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是一座城市的门户,更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名片。
筑梦、追梦、圆梦,不断做大做强,天空见证了无锡硕放机场直冲云霄的不凡航迹,见证了其一步步成长为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门户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典范。
当前,正值民航推进“十四五”规划和部署的《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关键时期。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抓好四型机场建设的关键主线,深化改扩建工程,加强机场日常运营管理,培育壮大通航市场,积极发展航空货运,完善机场物流体系,全力确保运营安全,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守好城市空中门户,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坚守主业 厚积成势
经受大考验,实现大发展,蓄势大赶超。近年来,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坚守主业,厚积成势,机场运营规模持续扩大,各项生产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机场客货运吞吐量峰值分别达到797.5万人次、16.3万吨,较2012年分别增长146%、95%;连续4年实现盈利,航空性收入较2015年增长118.26%。2021年,机场客货运排名在全国248个运输机场中分列第38名和第22名,客运排名创历史新高,货运量创历史纪录。
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升。疫情发生前,无锡硕放机场累计运营16条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线,2019年进出境旅客超过100万人次。国际航空货运实现跨越式发展,连通欧美的洲际货运航线相继开通,机场高峰期国际货班频次和航线数位居全省第一。
骄人的成绩离不开锚定目标、敢啃“硬骨头”的决心。围绕2025年实现客运吞吐量1500万人次和货运吞吐量30万吨的发展目标,2022年无锡硕放机场发展再提速。今年1月,无锡硕放机场无锡综保区直通货站正式挂牌成立。自此,无锡城市货站再添新引擎。6月1日,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快速脱离道项目)不停航施工全面拉开帷幕。9月16日,无锡硕放机场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召开,民航机场建设专家组及江苏省、无锡市、军方相关单位代表一致同意机场改扩建项目方案,预计年底将全面开工。
梦想成真离不开矢志奋斗、攻坚克难的恒心。为加快推进国际快递业务,机场为DHL快递公司腾出国内货库5000平方米并进行改造,作为跑道东侧专用库投运前的临时国际快件监管库使用;围绕市政府与京东集团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吸引京东入驻,完成京东快件中心项目建设和验收,完成进近管制航管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场航班保障水平和运行能力。
作为无锡市属国有企业,机场集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勇挑重担、彰显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机场集团党委迅速行动,严守疫情防控“空中门户”,保障防疫物资和人员的“空中通道”,畅通返工复工“空中动脉”,先后保障6家国内外航空公司58架次“客改货”包机。2021年6月,无锡硕放机场与美商宏鹰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韩国首尔—无锡—美国安克雷奇—美国芝加哥洲际货运航线航班加密至每周3班。该航线作为当时江苏省内唯一的洲际货物空运出港通道,对提升无锡市乃至整个江苏省现代物流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年6月,一架圆通航空波音757全货机稳稳地降落在无锡硕放机场。数小时后,满载着“无锡制造”的“金翅大鹏”腾空而起,飞往日本大阪。这条无锡—大阪全货机定期航线将辐射整个无锡地区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为周边企业复工达产提供强有力的航空动力。截至9月28日,机场已保障国际全货机航班240架次,进口875.7吨,出口10015.4吨,合计10891.1吨。
系统破题 树立标杆
近年来,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破除资源保障瓶颈,直面问题、聚力攻坚,使机场运行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机场二期航站楼全面投产运行,机场飞行区等级由4D提升为4E;新建8个停机位,老航站楼完成改造,国际(地区)旅客出入境流程得到优化,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实现升级;航空口岸功能不断完善,获批准进口食用水生动物、进口冰鲜水产品和进口药品口岸资质;推进管制方式改革,启用进近管制席,实施雷达管制;配合做好地铁3号线机场站开通工作,加速实现“空铁联运、无缝衔接”的美好愿景。
针对省内和周边地区多发本土聚集性疫情以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新特性,通过流程再造,机场集团健全了旅客查验、抗原采样、核酸检测、交接转运等工作程序,将18家驻场单位、92家协议单位的4600余名员工纳入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其还顶住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完成了光刻胶机坪储存场地建设。与此同时,无锡硕放机场通过将国际客运航班时刻置换给国内客运航班,提高机场存量时刻资源的价值,新开无锡—北海航线,恢复无锡至桂林、九寨沟等国内旅游城市客运航线,加密至广州、成都、西安、沈阳、三亚、乌鲁木齐等城市航线航班,加大国内公商务和旅游航线开辟力度。截至目前,无锡硕放机场通往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已全面恢复。
立足空港强基础,创新理念保平安。机场集团多点发力、纵深推进,进一步夯实安全根基。启用RNP-AR导航程序,消除复飞安全隐患,精确引导飞机着陆;研发苍擒无人机侦测防御系统,防范“黑飞”风险;建立机坪全景系统,实现机坪整体可视化管理;建设机坪防入侵系统,筑牢声、光、振动“三位一体”联动报警的物联网围界;建立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无人机联动处置机制,完善机场无人机防范信息预警、查处流程;连续3年获得民航系统“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顺利通过民航华东地区安全考核……近几年,无锡硕放机场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安全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
科技赋能 智慧先行
在“物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根据《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坚持科技赋能以及数字化转型,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开启了智慧机场建设新篇章。
2017年,无锡硕放机场启动“新一代智慧出行”专项建设工作。借助生物识别、大数据、二维码等先进技术,机场打通了旅客出行流程中的值机、安检、登机环节,实现了国内航班全流程无纸化操作。二代身份证“一证通关”模式不仅能精准识别旅客,保障民航运行安全,还省去了纸质登机牌的打印过程,使出行更加绿色环保。2018年,机场集团自主研发的新型智慧航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如今,智慧航显2.0也已在国内候机楼投入运行,一系列人性化的辅助信息模块简明易懂。“人脸识别+二维码”的识别模式让旅客查询更方便、指引更智能、咨询更便捷,“全自助、零接触”的操作模式更大幅提高了机场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快速响应服务需求,跨边界业务高效协同。机场一直朝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的方向转型,加强顶层设计,力争成为全国中小机场中的智慧标杆。2020年,无锡硕放机场停车场升级改造工程竣工。机场集团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业务弹性,建成了全国首个使用云服务的机场停车系统,新增AI车牌识别、无感支付、云服务器处理等功能,实现了“无人、无感”快进快出。机场的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建设同样走在了全国同规模机场前列。基于RFID射频技术,无锡硕放机场利用装有RFID芯片的特殊行李条,在值机、安检、分拣、装车、装机五个环节采集行李流数据,大幅降低了行李少运、错运概率,提升了旅客行李托运体验。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服务质量。2019年,机场实现3家运营商5G全覆盖,成为江苏省内首个实现5G室内分布技术覆盖的国际机场。坚实的网络基础为5G场景应用提供了更好的赛道。2021年,无锡硕放机场携大批智慧化成果在2021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亮相。“物联网+数字平台”的设计,向广大参会观众展现了“智联万物,数领未来”的民航前景,探索了智慧机场生产运行智慧化、数字化协同管理新道路。
窥一隅而知一城。对乘坐飞机抵达无锡硕放机场的旅客而言,这里不只是旅途中的暂留地,更承载着他们对无锡的第一印象。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优等生”,无锡硕放机场不断擦亮最美机场名片。今年上半年,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0%,ACI测评提升至4.57分,一线服务意识明显增强。6月29日,机场在2021年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中获得200万~1000万量级“服务质量优秀机场”荣誉称号。
聚力发展,未来可期。下一阶段,无锡硕放机场将统筹部署、精心组织,坚持以“项目早启动、手续提速度、扭住项目干”为目标,全力以赴推进机场改扩建工程,扎实做好新航站楼、交通换乘中心、跑道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跑道东侧货运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发展蓄势赋能。(《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张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