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刘朝旭:保护首都机场空防安全的卫士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2-19 18:46:00

 

自2008年入职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以来,刘朝旭先后从事航空保安业务部安全标准管理、首都机场安委会、质量安全部准入管理、航空安保部安保监察与反恐管理等工作,逐步积累了15年扎实的空防安全管理经验,在各项业务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朝旭哥就是我们的空防安全知识宝典!”这是现在同属航空安保部安保监察与反恐管理模块的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刘朝旭具备的扎实专业知识,加之其积极推动的与公司各部门及首都机场各驻场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大大推动了首都机场空防安全“朋友圈”的建立,有效保障了首都机场的空防安全。近期,刘朝旭被评为首都机场集团2023年度先进个人称号。

发挥专业知识 安全工作走在前

安保制度是机场安保工作的基石。刘朝旭曾参加航空安保领域多项行业制度的编写工作,对每一项航空安保制度都有全面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习惯于关注制度的适用范围、执行标准、操作流程、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作为一名空防安全领域的专家,刘朝旭近年来参加了拉萨、太原、宜昌等机场及国货航等航企的航空安保审计工作;作为局方的测试专家,他多次参加了局方组织的安保测试工作;作为首都机场集团空防安全领域专家,他主动参加对首都机场安保公司、首都机场博维公司的进驻式督导检查工作,提出多项空防安全问题和建议,督促相关方按期完成整改。

正是秉持着细节决定成败的信念,刘朝旭一直以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在安检现场环境形象升级项目中,他在研究国内外机场安检现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安检现场规划建设指南》,并在首都机场集团的工作部署下,持续推动指南落地。

随着民航制度标准规范的完善,刘朝旭不断探索新的安全技术和方法,确保“中国第一国门”的安全工作走在前列。他创新安保监察模式,率先将机场安保法定自查和安保自审开展融合试点,改造研究新型测试件,提高安检人员对危险品的识别能力。在负责准入管理业务期间,他组织开发和运行了首都机场员工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和控制区证件管理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首都机场实现了对控制区人员信息和出入的精确管控,有效提升了航空安保的科技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

统筹各方力量 重点工作勇争先

在空防安全工作领域,统筹机场各驻场单位和公司内部各方力量尤为重要。安全工作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需要跨领域、跨专业的合作与协调。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面对各项难题,刘朝旭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迎难而上。他始终相信,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保证整体工作万无一失。

在对接落实首都机场集团“安全发展全景图”框架及各项任务方面,刘朝旭统筹股份公司各业务部门,完成了机场保护与通行管制业务管理流程图、工作方案和业务手册的编写,并完成了课程开发工作。在首都机场全领域、全要素和系统性航空安保风险评估方面,他组织首都机场各驻场单位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工作,梳理识别首都机场航空安保动态风险库,逐步建立动态管控、多方沟通和共同评估机制。

此外,刘朝旭还切实增强政治担当,全力开展了航空安全保障工作。他积极团结各方力量,落实重大任务保障及推进工作,圆满完成每年重要保障的空防安全督导检查任务,并高质量地完成了华北局对首都机场的航空安保审计工作,以及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各外航对首都机场的航空安保考察工作等。

整合现有资源 日常工作善作为

在空防安全日常工作领域,刘朝旭展现出了非凡的统筹能力和前瞻性思维,能够有效地利用和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在团队内部与团队之间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节奏。

在首都机场安委会工作期间,作为首都机场“安全随手拍”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安全随手拍”在全场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报送数量和问题质量逐步提高,从一个微弱的火苗变成了星星之火,有力地守住了首都机场的安全底线,并为“安全随手拍”之后成长为首都机场的安全管理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危险源识别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事,在策划环节就要重点关注,并对各安保业务的全流程开展定期的风险管理”,这是他在工作中经常强调的。在首都机场,新业务、新流程等启用前,刘朝旭都会整合现有团队和物料资源,共同对每一流程、每一现场环境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识别和评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作为安保监察与反恐管理模块负责人的刘朝旭,仍在机场安保业务领域不断精进。他与团队紧密合作,高质量完成各项质量控制活动,抓实抓细各项航空安保工作落地。他将以自己的行动,持续加固首都机场空防安全的屏障。(《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薛春杰)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