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何丹 通讯员胡译程、陈鸿吉 报道:自今年6月初民航局开展靠桥率专项整治以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协同基地航司和各相关保障单位,聚焦旅客期盼,秉持“确保安全、真情服务”原则,以提升航班靠桥率为核心,以增加航空器拖曳自滑靠离桥为关键抓手,强化空地协同配合,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机位分配管理能力,坚持综合施策多点发力,推动航班靠桥率不断提升,架起了旅客出行的“幸福桥”。
9月以来,成都航空枢纽航班靠桥率突破80%。天府机场航班靠桥率提升至83.15%,双流机场靠桥率提升至82.12%,两场日均增加靠桥旅客各突破1万人次。

双流机场机坪塔台管制员正对拖行飞机进行目视监管
靠桥提升创奇迹,变“不可能”为“可能”
回忆起今年6月刚刚接到航班靠桥率专项整治任务时的感受,双流机场运控中心副主任周松坦言:“感觉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来,自今年4月3日零时起,双流机场T1航站楼因改造工程暂时关闭,双流机场所有航司的国内进出港客运航班仅在T2航站楼运营。自此,双流机场航班量从日均1000架次降到550架次,登机桥数量从74个降到49个,一度因廊桥资源紧缺加之航班时刻结构变化,双流机场靠桥率跌到67%。
然而,航班靠桥率事关旅客乘机出行体验,提升靠桥率就是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大事。为此,双流机场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明确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千方百计地解决影响客运航班靠桥的制约因素。
一方面,依托运管委平台,双流机场与航司、空管、地服等单位密切协作,针对靠桥率提升,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目标和行动。生产现场,机场加强与航司拖曳自滑靠离桥的事前计划沟通,事中过程控制和事后结果分析,充分发挥与航司、空管的联席优势。在加快保障的同时,机场还协调空管减少外区限制,配合航司实施协同改航和时隙交换,减少发生因航班延误导致廊桥长时间占用的情况。
另一方面,针对双流机场早晚航班量大的结构特点,导致始发、过夜靠桥率长期偏低的症结,机场及航司共同研究探讨航空器拖曳自滑靠离桥,梳理拖行风险,确立管控措施,量化拖行指标。同时,机场划定专供拖行机位区,确定固定拖行航班、加强与空管沟通实施滑行道借用等方式提升拖行效率,确保拖行高效、顺畅。为缓解拖行可能对正常航班运行造成的影响,机场积极组织各航司重新修订了原有的航空器自滑方案,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进一步优化航空器自滑靠离桥工作流程。自9月4日起,双流机场正式实施四川航空、成都航空的航空器自滑工作,共计实施自滑82架次,大大提高了地面滑行效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运控中心机坪塔台管制室专门增设拖行机坪管制席位,管制员专人受理、指挥航空器拖曳自滑。运行指挥员实时动态监控靠桥指标,每天从中午开始精细化制作夜间进港航班拖曳自滑离桥预排序计划,既要尽可能多的实现过站航班多靠桥,又不能影响晚间的进港航班靠桥率,还要兼顾次日始发航班的靠桥需求。具体实施时,运行指挥员重点监控廊桥资源占用情况,确保及时释放机位资源以确保下一轮进港航班的靠桥停放。

天府机场过夜航空器靠桥
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双流机场克服重重困难,变“不可能”为“可能”,实现靠桥率逐渐攀升——7月底,靠桥率72%;8月底,靠桥率75%;9月,靠桥率达到了80%,提升近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位居全国机场前列。
多措并举挖潜力,多方联动齐发力
为响应靠桥率专项整治要求,天府机场协同航司、机场地服等民航单位深入分析靠桥率制约因素,评估靠桥率提升空间,深入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多维度研究并实施系列提升措施,靠桥率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航班量大幅增加,天府机场航班日均起降架次已突破1000架次。每天早高峰时段,160余架次航班从天府机场的69个国内近机位始发,机场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为此,天府机场组织召开多轮航空器拖行工作推进及协调会,制定《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空器二轮拖行实施方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空器机位间自滑停放实施规则》等措施,在基地航空公司积极响应下,实行早高峰出港航班和深夜进港航班应拖尽拖,提升航班靠桥率约5.1%。
作为刚投运不久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天府机场建有国内近机位复合机位15个。相较于常规机位,复合机位既能单独保障1架大型客机,也能拆分开来同时保障2架中小型客机,但保障难度更大、流程更加复杂。为充分发挥复合机位在提升航班靠桥率方面的作用,天府机场在确保运行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开展真机测试,完善保障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于7月1日正式实施复合机位过站航班同时停放,每日保障飞机靠桥净增40余架次,提升航班靠桥率约4%。
此外,为解决国际近机位过站、过夜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天府机场会同口岸联检单位和驻场航司,制定国际国内混合接飞航班停放国际近机位综合保障程序,实现国际近机位廊桥常态化停放,提升航班靠桥率1%。为缩短近机位设施设备维护时间,进而提高近机位利用率,天府机场组织各施工维保单位整合廊桥维护、标志线履新、地井清洗等影响近机位使用的维保工作,形成周期性维护计划,提升航班靠桥率0.4%。
5.1%、4%、1%、0.4%……一个个数字点滴汇聚,无言地记录着天府机场人的智慧与汗水,展现了天府机场人服务旅客、服务航司的真心与真情,创造了天府机场靠桥率突破80%的成果。
两场科技大赋能,“智慧桥”提升靠桥率
在提升航班靠桥率的系列举措中,借助智慧化的信息系统是成都航空枢纽共同的选择。
天府机场全面贯彻“智慧运行”理念,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在开航之初开发建设了智慧资源分配系统。为提高航班靠桥率,再次升级系统算法,引入空管系统预计起飞时间与航班历史飞行时长,更精准地计算航班占用机位时间,并通过系统仿真模拟推演,确保数据准确性后,将智慧资源分配系统中的机位安排间隔从30分钟压缩至15分钟,有效提升过站航班靠桥率和近机位周转频次。此外,天府机场也同样关注航班机位更改率,通过全天候滚动计算、动态发布等手段,实现机位更改率的大幅降低,从5%降至1.74%,降低了3.26%,最大限度避免因机位、登机口临时变更造成旅客楼内步行距离增加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双流机场借助ACDM、IRAS系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支持,充分发挥数据高地作用,从机型配置、过站时间、航线布局、空侧保障资源分配等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加强人工干预、合理调配,灵活调整机位发布时间,有效减少机位资源浪费。
同时,天府、双流两场利用二次雷达、全景监控等系统及时掌握进出港航班动态,做好冲突机位航班保障监控。使部分冲突机位上准备好的航班可以利用后续航班落地滑行时间和少量等待时间去完成推出开车的准备,扩大解决冲突机位的时间裕度,在保证旅客服务体验的前提下,做到廊桥资源的无缝利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航空器拖曳自滑靠桥工作,天府、双流两场还升级了航空器拖行系统,实现了对航班拖行时间、距离、拖行位置、拖行优先级及到位情况进行精准掌握,减少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拖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还可以辅助评估航空器拖曳自滑效率,为后续提升优化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双流机场拖行航空器(本文图片均由四川机场集团供图)
当前,随着提升靠桥率工作从短期整治转入常态化治理,成都航空枢纽将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在提升航空器拖行能力、优化信息系统使用、长时间过站航班治理等方面,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根据运行情况对各项措施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建立靠桥率提升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海燕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