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鲍伯春 报道:9月14日,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盛大开幕,天津滨海机场应邀参加重点航空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东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签订《航空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共同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志农,副总经理徐焕然参加签约活动及开幕式。
在集中签约的十个重点航空合作项目中,天津滨海机场与滨海新区两大功能区的三方协议引起广泛关注。为落实《民航局、天津市政府关于促进天津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及《中国(天津)自贸区发展“十四五”规划》,三方在既往合作基础上,提出“场区联动”全新模式并形成框架协议。三方意愿发挥各自在行业产业优势,在航空及配套产业,包括航空维修再制造、航空器改装拆解、航材交易、航空租赁、航空培训、航空市场服务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天津滨海机场供图)
天津滨海机场服务航空产业的历程,要追溯到2008年空客第一条总装线投产,开始保障总装类大飞机的试飞、交付;2009年底,开始保障东疆融资租赁飞机的引进;2015年,庞巴迪公务机全球第八个OEM维修中心落户天津港保税区,开始保障维修类公务机进出机场控制区。2019年,天津港保税区建设飞机租赁机坪,委托机场代为运行管理。依托机场运行资源,天津海特、宜捷海特、华彬技术等航空产业项目陆续入驻。至今,天津滨海机场共保障了63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试飞和交付,16架空客A330、19架空客A350未完成飞机的引进及完成后的试飞和交付。保障了超过800架融资租赁飞机的引进。具备总装、维修、客改货、拆解等全品类飞机的运行保障能力。
15年来,天津滨海机场服务并见证了产业项目的集聚及产业链条的完善。聚焦航空产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机场不断调整完善服务机制。从航空器的运行支持,到项目的组织协调,到主动把机场业务融入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形成独有的天津模式。三方协议的签订,是落实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产业链上的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
目前,天津滨海机场正全力配合天津市有关方面,加快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空客第二条生产线的前期工作。(编辑:张彤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