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将至,1月16日,成都迎来了一场大降温,城市上空零星飘落下几朵小雪花。气温虽低,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整座城市却变得比前几年热闹了不少。每年这个时候,各大媒体都在忙着“新春走基层”。这一天,本报记者也来到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天府机场”)。
在天府机场国内货站的收货点,一辆一辆货车陆续抵达,停车、卸货、交运.....一切忙碌又有序。记者到达货站时,负责货物安全检查的安检员们穿着整齐的制服,系着喜庆的红围巾,脸上洋溢着笑容。记者也见到了今年春运故事的主人公——天府机场安检站货检科班组长张海军。春运开始后的不到10天里,他已经收到了两面锦旗。

“今年的货是不是比去年多呀?”“可不是吗,这时候的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在张海军负责的货运安检通道旁,一箱箱货物经传送带快速通过安检机器,再进入货运仓库。张海军一边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还不是我们这里最忙的时候,晚上你再来看看,那才叫热闹呢,前面这个广场都要被车停满!”
记者跟随张海军来到货检科办公室,墙上,两面崭新的锦旗非常显眼。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张海军先后在双流机场和天府机场的安检站工作了十几年,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安检”。谈到锦旗,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帮了些力所能及的小忙而已。”

1月9日凌晨3点,一名物流公司的员工在交货时突然遇到人脸识别交运卡消磁,造成核验失败。不能刷卡就不能交货,眼看着还有52分钟就要截载,一车车鸡苗、生鲜即将滞留,物流公司的员工心急如焚。无奈之下,他向张海军寻求帮助。理论上,要补办人脸识别交运卡,需要等行政班人员白天上班后才行,但如果等到天亮,大量的鸡苗将会被冻死、易腐变质的生鲜将会被冻坏,这批货物就不能及时交运,物流公司将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得知这一情况后,张海军跟物流公司的员工一样着急,即便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他也尽全力帮忙协调。考虑到该物流公司基础资料手续齐全,在打了数通电话,多次向上级请示后,最终,这批货物按时准点地上了飞机。为了郑重感谢张海军,物流公司送来了一面锦旗。然而没过几天,另一家物流公司又送来了第二面锦旗,这面锦旗背后也发生了一段类似的暖心故事。

说起货运安检,张海军告诉记者,除了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外,最考验他们的还是黑夜和低温。与航站楼内的安检通道不同,货站的安检通道大都在露天环境下,而且最繁忙的时段都是深夜。每逢春运,每一个凌晨,当万家灯火逐渐熄灭,机场货站往往灯火通明。安检员既要全神贯注地保障每一件货物安全过检,又要和低温作战。张海军说:“我们都是民航人,不光要敬畏职责,还要用信念去坚守职责。”正在这时,一阵冷风吹过,记者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这种无处可躲的寒冷,到了深夜会变本加厉地考验着他们,可是张海军却说:“今年冬天虽然冷,但是看着航班越来越多,货物越来越多,大家工作的热情可是很高涨的。”


今年春运以来,民航客运市场复苏态势令人欣喜,前11天(1月7日至1月17日),天府机场共安全起降航班7411架次,保障旅客90余万人次。对于民航人来说,春运意味着更加忙碌,但是看着一件件货物顺利发出,一架架航班安全起降,一位位常年在外奔波的游子与亲人欢聚一堂,天府机场的安检员们都觉得,用真心守护这份平安,值得!(《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通讯员刘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