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总体呈现出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等特点,柳州机场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积极响应“从严从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牢牢守住柳州疫情防控空中大门。
压实责任 健全防控体系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思想上高度清醒与重视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的第一步。柳州机场迅速反应,及时部署,周密安排,时刻保持疫情防控应急应战状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不脱岗、不脱人,电话24小时畅通。调整机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调整7个专项工作组,细化各专项工作组职责,将健康监测、清洁消杀、物资配备、特情处置、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督查督办等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直接负责人,细化到机场管理和航班保障各个环节,确保事事有人管、环环有人抓。建立了“公司检查、部门巡查、督查组督查”的三级检查机制,强化日常管理,内容涵盖每日防疫工作情况、每日各部门健康监测情况、监督一线防疫工作、规范防护装备穿脱流程等,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机制,确保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
科学研判 优化保障流程
针对当前国内疫情多发、高发的复杂严峻形势,全面提升了保洁、搬运、装卸、出入口查验、服务引导等各关键岗位的防护标准,切实保障员工健康安全。将保洁、搬运、装卸等一线活动范围广泛的人员作为重点管控人员强化管理,建立了上述人员手机号、家庭住址、岗位等信息名册,个人防护按照高风险岗位人员标准执行,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中高风险地区、异地入境返柳等重点旅客进行严格管控,合理、科学分配机位,优化转运保障流程,由专人引导点对点与地方转运专班交接,防止需集中隔离的旅客自行离开机场,形成闭环管理。与柳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柳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稳定的信息通报和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转运信息共享群,及时通报转运人员情况,跟踪联系各县区转运车辆到位时间,尽最大努力缩短涉疫人员在机场停留时间。
精准管控 加大查检力度
柳州机场强化重点场所防控,严把进出航站楼“体温监测”“健康码核验”“身份查验”关,对所有进入航站楼人员严格落实测体温、戴口罩、验码三个100%措施,做好健康码自助闸机日常维护,确保旅客高效通行。严格落实来柳人员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工作,与航空公司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日发布疫情信息,协调航空公司进行前端查控,安排地勤、安检人员对所有入(返)柳旅客进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双复核”查验,协调属地政府设置机场核酸采样点,引导无核酸阴性证明的旅客及时接受采样。
联防联控 “地毯式”全面消杀
为向旅客提供更加安全、卫生的候机环境,在做好日常航站楼公共区域通风和每日4次消毒的同时,再针对电梯、卫生间等使用频繁设备场所每2小时消杀一次,对公共门把手、座椅、电梯按键、值机柜台、安检通道、自助值机等旅客密切接触的设备增加消毒擦拭频次。在每次航班到达后,对廊桥、行李转盘及国内到达区域执行“一航班一消毒”,始终坚持最高标准,守好安全防线。为降低病毒交叉传播风险,在登机口、卫生间、母婴室、等候区等人员密集区域与旅客高频接触点位增设手消装置。严格落实防疫废弃物闭环管理,设置了医疗废弃物丢弃桶,区别于生活垃圾常规处理,与柳州市专业第三方机构做好防疫废弃物转运点对点交接,确保防疫废弃物形成全链条闭环处置。
加强宣传 科学引导防范
强化“人人懂防护、人人有防护”理念,加强防疫宣传宣教,利用微信群、广告屏、班前会等做好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引导,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增强一线人员的防护能力和处置水平。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常态化组织疫情防控培训。加强员工岗前教育,坚持员工岗前测温制度、岗前防护警示教育和上岗前防护用品穿戴检查,引导员工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候机楼公共区域设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宣传点,在醒目区域设置旅客健康提示牌,对乘机旅客进行必要告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地服人员时刻提醒旅客注意“公共场所请佩戴口罩”、“一米黄线”安全社交距离及登机前做好手部清洁消毒,确保旅客出行无忧。为了方便旅客出行,不定期在机场公众号对外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提醒旅客及时关注目的地城市疫情防控政策以免影响行程。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从严冬到盛夏,柳州机场人慎终如始、无私奉献、执着坚守,用实际行动战斗在最前沿,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完善的制度,及时准确应对当前形势,为守护旅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着自己的“硬核”力量。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罗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