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指挥中心,南方航空CZ3183航班,预计落地时间13:29,停机位218。”
初秋的阳光洒在一架停靠在218机位的A320客机上,与阳光一样耀眼的,是执行“手指口述”工作法,围绕航空器作业的各单位保障人员。
“轮架正常”,廊桥操作员手指向廊桥轮架,确认轮架停泊于圈内;
“靠接距离安全”,货运员手指向传动带车靠接位置,确认传送带处于安全距离;
“确认!”航空器加油车驾驶员手指飞机油箱盖联锁点,确认飞机油箱盖已盖好;
“确认,确认!”,机务员进行绕机检查,确认转弯销等关键部位的安全状况……
标准严格的规范、整齐一致的手势、干净利落的动作,成为了机坪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一道从源头守牢安全关口的坚实防线。

机务员使用“手指口述”工作法确认后登机门关闭、清污水勤务盖板关闭且锁扣正常。

廊桥操作员使用“手指口述”工作法确认轮架停泊于圈内。
从机务分公司“指言检视法”实践,到系统梳理升华为“一想二看三到四确认”的“手指口述”工作法;
从规范员工工作行为,到健全完善机位安全区各岗位职责界面、管理规范、作业程序和设施设备操作标准,梳理明确关键环节安全风险、操作要领、应急措施;
从石家庄机场应用,到秦皇岛、张家口、承德三个支线机场,再到各驻场单位推广普及。
小举措实现了大提升,小方法保障了大安全。
符合自身实际的“手指口述”工作法在河北机场集团所辖机场深入推广,将管人、管事、管组织、管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作业现场管理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运行全过程、全链条,全面压实机位安全区各单位的主体责任、区域管理的监管责任、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引导员工按章指挥、按规操作、按纪律执行。有效防控了运行风险,进一步提升安全绩效水平。
小方法形成大理念
“使用‘手指口述’工作法以后,每次结束保障任务我心里都很‘踏实’。”机务员李宏宇说,“以前保障完飞机,心里偶尔会‘打鼓’,现在我很自信,绝对不会遗漏。”
作为“手指口述”工作法的首个试点部门,河北机场集团机务分公司首先感受到了“小工作法”带来的大提升。机务员接送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无后果违章事件的发生次数也明显减少。“手指口述”工作法推行近一年来,机务分公司没有发生过责任原因导致的航空器地面剐蹭事件,没有发生过确认错机型导致飞机停错线的事件。
机坪运行点多面广,涉及单位众多,保障环节错综复杂、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各单位虽然针对安全作业有一些经验梳理,如“指言检视”“可视化操作”等,但内容分散,标准不统一。河北机场集团将提升机坪规范化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推进专班,2021年11月,以机务分公司为试点,在机务员、特种车辆驾驶员等岗位全面推进“手指口述”工作法。2022年6月,河北机场集团将机务分公司成果固化,引导各机坪作业岗位制定各自“手指口述”作业规范。
在全面推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河北机场集团再次对“手指口述”工作法进行梳理,进一步丰富内涵。以机位安全区为核心,围绕保障作为全过程,明确了“区域作业一体化、作业程序规范化、风险管控精准化”的工作原则,提炼了“手指口述”工作法核心理念,即“一想、二看、三到、四确认”。“想”是基础、“看”是前提、“到”是核心、“确认”是关键,确保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心中有责,眼中有规,作业有序,行为有矩,形成风险识别、措施管控和结果确认的管理闭环。
——“一想”即作业前,对照岗位规范卡想岗位职责、想作业程序、想运行风险点、想应急情况处置;作业中,集中注意力,想作业细节、想操作标准、想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作业后,回想作业过程,回想操作情况,全面复盘总结。要想得周密,切实做到职责清晰、责任明确、预案有备。
——“二看”即看作业环境,观察天气状况是否异常,机型机位特点、航空器外观是否变化,操作工具是否到位;看工作状态,看作业现场人员的精神状态,看航空器、车辆等设施设备的适用状态。要看得清楚,切实做到精准识变、及时应变、对标思变。
——“三到”即指到、述到、做到,指得规范统一、述得准确简练、做得标准到位。要到得精准,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技术标准执行,做到动作规范、表述准确、执行到位。
——“四确认”即确认重点环节,确认靠接前、靠接后、保障中和撤离时操作要领是否到位,保障后人员、设备、物料是否归位;确认重点风险,即确认作业前风险是否精准识别,作业中风险是否有效管控;确认重点动作,即确认操作动作是否规范、统一;确认重点措施,即确认重点措施执行是否到位,应急防范措施是否及时有效。


“9个字的核心理念,在提炼的过程中是‘七上八下’。”质量安全部郑杨回顾。在前期推广的基础上,河北机场集团总经理张玉志、副总经理李宏伟带领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在深入基层、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召开7次研讨会进行头脑风暴、总结提炼。“提炼形成文字后,我们又再次面向基层保障单位,通过交流座谈、现场调研、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共征集意见8轮。最终工作法的具体内容修改了12稿。”
每一次研讨修改都是思路的再聚焦,每一次的意见征集都是实际的再贴近,“手指口述”工作法理念提炼和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了上下同欲,上下一心。
小举措形成大系统
人是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
“手指口述”工作法推行的初衷,就是为进一步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提供了可视化、可量化的载体,使“人”在机坪运行管理中的主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升运行安全。
通过执行标准、规范的流程和动作,不仅可以一一对风险进行确认,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一系列行动,将外在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内在的习惯性动作,促进了员工按章操作的良好职业习惯和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的养成,实现了行为和意志的一致性,进一步培养了安全“自觉文化”。
随着推广的深入,理念的提升,从“手指口述”工作法的内涵不断的丰富,实现了从管人到管程序,从管程序到建体系的提升。
“如果说规章与行业标准等相关制度确定了‘应该做’的总体要求,我们则希望通过“手指口述”工作法完成‘如何做’的具体落实。”郑杨说。
以机务员接机前机坪适用性检查为例,相关规章制度中只提到要进行检查,但是如何检查,检查范围是多少,都没有明确规定。在“手指口述”工作法推行中,机务分公司重新梳理修订了标准化作业手册,对检查路线和检查范围进行量化规定:从停机线开始至机位行车道,左右各检查10米范围,实现了机位全覆盖。
同机务分公司一样,石家庄机场各保障单位及服务商共对涉及飞机保障全流程的18个操作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了风险点、增加了安全提示等注意事项,并在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加入“手指口述法”。此外,还将设施设备的摆放、与机组对话的规范、航班等待期间的仪容仪态与纪律规范等相关细节要求也纳入其中,实现了从管人到管程序的提升。
安全管理工作无止境
通过“手指口述”工作法实现作业程序的标准化后,河北机场集团注重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手指口述”工作法内涵,从作业前到作业后,从人到环境、设施,实现作业现场管理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运行全过程、全链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机位安全区各岗位职责界面、管理规范、作业程序和设施设备操作标准。为确保效果,河北机场集团制作了岗位规范卡、监督检查卡、证件计分卡,进一步完善了培训、监督、激励机制,真正实现了从管程序到建体系的提升。
“岗位规范卡包含27个操作岗位,规范卡正面提示作业风险,背面提示岗位核心要领。可以帮助员工作业前培训熟悉,作业中自我提醒,作业后巩固提高。监督检查单卡根据航空器保障作业18个程序制定,对照监督检查单卡,通过现场“走动式”检查和后台视频监察相结合,实现作业现场全程监督。证件计分卡则是对执行‘手指口述’工作法不到位、动作不规范的员工进行扣分,直至取消作业权限。”飞行区管理部副总经理王增欣介绍。
“手指口述”工作法深入实施,切实规范员工行为,提升操作技能,保证作业环境安全,强化机位安全区多作业主体的协同配合,及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避免“错忘漏”,杜绝发生不安全事件,杜绝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
小经验促进大安全
“一开始只有我们做动作的时候,我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大家都进行姿势统一的‘手指口述’,不仅不会不好意思,还暗暗较劲,看谁做的好。”李宏宇说。
“大家使用统一的指挥动作,不仅本岗位指挥人员和车辆驾驶员沟通更高效了,而且其他岗位工作人员都能准确理解指挥动作,航班保障整体协作更顺畅了。”王增欣表示。


机位安全区作业人员示意图
“手指口述”工作法不仅是一次从点到面的工作推进,也是一次从内到外的经验推广。
9月1日,“手指口述”工作法在各支线机场全面推行。支线机场主动对接,积极推进。秦皇岛机场在对接标准化作业手册过程中,发现标准化操作程序内容存在缺陷,立即对原有程序进行优化;张家口机场邀请空军场站对作业人员进行指挥动作、作业站姿等基础规范动作培训;承德机场采用值班领导“班班盯”的方式进行检查指导,促进了工作法的快速落地。
内部应用成效显著的同时,河北机场集团充分发挥石家庄机场机坪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向驻场单位推广“手指口述”工作法。
通过工作法的经验推广,进一步健全超越组织边界管理的协同机制,推动机位安全区内多作业主体在作业过程中应用统一的标准,压实各作业单位直接责任、飞行区管理部区域监管责任,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实现作业现场多作业主体各司其职,多工种衔接配合,相互监督,全力打造了机场安全命运共同体。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为防范错忘漏、控制航空器剐蹭事件发生而形成的举措,通过不断提炼完善,深入推广,最终实现系统提升,确保了机场的大安全。
河北机场集团在“手指口述”工作法理念提炼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了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安全责任、安全培训、安全风险、安全作风、安全绩效、安全机制”6个核心关键,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八抓四盯”安全管理思路,是河北机场集团从小处着眼、从源头着手,在基层、基础、基本功下真功、求实效的体现,也是机场集团安全管理体系落地的最佳实践。(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