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晓娜 报道:初夏如期而至,金达莱花开遍林间山野好似朵朵红云,延边大地再次敞开怀抱,笑迎中外旅客如约而来。5月10日,由南方航空执飞的延吉-大连-武汉CZ8750航班搭载着168名乘客从延吉机场起飞,飞往大连、武汉。标志着延边航空口岸在经历了58天的社会管控后迎来了首架国内航班,延吉机场2022夏秋季航班计划正式开启。随着延吉机场国内航班航线的有序恢复,延边与外界连接的空中通道将逐步打开。5月10日,延吉机场计划完成航班4架次,执行延吉-大连-武汉、延吉-青岛航线,预计保障旅客644人次。
“1个思想,2组队伍,3张网络,7场演练,全员作战!”为了尽早恢复航班航线,延吉机场坚决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和上级防疫要求,始终以“静态不静止,待飞不停飞”的思想认识。全体延边民航人心怀“国之大者”,连续奋战、昼夜坚守,织密安全网、防控网、运行网,畅通服务线、关爱线、供给线,抵御多方风险、承受各种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在动静之间确保疫情防控管控到位、人员安排合理合规、设备设施运转正常、场区治安平稳有序,机场始终处于适航状态,努力扛起延边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

细之又细,压紧安全基石
全市静态管控仿佛让时间都慢了下来,但在距离市中心5公里以外的延吉机场却始终保持着高效运转。全体员工与时间赛跑,紧抓静态管控的蛰伏期,全面加强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为尽快复航复运压紧安全的基石。“班组视频天天见”是各班组每日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机场值守员工与居家办公员工采取线上模式开展岗位培训、安全教育、防疫考核,确保员工业务不生疏、能力不下降。按照“两检测、两巡视、六排查”保障标准,机场公司每日对航空器的特种车辆及运行保障关键设备进行启动检测,对候机楼外包商铺、电信基站等区域进行消防巡检。定期对人员思想、培训教育、设备设施、运行系统、规章规范、应急预案6个方面开展专项排查,确保稳定性和适用性。机场公司结合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制定了《延吉机场静态管控时期设施失火处置预案》,开展《非法劫持飞行中的航空器应急处置预案》培训和航空器空中故障应急拉动测试以及特种车辆突发故障、值机离港系统故障、危险品运输等应急处置桌面演练、复航前航班全流程实战模拟演练、军民航消防灭火作战单项实战演练、职工宿舍消防疏散桌面演练,全面提升员工应急响应及特情处置能力。与此同时,机场公司每日加强机场跑道的道面巡视,组织值守人员开展了机坪FOD大排查,联合机场公安分局、空军在机场周边区域开展净空保护宣传。圆满完成了本场跑道盲降设备、助航灯光飞行校验工作。

决胜动静,坚守防疫底线
精准防控、科学防控、高效防控是航班复航的前提和基础。静态管控期间,机场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争分夺秒,时刻紧跟疫情最新进展和上级、地方的最新防疫要求,连夜部署防疫工作,做到及早部署、精准分析、动态施策。各保障部门采取人员AB班制,员工们每日9:00准时通过云端传达学习最新防疫要求,开展岗位工作交接。机场公司以“静态管控解除慢半拍,复航准备落实快半拍”为遵循,拧紧防疫的“螺丝帽”,打出系列“组合拳”。在航班保障上,严格区分“环内”“环外”人员类别,制定岗位风险网格图,明确高、低风险岗位,分级防护标准。按“六定”工作要求,确定好国内进港航班保障人员休息场所。根据每个脱消点的服务区域和功能实施“一点一策”,分别制定人员、路线和脱消要求。卫生所通过监控系统实时对员工防护用品脱消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明确防疫垃圾清运路线,重点管控垃圾管理处置,对国际航班保障期间产生的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划定国际航班保障专属区域,制定国际进港航班保障人员编组,对参与国际进港航班保障的一线人员实行全闭环管控。下发《延吉机场分公司关于进场人员准入标准的通知》,严格区分机场公司员工、合约商、外包商、供应商、各航司、临时性外来人员的准入要求。有效避免了国内进港与国内出港保障人员交叉接触,国内进港保障人员与非保障人员接触,场内人员与场外人员的疫情传播风险。

创新方法,践行真情服务
“延吉机场国内航班什么时候复航?”这个问题成为了抗击疫情防控期间延边州内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下,机场服务热线电话一直处在忙碌之中,平均每天接听200多个电话,最多时达400个,每一通电话都表达了旅客们的迫切需求,同时更传递着机场一线服务人员贴心的解答和耐心的安抚。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接听到旅客的诉求,员工们将问询电话转接到个人手机上,进行24小时“随时听”。
为能最有效地安抚旅客们焦急的情绪,解答旅客们的疑问,问讯处的员工们时刻关注地方疫情防控政策以及航空公司航班动态,充分借鉴机场公司组织的《疫情期间心理培训课程》,从旅客心理建设角度出发,提升话术服务技巧。复航前期,问讯、值机、候机等岗位相继开展了服务情景模拟演练,各岗位员工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不断打磨和提升服务技巧,为航班复航和夏秋季航班服务保障工作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机场公司深入研判疫情防控态势和航空市场形势,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航空公司,在确保延边州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加快推动航班恢复,以满足广大旅客对航空出行的需求。

众志成城,彰显民航担当
“妈妈,往返上班可能会增加疫情传播风险,这段时间我不回家了,单位休息室防疫要求很严格,定期做核酸检测,吃住照顾得很周全,中午单位给包饺子了,早餐变着花样吃,包子、饼都有,比在家吃得好,放心吧。”这是助航灯光分队员工孟广新与母亲的一段视频通话,为了打消母亲的牵挂,他绘声绘色地向母亲展示着单位食堂的餐食。
疫情来势汹汹,机场积极应对。公司党委立即下发《关于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号召全体员工坚决贯彻落实防疫政策,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为杜绝将社区疫情带到机场,机场公司采取员工AB班轮岗制。公司领导、三级部门值班人员、各运行保障人员均实行上一周休一周的值守模式。广大员工积极响应,他们安顿好居家静默的家人们后,毅然决然地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有很多像孟广新一样两地通勤的员工,考虑往返上下班可能增加疫情传播风险,主动请缨暂时不回家,承担起部门值守的任务。他们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既当岗位值守员、运行维护员,又是部门防疫消杀员、防控监测员,更是后勤保障员。他们身兼数职、默默坚守、一丝不苟地看护好机场这个大家庭。机场公司时刻关心着员工们的心理动态和生活需求。党员干部与机场值守员工、航班保障隔离员工、居家隔离员工一对一地谈心谈话,了解员工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大家互相加油鼓劲,共同盼望着复航这一天的到来。
终于,在金达莱花热情绽放的时节,迎来了首架复航航班。一架架银鹰掠过朵朵烂漫山花直冲天际,为延边大地架起一道道空中桥梁。在修整了58天后,延吉机场强势重启。从此,天涯又变咫尺,险峻再变通途。还在等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