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乌兰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超2023年全年水平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11-15 15:56: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石阳 报道:11月8日,乌兰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完成968670人次,提前53天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截至目前,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三大运输生产指标均已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8.1%、19.1%、68.9%。

乌兰浩特机场积极落实集团公司“干支联动”航空市场战略部署,结合实际完善航空市场网络布局,夏航季运营运输航线21条,通航城市25座,其中区内13座,区外12座;冬航季运营运输航线18条,通航城市22座,其中区内13座,区外9座,合作运营航空公司9家。

乌兰浩特机场科学编排至呼和浩特、北京航线,从而稳住基本盘,截至目前,乌兰浩特至呼和浩特平均单日7-9班,从乌兰浩特机场早上08:10出港至晚上21:50进港,实现全天平均分布;乌兰浩特至北京每日2班,早晚各一班,满足旅客进京需求。乌兰浩特至呼和浩特、北京航线贡献旅客吞吐量占同期吞吐量整体比重约60%,以上航线旺季进出港平均客座率高达85%以上,乌兰浩特旅客经呼转、经京转呈逐年增长态势,为下一步加密该航线航班奠定重要基础。

乌兰浩特机场进一步优化“支支通”航线,共开通“支支通”航线25条,通达呼伦贝尔、鄂尔多斯、包头、赤峰、通辽、锡林浩特、阿尔山等12座区内城市,其中至鄂尔多斯、包头、赤峰、通辽、锡林浩特、呼伦贝尔、阿尔山平均每日1-2班,至乌海、巴彦淖尔、满洲里每周4班,除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以外,全部实现互联互通。截至目前,支支通航线带来旅客吞吐量29.8万人次,占同期旅客吞吐总量的30%,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2%,“支支通”航班发展后劲十足。

乌兰浩特机场为进一步促进“航旅融合”,截至目前,共开通至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重要区外航线5条,通航城市7座,分别为上海、广州、武汉、深圳、哈尔滨、杭州、长春等,累计贡献旅客吞吐量9.6万人次,占同期旅客吞吐总量的10%,以上区外城市的通航,对兴安盟招商引资、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旅游业的繁荣以及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乌兰浩特机场多措并举提升航线综合品质,如携手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贵宾公司、阿尔山机场、运营航司以及同程旅行,共同开展了以“相约兴安·换季启航”为主题的机票专场直播活动;走访学校、商场、社区、旅游景点等地,精准制定多元化营销方案;配合呼和机场推出“经呼飞”中转服务产品,联动开展营销活动;与航司签署差异化补贴协议,鼓励航司稳定该航线航班执行率并提高客座率;协同航司、文旅部门、旅行社等协商出台航空+旅游优惠产品;积极对接盟市融媒体、自媒体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对航线航班进行预热宣传等。

下一步,乌兰浩特机场将以服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持续关注冬季换季航班执行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创新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促进运输生产快速稳定增长。(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