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机场疫情防控焦灼的关键阶段,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系紧安全运行的责任链条,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有的只是那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对民航、城市及工作的热爱,让我们走进他们,感受朴实无华背后的坚守……
是女儿、妻子、母亲,也是民航最美逆行者
4月6日是地服分公司客运科经理、党支部书记马志妹在机场原地值守的第28天,作为客运科的带头人,自3月9日凌晨开始,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和异常忙碌的状态。如何在疫情形势迅速变化的时期,带领科室150余人(含实习生)守住疫情防控阵地,做好航班保障和旅客服务工作,是她和党支部委员们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的事情。
3月初,紧张忙碌的2022年春运刚刚结束,地服分公司上下正在积极筹划推进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此时其他地区的疫情散发形势引起了马志妹的注意。她立即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分析当前形势、传达上级精神,提出加强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在强化员工工余管控和轨迹排查的同时,马志妹总是在视频会议上反复强调在岗和居家员工的管控,在岗位巡视中细致查看员工个人防护用具穿戴情况,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要担起这份责任,150多名员工啊,我们经常像婆婆妈妈一样的碎碎念,就是为了一个都不能少!”
3月11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各单位值守人员进行“无接触式”换岗,马志妹带上自己喜欢的长条酥,当仁不让地冲锋到了机场值守的第一线。机场的进出港旅客不多,她就带领着同事们逐个给旅客解决问题,帮忙改签机票、联系核酸检测、协调进城车辆,给较长时间在机场等待的旅客提供盒饭,手机里加进了不少旅客的微信。她的脸上被N95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痕迹,但心里却始终感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温暖。
3月14日,天空中漫天飞雪,马志妹和同事们迎来了援吉医疗队的包机。她们制作了欢迎标语,并用语言、行动代表吉林人民第一时间对驰援的医护人员送上欢迎与感谢!“感谢你们的支援!吉林人民感谢您!”伴随着“大白”深深的鞠躬致谢,马志妹和在场的同事们都已经热泪盈眶,几次想拿出手机拍摄都因护目镜浸满泪水而中断。当晚,地服分公司员工拍摄的现场照片在各大新闻媒体占据头版位置,马志妹的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春人,她对这座城市、这里的人爱得深沉。随后的几天,她每天都和同事们迎接援吉医疗队的到来,内心充盈的感动和感激,她相信有伟大祖国的保护,有医护人员的奉献,长春一定还是她心中那个灯火璀璨充满人情味的长春!
随着值守时间的延续,马志妹的内心也有了一丝自责,一家三代5口人相对隔离在四个地点。八十岁的老母亲一个人独自居住在管控的小区里,每天独自一人去做核酸检测,她每天都要反复嘱咐着慢慢走路别滑倒,嘱咐着做核酸时注意个人防护,嘱咐着日常三餐和按时吃药;远在上海上大学的女儿也遇到疫情反弹情况,封校、封寝、转移,好在女儿一切平安且坚强懂事……
在岗位坚守的第28天,马志妹早早起来布置着科室的各项工作,叮嘱着和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实习生做好环境卫生和宿舍消毒。走在从宿舍到单位的路上,她用双眼搜寻春天的踪迹。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她要和同事们一道担起肩上的责任,牢牢守住机场一线的防控阵地,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美好春天!
毅然返岗 一人坚守 一战到底
“媳妇,我得去单位了。”
“怎么了?单位有事?”
“没有,咱小区群通知要封闭小区了,封在小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去,单位航站楼维修的工作可不能耽误。我走了,你照顾好孩子和爸妈!”
3月6日,正当长春机场附近屯镇封闭的时候,航站楼管理部唯一的一名物业维修员岳振君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随着疫情的升级,3月11日集团公司组织了一次员工交接换岗,但他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留在机场。
除了日常的维修保障,身处航站楼抗疫一线的岳振君还化身为“万能工”,承担起了换季保养、消防安全排查及更换玻璃幕等工作,手中的工具箱就是他抗疫的“武器”。在此期间,他一人完成了拆卸保温门帘30余个、调试登机桥门及地弹簧20个、维修卫生间隔断门门锁25个,门折页32个,近期他又趁航班减量的窗口期开始对航站楼内的座椅进行全面检修。虽然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对于航站楼的安全运行保障而言又是极其重要的大事。
当有机会换岗时,领导让他回家休息,他说“不用,家里没啥大事,单位就我一名维修员,我还是在这继续值班吧,楼里啥坏了我还能修修”。朴实的话语,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却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心。
时至今日,岳振君已在岗位坚守一个月的时间,提及家庭,岳振君的心里有点酸楚,家中的父母妻儿仍是他的牵挂,家中的重担全部担在了妻子的肩上。每每视频通话,他总是微笑着说“放心,我在单位一切都好,我们彼此照顾好自己便是最大的安心。”疫情在前,他只好把对家人的想念、愧疚深藏心底。
做好战疫后方的“炊事班长”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值守在机场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勇担重任,用责任和担当力保机场安全运行,为吉林省疫情防控贡献着民航力量……但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身居“幕后”,也竭尽所能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为的就是践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的党员承诺!
特殊时期,要确保实现员工用餐安全这个目标,各项措施必须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这是郑建文着一个月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吉林省疫情爆发以来,以郑建文为代表的食堂后勤保障人员,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保障广大职工的用餐安全,构筑抵御疫情的“防护墙”。
长春机场辖区内2个职工食堂,如何保证疫情期间在场坚守的1081名员工能吃上饭,吃的安全,成为郑建文坚守着一个月来最“较真”、最“牵挂”的事。为了确保食堂绝对安全,郑建文对照集团公司防疫工作手册,制定了一系列食堂员工防疫措施,对员工防护标准、消毒通风、排队间距等10个方面工作进行了提级管控,并严格做好食堂员工队伍管理,要求每名员工都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要清晰责任、明确任务、严肃对待、毫不松懈,直至疫情警报解除的那一天。
受疫情影响,长春市米面粮油、蔬菜等各种物资一度出现紧张短缺的情况。为了让在机场的1000余名员工“吃的上饭”、“吃的可口”,郑建文一方面积极协调供应商采购物资,调整部分库存,科学合理的使用食材,克服物资供应紧缺的困难;另一方面,在配餐公司领导的协调支持下,紧急从河北邯郸采购2吨蔬菜、水果,当物资到达机场的第一刻,他不顾腿部旧疾复发,带头卸车、搬运蔬菜,手冻裂了抹上凡士林,戴上手套继续干。在确保物资充裕的基础上,为了让员工提升抵抗力,他带领厨师团队,科学调配菜谱,提升了菜品品质,确保大家“吃得好、吃得有营养”。连日来,职工食堂为1000多名在机场坚守员工按时供应安全、健康、可口的餐食。郑建文说,“看到大家能吃饱、吃好,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白付出,特别开心”。
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他带头下厨房炒菜、带头改刀切菜,组织送餐保障,在食堂的各个角落,总会看见他穿梭而忙碌的身影,事无巨细的做好餐食保障各方面工作。在他的带动下,食堂员工们早上5时起床,一干就干到晚上6时30分,没有抱怨,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所有人用奉献、用拼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此外,他还利用现存物资,为坚守机场过生日的员工制作了生日蛋糕,得到了大家纷纷点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对于“炊事班长”郑建文来说,食堂就是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抗“疫”战场,他将一位共产党员和退伍老兵的初心使命,写在了自己热爱的事业里,为守护吉林省疫情防控的“空中门户”,共克时艰、战胜疫情贡献出一份应尽力量。
责任推动使命,使命化作行动
从来就没有什么盖世英雄,
有的只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和负重前行。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疫”中
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
披星戴月,迎风前行。
用初心与担当,彰显了民航人的敬业与精神
感谢每一名在岗人员的付出与坚守,
也感谢每一位吉林机场人的遵守与坚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让我们共同等待花开疫散的那一刻!(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吴涛、郝艺婧、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