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河南南阳机场迎来通航30周年。自开航以来,执管机场的南航南阳基地高举党建引领旗帜,以“保障飞行训练为主、兼顾航班运输”的生产架构为主线,在安全生产、航班运输、飞行训练、改革攻坚和党建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30年来,风雨砥砺,第一次通航,第一个训练高峰,第一张电子登机牌,第一次达到百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一次次的突破镌刻着南阳机场因努力而精彩的峥嵘岁月,见证了南阳机场从通用飞行向运输保障转型的发展历程,记录了全体干部员工众志成城、接续奋斗的生动细节。
首航圆满成功 开启崭新篇章
1992年12月20日,广州—南阳航班落地,翻开了南阳机场通航的第一页,标志着基地重心由专业飞行向运输生产转移,完成了第一次转型。1993年,机场进出港旅客达25000人次,先后开通南阳至广州、北京、郑州、西安、武汉、桂林、黄山、衡阳、常州、沙市、合肥、宜昌、深圳等13条航线,连接全国14个城市。
近年来,南阳机场紧紧围绕民航局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改进管理制度、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安全投入、严格队伍管理等手段,增强干部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力度明显加大。南阳机场多次获得“南航集团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和“南阳市政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安全态势总体平稳,实现了2022航空安全年。
承接训练业务 探索“两翼齐飞”
2008年,南航飞行训练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南阳机场开始转向探索“兼顾航班运输和飞行训练”的道路。自2008年5月17日起,南阳机场本场飞行训练量大幅增加,迎来了第一个训练高峰。南航空客A319、波音737、EMB145、E190等机型本场飞行训练在南阳机场进行,这是南阳飞行训练基地的第一次。挂牌当月,南阳机场累计保障各机型飞行训练共计65小时,安全起降580架次,圆满完成了这一高难度、高标准的飞行训练任务。
自此,南阳机场完成了第二次转型。随后,南阳机场大力拓展飞行训练业务,积极主动联系各航空公司,飞行训练工作实现全新突破。截至目前,南阳机场已与20余家航企签订了飞行训练协议,从2007年至今累计保障飞行训练50余万架次。
首次人脸识别 聚焦智慧民航
2017年6月28日,南阳机场全面简化登机流程,启用国内首个人脸识别智能化登机系统,为旅客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智能体验,旅客在登机口“刷脸”即可验证登机。
为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南阳机场认真贯彻落实“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建设的各项要求,统筹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完成了候机楼航显系统、人脸识别登机、智慧视频安防监控和自助安检等项目升级改造,大力推广“无纸化”便捷出行,南航旅客实现了100%网上值机。
跻身百万行列 发展再添硕果
2019年10月31日,随着CZ6975乌鲁木齐—南阳航班落地,南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跻身百万级机场行列是南阳机场多年努力的成果,意味着机场的运输生产能力和保障水平实现新跨越,是机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南阳机场努力提升航线开通运营和服务水平,2022年已有12家航企入驻,运营航线28条,通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32个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航空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巩固了南阳市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
30年风雨兼程,30年阔步向前。历史的轨迹连接着未来的方向,南阳机场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实现“建设一流支线机场和一流飞行训练基地”目标大踏步向前,争取在新起点上焕发蓬勃生机。(《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郭瑛 通讯员王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