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不愧是‘中国最美机场’,果然名不虚传!”站在湖南张家界机场航站楼内,放眼望去,天门山尽收眼底,来往旅客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为建设匹配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精品旅游机场,张家界机场深耕安全、运行、服务、环境等领域,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闯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子。
恢复加密航线航班
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张家界作为国内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是国内外旅游爱好者的理想旅游胜地。数据显示,自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来,张家界各景区接待游客数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均呈现增长态势,这无疑重振其发展信心。
为满足旅客多元化出行需求,实现城市与机场协同发展,张家界机场多向发力,积极争取民航局及地方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前往东南亚国家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推广,协调各航空公司逐步恢复并加大运力投入。目前,张家界机场共有38个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点。
国内航线方面,张家界机场目前有航点30个,近期新开至常州、福州、天津航线,加密至北京、上海、成都等重点客源地城市航班,有力拓展了全域旅游客源市场。国际航线方面,张家界机场已恢复越南河内、胡志明市,泰国曼谷,韩国大邱、釜山、务安、清州、仁川8个国际航点。与桂林、三亚等同类型旅游城市相比,张家界机场国际航班恢复时间早、国际航线多、开航班期密、旅客流量大。目前,张家界机场平均每周运营25个国际航班,后期预计每周将运营超过40个国际航班,有望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最高水平,预计今年全年张家界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将达到近20万人次。
暑运期间,张家界机场日均航班量预计将达到64架次,同比增长72.97%,超过2019年同期七成水平;日均旅客吞吐量将达到7500人次,同比增长110.03%,恢复到2019年同期近七成水平。
推出多项优质服务
保障出行顺畅无忧
2021年,张家界机场打造了“乐湘庸”旅客服务品牌。自上线发布以来,张家界机场通过优化首乘服务、行李跟踪、中转服务、特殊旅客与团队旅客差异化安检等服务流程,并针对不同旅客群体需求寻找关键点,完善服务细节,让特殊旅客群体出行“易”起来。这些服务的升级让张家界机场先后获得了中南地区2021年“民航服务质量标准建设年”先进单位、2022年度200万~1000万量级服务质量优秀机场等荣誉称号。
“张家界机场的服务真好。我以为我妈妈肯定赶不上这个航班,一路上4位机场工作人员相继提供帮助,太感谢了。”日前,杨女士75岁的母亲计划独自搭乘航班前往南京,当她到达机场时,距离截止办理值机手续时间仅剩两分钟。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为其提供了“一站式”乘机服务,帮助其顺利登机。
“该项服务主要针对首乘旅客和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提供从预约到登机的全程 无忧服务,整合值机、安检、问询、摆渡车、临时证明办理等资源,设置‘一站式’通道,并安排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晚到、首乘、特殊旅客提供优先服务,带给旅客温馨、便捷的出行体验。”张家界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张家界机场候机员作为“临时家长”,为无人陪伴儿童旅客介绍机场内“网红打卡点”。(龚珊/摄)
暑运期间,无陪儿童数量激增。据统计,7月1日~10日,张家界机场无陪儿童达285人次。为确保无陪儿童安全乘机,张家界机场推出了“临时家长”服务。机场工作人员在接到无陪儿童旅客后,贴身带领其办理值机手续、通过安检,沿途还会为其讲解机场设施配备、介绍“网红打卡点”,并实现无陪儿童服务可视化,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实时发送给无陪儿童家属,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在张家界机场候机区域,候机员引导无陪儿童旅客用望远镜远眺天门山景观。(郭斐/摄)
加速推进扩建提质
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旅游产业是张家界迅速崛起的核心动力,而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则是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一环。面对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张家界机场沉下心“闭关深造”,将重心放在机场扩建提质改造工作上,启动了总体规划修编及扩建工程缓建项目建设。2022年9月,张家界机场扩建工程缓建项目——T2航站楼B指廊工程——正式开工。历经190余天奋战,B指廊主体于今年3月顺利封顶,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其他配套项目建设,计划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行。该项目建成后,航站楼面积将达到5.9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高峰小时飞机起降20架次的需求。

张家界机场扩建工程缓建项目B指廊工程施工现场,现场作业人员对墙体进行防水作业。(江一舟/摄)
“十四五”期间,张家界机场将启动机场跑道延长和新建航站楼前期工作,该工作将对进一步扩大机场容量、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李佳为 通讯员欧湘蓉、龚珊)(编辑:孙文瑾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