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闫立国 报道:危险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是航空运输管理工作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危险品航空运输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提升培训效能,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确保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高效,一直以来都是民航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必须采用“基于胜任能力的培训和评估(CBTA)”模式。这一新模式的实施,旨在提高危险品航空运输的安全水平,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但目前,此种模式在我国危险品航空运输领域尚未普及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机场集团迎难而上,于今年4月率先完成了《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物品培训和评估方案》的制定和备案工作,成为东北首家开展CBTA培训的单位。吉林机场集团的CBTA培训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出“3要素-5阶段-1方案-2清单”的工作模式,将培训重点放在影响工作绩效的那些知识、技能和态度上,暨员工在工作中干什么,就要通过培训让员工学什么,做到“学我所做,做我所学”,通过案例研讨、情景模拟、演示展示等多种形式,将工作场景和工作任务融入教学当中,强化培训效果。截至目前,该方案已经实施运行半年有余,共开展培训12批次、611人次,监察员与参训学员和培训教员沟通了解,CBTA培训能够充分调动受训人的学习热情,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频次大幅提高,能力较强的员工在实操模拟的同时充当起临时“教员”的角色,带领基础较薄弱的员工共同学习,在参加危险品培训的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与责任感。
吉林机场集团的探路先行,不仅是企业本身在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方面的突破,也为东北民航各培训机构树立了榜样,多次受邀向国内相关机构和危险品培训人员分享工作经验,讲授CBTA方案开发及应用过程,相关做法和成效为促进行业CBTA培训评估方案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参考数据和样例范本。
民航吉林监管局将继续关注吉林机场集团在危险品航空运输方面的工作,期待其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同时也将继续加强对各单位危险品培训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培训要求得到有效执行,为旅客的出行保驾护航,为吉林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编辑:张薇,审核:张彤,校对: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