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首都机场圆满完成2022年度汛期保障工作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10-24 22:43:00
 

今年,首都机场于6月1日入汛,9月15日正式下汛。在防汛过程中,首都机场深入学习领会并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北京市和民航局的各项工作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以“安全零事件、运行零失误、服务零投诉、防汛零疏漏、舆情零负面”为工作目标,立足于防大汛和应对强降雨天气,精心部署、提级防范,认真落实保障要求,扎实开展各项防汛工作,取得了圆满成果。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防汛部署

今年汛期整体呈现出“气象预测难度高、瞬时强对流天气突发、防汛保障难度增大”的特点。据统计,首都机场地区总降雨量为47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特别是午夜瞬时强对流天气频发。其中,最大降雨出现在7月27日凌晨,4小时短时累计降雨量为119.9毫米,达到大暴雨量级。

面对防汛抢险救灾应急的复杂形势,首都机场坚持以底线思维应对极端天气和可能发生的各类次生灾害和运行降效危机,做足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和物资准备。通过加强组织领导,首都机场在责任落实、预案管理、风险管控、现场值守、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和督促施工等多方面开展部署,扎实推进各项防汛工作。

此外,首都机场从汛前准备阶段开始即不断排查安全隐患,夯实防汛保障基础,确保入汛前安全隐患全部清零。在首都机场防汛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首都机场共完成了80个泵房(坑)内276台排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同时还对重点泵站进行了液位仪校准、格栅机更换和启闭机维保等工作,并对辖区内近20万延米的雨水沟渠和管涵进行了全面清淤,对机场外围排水沟渠进行了全面清理。

提级保障 化解复杂防汛难题

今年汛期,首都机场防汛指挥部共发布34次降雨预警,启动11次蓝色汛情和2次黄色汛情保障程序,大雨以上的汛情保障次数为历年之最。

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和要求,首都机场一方面积极增强内外部联动,与北京市防汛办、顺义区防汛办、民航华北局防汛办和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沟通协调,强化首都机场与外部防汛单位的联动机制,参与全市防汛保障、演练等工作的会商和调度;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指挥调度、人员值守、现场抢险等保障工作,严把信息通报时效,以便防汛指挥部掌握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更好开展指挥决策工作。此外,首都机场还强化了雨情分析和预警能力,特别是在应对大雨以上天气过程的保障工作中,首都机场防汛指挥部结合人员、设备保障能力,以及降雨对机场运行的实际影响综合分析,及时、适时地发布预警和升降级汛情保障程序,使防汛工作更加有效。

遇有强降雨天气时,首都机场防汛办公室积极与民航华北气象中心和政府各级气象台了解信息,汛前提早、准确掌握未来天气形势,汛中及时、全面评估降水量和后续天气情况对运行的影响,为首都机场汛情的预警发布和程序升降级提供信息支持。同时,首都机场防汛办公室加强了汛情信息的内、外部通报,每逢整点发布整体汛情,并通报顺义区机场外围排水保障指挥部和朝阳区首都机场街道防汛指挥部,为下一步扁平化指挥,实时响应和部署防汛工作提供依据。

固化提升 总结防汛制度经验

近年来,面对复杂且频繁的极端汛情天气,首都机场不断提升自身应对的能力,认真总结防汛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和模式,持续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防汛手册》进行完善和修订,以制度和流程的方式固化下来,并体现在智慧防汛系统的各项功能模块中,形成可执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型防汛模式。

同时,首都机场以首都机场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雨量计、液位计、流量计等防汛传感器设备的数据采集为数据来源、以视频监控系统、泵站监控系统为实时监控手段,辅助以首都机场气象系统作为参考数据源,通过数据处理、数据巡检、数据分析、实时监控,起到对防汛排涝、应急抢险等工作的辅助决策作用,实现了防汛工作的智慧化转型。

今年汛期,首都机场机场在保证整体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运管委、旅促会、安委会和新宣委四大平台的联动机制,做好了大面积航班延误情况下的航班处置及旅客服务工作,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同时践行了“真情服务”。(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刘志鹏)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