。
时隔一年,当2024年工作会一结束,经营工作专项推进会就马不停蹄地跟进,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各机场的负责人聚焦“利润”指标,直面问题,立下“军令状”,剩下的就是争分夺秒抢时间,千方百计谋发展。
盈利,哪里来的底气?
发展,主业是根基。要实现盈利,航空主业必须给力。
2024年,走进内蒙古各机场候机楼,旅客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各种体验互动活动也从候机楼走进社区、校园、乡村甚至是演唱会的现场,“歌游内蒙古 航旅嘉年华”“乐享宠粉福利”“航空集市”……所属各机场使出十八般武艺,“航旅融合”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
内蒙古机场集团始终秉承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科学统筹调时刻、调机型、调结构,所属各机场拧成一股绳,奔着让老百姓坐得上、坐得起、坐得好飞机,持续发力。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2024年的捷报比往年来得都早一些。
内蒙古机场集团提前57天超越2023年运输生产总量,提前 23天超越2019年运输生产总量。所属11家机场旅客吞吐量均超2019年全年水平,创历史新高。
呼伦贝尔机场成为民航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旅客吞吐量首破300万人次的机场,赤峰机场成为民航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唯一突破200万人次的军民合用机场,乌兰浩特机场成为内蒙古机场集团第6家百万级支线机场……
主业给力,“支支通”功不可没。
“每次开学,从左旗到通辽,都要先坐火车再坐汽车,14个小时非常的辛苦,现在好了,有飞机了,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推出云上公交卡,让我再也不用担心买不起机票了,真是太方便优惠了!”家在阿拉善左旗在通辽上大学的小艾同学激动地说。
2024年“支支通”航线累计运营 73 条,执行5.6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60.3万人次,航线平均客座率70.2%,产生经济效益65.2亿元。“支支通”运营至今,已实现自治区12个盟市全覆盖,惠及710万百姓航空出行。
2024年底,内蒙古人均航空出行次数达到1.16次,提前16年完成民航强国“人均乘机比”目标。2023年内蒙古机场集团干支联通率为100%,支支联通率38.9%,分别高于全国79.5和38.3个百分点。“支支通”这个当年应对疫情冲击的创新之举如今已成为内蒙古机场集团运输生产的重要增长极。
2024年1月15日,在巴彦淖尔机场的货运库房,一排排码好的瓜子正蓄势待发,准备“搭乘”到天津的货包机,再通过天津港以空海联运的方式开启全球之旅。
2024年陆续开通的“瓜子航班”和“葡萄航班”让内蒙古的农特产品销往全国,走向世界。而随着呼和浩特机场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所正式获批、呼和浩特-乌兰乌德-莫斯科洲际货运航线正式开通,也为建设自治区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注入新的活力。
12月29日9时47分,随着一架从呼和浩特机场起飞的皮拉图斯PC-12飞机在老牛湾机场跑道上平稳落地,标志着清水河老牛湾机场正式通航,成为自治区第17家、呼和浩特市首家A1类通用机场。
到2025年,全区通用机场将达到50个以上,可以实现通用航空以点串线成网的历史性跃升,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交通出行服务。面对自治区政府的信任,内蒙古机场集团挺膺担当,主动承担起统筹自治区通用机场建设的重任,建立通用机场“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前期、统一建设、统一融资)建设运营模式,扎赉特旗和突泉县通用机场更是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完工、当年取证、当年通航,成为中国民航通用机场的样板间。
担当,一以贯之的担当,是实现盈利的底气。
要想一以贯之做强主业并非易事,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从“模拟航”“支线快线”到干支联动,从主辅分离到管理转型,从一系列试点到1项全球民航首个、15项中国民航第一、9项中国民航首创,再到77.8%的全员创新参与率,创新在内蒙古机场集团,从未缺席。
2021年“五小”创新在内蒙古机场集团蔚然成风,经过近4年的精心培育,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广大一线职工的创新成果遍地开花。四年共申报“五小”创新项目1443项,是“十三五”期间的17.6倍,取得知识产权143项,其中,认定成果611项,累积发放奖金1446.2万元。
2024年在建立申报快、评审快、奖励快、反馈快、推广快的“五快”机制基础上,内蒙古机场集团快马加鞭,加大创新奖励,所有奖励额度同比翻倍,同时设置重奖鼓励推广转化,明确创新成果转化收益的60%作为研发和销售奖励。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向单位要钱要人,而是运用创新思维,尝试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安全裕度、实现降本增效。”这是员工最朴实的语言。浓厚的创新氛围,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创新成果,证明员工是真正的英雄。
除了“五小”创新,内蒙古机场集团已形成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青年岗位创新和班组团队创新的职工创新工作体系。12月5日,随着建投公司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创新工作室授牌,内蒙古机场集团创新工作室数量达到36个,实现全覆盖。
12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机场远程集中航空情报服务中心在包头机场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家远程集中航空情报服务中心。像这样为全行业提供内蒙古方案,已不是首例,创新已深深融入内蒙古机场集团的发展血脉,成为企业向上生长和向下扎根的硬核基因。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
2021年,内蒙古机场集团按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契约化管理”原则,把处于窗口期的赤峰机场作为管理转型的试验田,将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与安全关联度较小、市场竞争较充分的航空保障性业务进行外包。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行而不辍,进无止境。
经过近5年的发展探索,内蒙古机场集团在由经营性向管理型转变的跋涉中,诠释了“资源规划开发的组织者、运营标准的制定者、实施行为的监督者、违约行为的处罚者”定位,目前13家成员企业的32个保障性业务落地实施管理转型,实现了服务质量与经营效益双提升。与此同时,服务理念由管理者思维转向以旅客为中心,由此带来的服务提升,使内蒙古机场集团在十一届内蒙古品牌大会上获得“内蒙古百强品牌”“内蒙古品牌建设标杆企业”两项大奖,同时呼和浩特机场在全国38个千万级机场服务评价中排名第四,所有百万级支线机场全部获奖。
创新,矢志不渝的创新是盈利的底气。
“......你们是勇敢的探索者,你们是无畏的开拓者,你们的智慧与才华,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集团公司技术技能人才的前行之路......”12月30日晚,内蒙古机场集团级首席荣誉颁授仪式隆重举行,6位活跃在飞行安全、空防安全等关键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从众多优秀人才中脱颖而出,摘得了集团级首席的荣耀桂冠,走上星光大道,接受嘉奖。“能被授予集团级‘首席’徽章,我感觉很光荣,这是对我20年配载生涯的肯定。同时,这枚徽章背后也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我要倍加珍惜、继续努力,争取一直佩戴下去。”集团公司级首席配载技师崔健激动地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内蒙古机场集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凝聚发展合力。
2019年,内蒙古机场集团创新性地设置了“首席”“专家”“内训师”三支队伍。五年来共培育选拔出66名首席,99名专家,112名内训师。“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选拔形式以及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激励导向,营造了全集团重技能、重技术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高精尖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各成员企业级首席的薪酬为各单位副职的60%-80%。集团级首席的薪酬为内蒙古机场集团副职的80%。专家每年增发绩效5万元,考核优秀专家增发绩效上浮20%。集团级星级内训师执行基础待遇与课酬待遇双重发放,多管齐下促进优秀人才“名利双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轻干部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的生息未来,更需要早压担子早成才。
为让年轻干部在最艰苦一线,练就一身真本领、硬本领,2021年“养狼计划”应运而生,内蒙古机场集团选派一批年轻有潜力的基层人才到条件最艰苦的通用通勤机场当“头狼”历练,目前,已有9名基层管理人员通过“养狼计划”聘任到中层管理岗位。
同时立足长远,优化选拔制度,普通员工成长为中层正职理论年限由9.5年缩短至4年。提出分步实施“9085”“9095”两个工程。近年来,累计选拔的中层干部中,40周岁年轻干部占比45%,十四五期间的“9085”目标已基本实现。年轻干部积极作为、业绩突出,上年度考核,“80后”优秀正职和“85后”优秀副职共8人,分别占优秀中层的56%、36%。
对于人才的培养,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军说,“我们致力于创造一个环境,让那些有梦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都有用武之地。但是我们也不是一味的追求干部年轻化,在干部选拔时遵循‘基层经历、基层推荐’的双基层导向,用‘榫卯拼接’的思路,做到五个平衡(机关与基层平衡、干线与支线平衡、支线与支线平衡、各专业之间平衡、年龄结构平衡)。”
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干部职工队伍,团结、创新、务实、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这是盈利的底气。
盈利,未来何向?
“保持与2024年同口径盈利,推进新机场顺利转场。”内蒙古机场集团总经理张军在2025年工作会提出了今年的发展目标。
2025年,将是内蒙古民航发展史上少有的繁忙年,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除了发展目标,还要实现安全、服务、效益高质量发展、17个新建改扩建机场项目实施,按计划推进打造两个机场管理转型标杆……
2025年的这一笔该如何落下?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生长的力量。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内蒙古机场集团一路走来的样子。奉献、奋斗、创新、破局、突围,是每个内蒙古机场人奋斗的姿态。
细数过往,内蒙古机场集团全体干部职工一起跑一起拼一起干,从“二次创业” 到成为“同层级领先的机场集团”,把一个个 “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黄金20年”,赢得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内蒙古机场集团未来的征程是一场接力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厚爱与期盼,让一路攀登的内蒙古机场集团更加充满了发展的底气和前行的决心。
未来已来,内蒙古机场集团将在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工作中,承担更多使命;在完善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承担更大责任,在产业发展融合工作中,承担更优质的航线网络开发重任。
坚守初心,坚持创新,坚定信念,争当排头兵,迎难而上,向新而行,成为行业领先机场集团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魏帅)(编辑:张薇,校对:张彤,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