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梨城机场牢固树立整体价值理念,顺应航空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关键指引,将企业发展聚焦到质量和价值创造两个方面,坚持发挥机场属性,让发展紧扣行业本质,通过向外看,借鉴行业标杆企业优秀做法;向内求,挖掘自身潜力;向前走,打造优势竞争力,不断探索自身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工作路径。
瞄定安全发展“最优极”
在运营管理上对标提升,打牢“稳”的基础
以安全生产引领推动安全管理向高质量迈进
直面新形势下安全风险挑战,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是强化库尔勒中心机场抓总和统管职能,成立专班深入辖区机场进行安全帮扶,开展区域机场运行管控中心前期工作,构建“四机场一体系”安全管理模式。二是组建9人专职机坪长队伍,加强机坪运行精细化监管,CRJ900、波音738机型过站保障时间最短为16至17分钟,有限机位条件下机坪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三是总结第三方重大活动运行保障工作经验,将成熟做法固化为制度化保障方案,共享空管软硬件资源,优化军民航联合协调指挥机制,构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新型伙伴关系。
以绿色机场建设推动低碳发展向高水平跃升
聚焦《“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中“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在能源管理体系、绿色技术应用方面,不断发掘节能降碳工作突破点。一是通过光伏发电项目推广、162盏风光互补路灯投放、低温型空气源热泵应用等各项举措,多层次多种类挖掘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潜力。二是通过协调共享军方航路资源推动多航路“截弯取直”,启动快速过站保障缩短航空器过场时间,提升中转服务运营效率,减少相关服务系统能耗等措施,组合拳打造“降碳+”系列工作。三是全面推进全流程自助模式,先后投入7台自助值机、4台自助安检验证、5台自助登机闸机设备,使用率提升至95%以上,打通无纸化乘机出行的关键环节。
以创新技术应用推动智慧赋能向高层次升级
深入贯彻落实“四型机场”中智慧机场建设要求,有效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场安全裕度、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一是投用机器人行李自动分拣系统,应用人工智能行李识别、机器视觉行李抓取、自由空间堆叠逻辑方式,实现对指定航班行李的自动分拣装车。二是推进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机场端建设,依托RFID技术,提升行李保障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实现行李运输节点追踪、各处理环节监控和行李位置精准定位,提升行李安全监管水平,提高旅客行李托运体验。三是自主研发“防跑道侵入监测及示警系统”智能辅助设备,运用3D打印技术,通过分区灯箱结构及离线语言控制模块,为管制员建立实时、准确的控制区状况场景展示,同步离线监测管制员指令冲突,对可能发生的跑道侵入进行声光预警,有效帮助管制员提高情景意识,降低跑道侵入事件概率,为进一步筑牢航空安全提供了更有力保障。
聚焦服务效能“最优极”
在运营品质上对标提升,释放“进”的动能
以航线网络布局推进城市通达向更畅通优化
全面提升疆内外航空运营品质,构建互联互通、畅达高效的航线网络。一是优化航线网络规划,提升航线通达性和衔接度,空中快线通达“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核心城市和中西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城市,拓展疆内支线航点覆盖率至全疆支线机场第一位。完善疆内区域次枢纽功能,把库尔勒建成新疆支支快线网络的重要支点,保证库尔勒—喀什、库尔勒—伊宁、库尔勒—阿克苏、库尔勒—和田等“支支”骨干互飞航线至少每日1班的常态化运营,确保旅客能够借助“支支”骨干航线实现疆内跨区域流动。二是根据库尔勒区位特点,与主要航空公司在航线网络开辟、市场营销推广、资源使用等方面,创新合作模式,提高中转网络产品质量及受益面。三是率先融入“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服务网络试点工作,打造“通程航班次枢纽模式”。依托华夏航空基地优势,协同其他航空公司,深耕通程航班产品,持续扩大中转规模。
以协同运行牵引推进航班正常向更准点增效
全面落实综合协调管理机制,以多方位精细化管控,优化空中和地面资源的协调配合,深挖航班保障各环节的潜力。一是强化以AOC为平台的一体化大运控模式,发挥运行管理委员会核心统管作用,依托CDM、ACDM系统,建立全流程运行效率监测机制,加强整体运行态势感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逐步实现空地协同运行一体化,推动监管、决策智慧化数字化;二是健全航班保障规范体系,抢抓临界航班时间,从旅客值机、安检、登机、航务、配餐等一系列关键节点切入,梳理保障重点,加强监控,快速定位可能导致航班延误的环节,及时处理,用实际行动做到“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三是以协同联动为纽带,强化军民航联合协调指挥,科学做好调时决策,减少因天气、流控等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加强不同岗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工作衔接,提高效率,减少衔接误差。
以中转服务带动推进旅客出行向更便捷提质
稳步推进中转服务深度发展,总结行业通程航班及跨航司中转的实践经验,构建航空公司、机场等多主体联合的“干支通,全网联”创新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一是围绕旅客个性化服务需求,完善“快线+环线+机坪中转+隔离区签转”服务保障模式,以全链条理念拓展“梨城飞”中转服务,围绕机场运输服务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对接重庆、西安、兰州、武汉4家疆外机场,拓展跨航司“一票到底、行李直挂”通程值机业务,依托“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推动“人享其行”的智慧化服务升级。三是推进“航空+旅游”发展,加强与政府、航司、酒店、旅行社、景区、OTA平台等相关方合作,共同开发针对通程航班旅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多样化通程产品。
探寻业务融合“最优极”
在运营效益上对标提升,集聚“活”的要素
以“业务+人才”并驱促进内生动力向新深度聚合
多举措构建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格局,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实现人才与企业相互赋能。一是深挖人才“蓄水池”,着眼发展大局和长远需求,统筹拓宽优秀人才发现渠道,树立凭实绩用人的鲜明导向,加大“拔尖”人才分类管理、动态关注,确保“人岗相宜”“人事相宜”,同时安排年轻干部在不同岗位交流历练,培养真正的业务多面手,为干部队伍结构的合理搭配提前做好准备。二是打造育才“练兵场”,成立“李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业务骨干、技术标兵为牵头人,发挥“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促使优势资源加快聚集,支持人才参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探索,推动更多更好更优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提供精神“源动力”,深度解析“三项制度”改革文件精神,帮助青年职工明晰晋升途径和发展机会,引导理清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通过表彰先进、提供学习交流机会、鼓励创新实践等方式,激发青年职工的积极性、投入度和创造热情,进一步提高获得感和荣誉感。
(库尔勒梨城机场供图)
以“航空+研学”开创促进企业经营向新特色深耕
瞄准航空研学基地广阔发展前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吸引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一是整合业内优势资源,在巴州将近20多万中小学生人口基数基础上,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以航空科普类研学基地为主导打入巴州市场,填补巴州科普教育空白。二是围绕航空知识启蒙、航空科学实验、模拟飞行训练、航空手工作坊、航模飞机设计六大研学课题,打造航空科普+机场实景体验+职业启蒙的新“小小民航人”模式,为参与者创造全方位体验场景。三是依托华夏航空基地优势,拓展“民航+”生态圈,利用航班空余座位在巴州地区率先开展“云端看新疆 助力航空梦”特殊公益行研学活动,通过让“首乘”群体了解民航并选择航空出行,挖掘航空市场潜力的增长点。
以“航空+新媒体”助力促进受众互动向新方向拓展
借助互联网的营销趋势,打造属于自身的推广渠道,与客户建立更直接、更有温度的连接。一是聚焦旅客服务,结合不同出行场景,优化和整合机场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机场微信服务号后台服务,从机场百科、出行必备到服务预约,打造能从指尖直达舱门的全流程“服务管家”。二是强化与地方融媒体中心合作,借助媒体优势,大力宣传机场航线网络布局、航班加班计划、特惠旅游产品和特色服务举措,与广大民众实现更好的社交互动与情感共享。三是培育专业化直播团队,联合航司、OTA平台、跨区域融媒体搭建优质直播平台,线上精准推送优惠活动,吸引流量的同时提升机场话题度,利用各大社交平台的二次分发形成较好的传播效应,展开自身营销路径孵化。(中国民航网)(编辑:金杰妮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