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迎难而上 活力依旧:回顾2021年中国机场三大亮点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2-01-10 17:24:00

交通顺则百业兴。民航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和引领着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发展水平被视为大国崛起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如果想了解民航业的发展情况,那么看得见、摸得着的各地机场,则是其缩影。

目前,我国有248座民用机场,星罗棋布地散布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新冠疫情对民航业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从2020年初持续到了2021年,间歇性地影响着部分地区机场的发展,但国内航空运输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新机场诞生民航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作为民航大国,2021年我国新建机场数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枢纽机场建设成果显著。

2021年6月27日11时24分~11时42分,川航、国航、东航3架客机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跑道起飞,飞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标志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投运。至此,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后,我国内地第三座拥有两个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

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投运后,将与双流国际机场实行“两场一体”运营。在投运日至2021年10月30日的第一航季内,国航、川航、东航、成都航空、祥鹏航空、厦门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共8家航空公司在天府国际机场运行。待第四航季(2022年10月30日~2023年3月25日)全部转场完成后,天府国际机场日均航班量将达到1138架次。届时,天府国际机场将拥有完善的国内干支航线网络布局,建成高效衔接的枢纽中转网络,国际航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大,航班密度显著增加,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机场地位进一步突显。

去年8月12日9时,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出发大厅,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向青岛机场集团颁发了4F级机场使用许可证,标志着胶东机场正式开航投运。与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天府机场等新机场建成投运模式不同,胶东机场采用“整体迁建、一夜转场”模式组织实施。与此前实施过一夜转场的广州、昆明等地机场相比,胶东机场面临的转场环境更为复杂,搬迁距离更长,自动化程度更高,运营模式变化更大,是一项需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的工程,是近年来民航机场转场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转场模式。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两座机场的建设,全面贯彻了四型机场理念,充分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实现了安全运行保障有力、生产管理精细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环境生态绿色和谐。

智慧机场建设时刻刷新旅客乘机体验

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如果一位旅客长期没有乘机出行,那么当他再次踏入机场时,一定会发现曾经熟悉的乘机流程已今非昔比。从手机App购票开始,旅客就可以接收到实时变更的航班信息和机场位置信息;曾经需要在值机柜台排队办理的乘机手续,现在通过手机App就能实现自选座位;值机区域一字排开的自助设备,在办理值机手续的同时,甚至还能自助办理行李托运;RFID(无线射频识别跟踪技术)等新技术,实现了行李从交运、安检、分拨、装卸、中转到提取的全流程跟踪,旅客能够方便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及时获取行李信息;安检人脸识别系统既缩短了过检时间,又提高了通行效率;机场停车场自助缴费系统,根治了长时间排队、没带零钱等顽症;具备空位查找的智能卫生间系统,引领了错峰并精准如厕的新时尚。

此外,现在全国40座旅客吞吐量千万级的大型机场都开通了旅客“易安检”服务。这样的服务,以便捷旅客、运行安全和提高效率为导向,机场通过智能化技术与服务的布局,实现高效率运营,通过部署智能技术和改善流程,为旅客提供创新性服务,带来无缝的出行体验。在“易安检”服务的支撑下,旅客能享受到“预约出行+高效安检”的服务,不仅能体验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安检模式,还能切身感受到智慧机场建设给安检流程带来的查验准、干预少、流程简、速度快、体验新的乘机体验。据了解,“易安检”服务在理想状态下可提高30%安检通行效率,旅客过检时间可缩短一半。

在成都天府机场,智能安检系统让许多旅客感受到了曾经在国外机场才有的“高科技”。这套智能系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让旅客只需要“站在那里几秒钟”,就能完成以前需要配合安检人员进行的人身检查。而远程开包服务更是直接运用智慧手段,提高了旅客出行的舒适度和效率。当旅客的托运行李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出现需要开包检查的情况时,旅客可以通过远程开包系统终端进行电子签名授权开包,或者直接与安检人员视频语音沟通,远程监督安检人员完成行李开包作业。这样的系统既保护了旅客的权益,节省了旅客的时间,又避免旅客因为往返开包延误登机甚至错过航班。

疫情下坚守防线多维度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2021年依旧是被新冠疫情笼罩的一年。相比2020年,虽然全国人民都有了跟疫情作战的些许经验,但2021年的疫情复杂多变,年内多座机场出现病例,给民航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去年7月20日,南京遭到疫情突袭,此后扩散至多个城市,包括成都。疫情发生后,刚“满月”的成都天府机场迅速响应,立即限制全员流动,组织多轮核酸检测,并对全场重点区域进行环境采样。与此同时,机场运行也按下了“暂缓键”,每日航班量从200多架次减至10多架次。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成都天府机场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每日重点区域预防性消毒、航空器消杀、环境消杀等防控措施;按专班要求及时启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港航班应急保障预案,协助开展涉疫航班旅客流调排查;配合协同机场建设指挥部加快国际入境旅客联合排查区等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开展全员防疫知识培训,并建立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按照应接尽接、逐月清零的要求,积极推动员工注射疫苗,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率达到98%以上。就这样,在不断筑牢防疫堡垒的过程中,有力守护了旅客和机场员工的生命健康。

西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匮乏的医疗条件,自疫情暴发以来一直都对防控工作高度重视。为了让雪域高原的旅客出行更加安全,拉萨机场T3航站楼采取了诸多严格的防疫措施。现在,进出拉萨机场T3航站楼的旅客,须检查“藏易通”场所码并测量体温;所有旅客和工作人员在航站楼内必须按要求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社交距离;旅客登机前全部进行手部消毒;旅客行李和进出港货物100%消毒;T3航站楼内全天候高频次环境消杀,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加强对商铺、外包保洁等单位的监督检查;每日在T3航站楼空调主机出风口位置开展两次消杀工作,同时安排巡查员定期检查,确保空调机房及其周围环境清洁、新风不受污染。

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航班,拉萨机场各相关部门更是严格进行区分保障,避免与低风险航班交叉混流。地服部、机务工程部、物业分公司固定了高风险岗位保障人员,并提供了专用休息区和执勤用房。对于发热旅客,民航西藏区局专门设置了留观室。体温复测确认为发热旅客的,机场和拉萨市疫情防控人员会根据预案作进一步处理。

2021年12月9日,西安市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一场全面抗击疫情的战斗瞬间打响。面对疫情,西安咸阳机场迅速调整,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作为西北空中门户,西安咸阳机场立刻建立起了“4421”防控工作体系和处置程序,组建了“一办九组”,在国际专班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常态化做好旅客验码测温和秩序疏导、航站楼与场区环境消杀、医疗垃圾处理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工作。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咸阳机场每日严格排查有旅居史、接触史与轨迹重合的内部人员,坚持排查与管控同步,边排查,边管控,边报告,并适当扩大内部风险人员管控范围。截至2021年12月27日,西安咸阳机场区域员工已完成16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25.47万人次,结果全部为阴性。(《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