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 通讯员梁继 报道:近日,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在科技创新和专利保护运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刚发布的关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集团公司所属民航总院的实用新型专利“交运行李处理系统(ZL201921627645.2)”荣获中国专利银奖,这是集团公司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
中国专利银奖部分项目名单
天津滨海机场T2航站楼出港大厅行李系统典型应用场景
“交运行李处理系统”专利针对国内民用机场行李系统中安全检查开包流程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型行李安检流程模式,即采用一种分拣厅后场集中安检,公共区对可疑行李处理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下的开包流线将托运行李流程、旅客流程和行李安检流程有机结合,协同运行,并与旅客相对应地实现了问题行李的拦截、开包、复检和再上线功能,解决了现有旅客及行李安检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两类问题:一是采用的安检设备技术等级低、安全性弱、主要以安检人员经验为主导的检查方式的问题;二是在应用安检新技术设备,提高安检级别的同时,引发的寻找可疑行李对应旅客时间长,查找困难,人包难以对应等问题。有效实施了对行李的分级、分类安全检查、拦截,并快速实现人—包对应,为行李开包流程提供了一个可靠、冗余、高效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本领域关键性、共性的技术难题。
长春龙嘉机场行李处理系统(本文图片均由机场建设集团提供)
“交运行李处理系统”专利拥有多项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原始创新突出,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该专利为核心,攻克了机场航站楼行李系统中多个“卡脖子”技术难点,构建了专利群,形成了专利保护网。目前,该专利已推广应用到天津滨海、北京大兴、长春龙嘉等大中型机场,服务旅客达2.8亿人次。该专利打造了适合国情的新型交运行李处理系统,树立了行李安检流程模式的新标杆,不仅提高了机场的安防手段和运行效率,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机场安检部门的难点、痛点,使行李的安检流程更方便旅客,体现以人为本,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航空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我国民航“平安机场”“出行一张脸”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主办,是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级别政府奖奖项,也是中国专利领域的最高荣誉,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和权威性。该奖项主要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出制造业的“大国重器”,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银奖,是集团公司多年强化专利管理工作、不断提升专利质量优异成果的体现。专利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其策划、申请、取得、保护和转化应用是一项长效工作,需要企业以体制机制为导向,群策群力,精心策划,不断积累、沉淀和提炼,形成丰富的专利族群和严密的专利保护网。
据悉,近年来,集团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民航局和中交集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十四五”期间强化专利发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考核引导,着力完善专利管理体系,增强专利创造、运用和保护的能力,显著提升专利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2021年集团公司制定发布的“十四五”专利质量管理提升行动计划方案目标,力争到2025年末,集团公司整体的年均授权知识产权数量超过100项,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80项,当年申请发明专利占当年申请专利数达到35%。(编辑:张薇,校对:孙文瑾,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