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为“精彩圆满”贡献机场力量——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圆满完成十四运会暨残特奥会保障任务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11-24 14:04:00

10月30日下午,随着3U8528航班载着最后一批24名残特奥会涉赛人员返程,经过连续两个多月的奋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圆满完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保障任务。

一年多的提前筹划,两个多月的精心保障,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全部保障流程的不断优化,所有涉赛人员的顺畅抵离,温馨周到的现场服务,镌刻着西安咸阳机场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窗口单位和“城市会客厅”对赛事的庄严承诺,彰显出全体机场人勇挑重担、默默护航、无私奉献的奋斗身影。

满分!只留经典,不留遗憾

9月15日晚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灯光璀璨,随着主火炬的点燃,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盛大开幕。此时此刻,西安咸阳机场十四运会暨残特奥会抵离服务中心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机场服务监察主管胡煜和抵离服务中心的值班人员一起观看了开幕式,为自己连日来奔波忙碌的付出、为自己给十四运会举办贡献的一份力量而感到激动和欣慰。

十四运会暨残特奥会作为全国性重大赛事,首次在西部地区举办,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面对同时保障涉赛人员和普通旅客的双重任务,西安咸阳机场的各项工作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万无一失。为此,西安咸阳机场提前谋划,提早准备。自去年10月以来,西安咸阳机场先后召开十四运会暨残特奥会筹备工作动员会、保障工作推进会,开展倒计时200天、100天活动,全面部署信息对接、安全运行、疫情防控、流程优化、设施改善、志愿服务、环境营造等工作,把机场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赛事保障工作上来,营造了“全场迎接全运、全员服务全运、全情投入全运”的热烈氛围。

临近十四运会开幕,随着相关测试赛的举办和涉赛人员陆续抵达,机场保障工作进入实战状态。在西部机场集团党委统筹部署下,集团与机场组成联合指挥部进行现场办公,在工作一线设立抵离服务中心,组建“一办六组”工作机构,抽调全集团业务骨干成立专班、充实力量,积极对接陕西省组委会、西安市执委会,全面细化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各项保障要求。联合指挥部和抵离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眠不休、连续作战,通宵工作成了家常便饭。上级和外部的一条条信息和要求在这里汇集,针对保障一线的一项项指令和规则从这里发出,这里成为机场赛事保障工作的指挥中枢和“最强大脑”。

8月底,为了确保服务保障工作更加严谨周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需要对涉赛人员进行全流程“硬隔离”。这一措施看似简单直接,但要在符合行业运行标准的基础上完成这一调整,需要对机场运行保障的诸多要素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需要对前期制定的各项保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及逐项完善,这在机场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一全新挑战,胡煜和她的同事们迅速行动、连夜工作,在48小时内完成了新流程制定,在72小时内完成了新流程链条上对相关单位的宣传贯彻和桌面推演。最终,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各保障单位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相关设施连夜布设、连夜实景演练和一次性投运成功,创造了西安咸阳机场重大保障工作的新纪录。

9月16日,机场十四运会暨残特奥会联合指挥部信息调度组组长王天走进陕西广播电台《秦风热钱》栏目直播间。当记者询问他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和准备给机场的保障工作打几分时,王天充满信心地说:“满分!我们要做的就是只留经典,不留遗憾。”西安咸阳机场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两个多月来,经过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经过无数次面对和战胜“第一次”,机场实现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信息传递零差错、涉赛人员和航班保障零差错的目标。

美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当“西部机场集团为运动健儿加油喝彩”的祝福语出现在涉赛人员绿色专用通道上时,西安咸阳机场航站区管理部的张偌涵脸上露出了笑容。为了给涉赛人员和广大旅客留下美好的记忆,机场航站区管理部全体人员开动脑筋,一个个“诸葛亮会”,一场场“头脑风暴”,把大家的智慧转化为美丽的景观造型、温情的标语海报、协调的色彩搭配、鲜明的指示引导。通过精心布置,涉赛人员绿色专用通道成了暖心通道,涉赛人员专用休息区成了“加油站”,航站楼连廊成了传播第一届至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知识的长廊,航站楼内的每一处景观都彰显着西安这座城市的青春活力与文化底蕴。

同样的美丽也呈现在机场场区。10月5日,机场场区主干道路边草坪上的“全民全运、同心同行”景观字体更换为残特奥会主题“点亮梦想、为爱起航”字体。机场公共区管理部的王文昌说:“及时做好十四运会与残特奥会氛围营造的转换工作,就是让社会各界和广大旅客感受到机场浓厚的赛事氛围,落实两个赛事同样精彩圆满的目标要求。”王文昌讲话的底气,来自今年初以来机场先后增铺的草皮1万余平方米,增种的乔木灌木200余株、地被植物300余棵,布置的鲜花、花卉50余万盆,摆放的运动造型和吉祥物雕像63个,在道路灯杆上悬挂的赛事旗帜270面。机场成了花的海洋、美的世界,敞开胸怀迎接涉赛人员和八方来客。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西安咸阳机场注重在营造优美环境的同时,不断改善服务设施,让窗口形象更加亮丽,各项设施更加完善,各项流程更加顺畅,旅客的出行体验更加美好。自去年以来,机场着眼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服务水平与保障能力提升,安排固定资产投资和预算资金超过2亿元,推进实施了T1航站楼混流改造、T2航站楼远机位扩建、T3航站楼新建国内安检通道和自助行李托运专区、增设无障碍设施、设置航站区和场区景观等67个重点保障项目,增强了保障涉赛人员和广大旅客美好出行的硬实力。

其中,针对残特奥会涉赛人员大批抵离的情况,西安咸阳机场启动并完成了全流程无障碍设施改造升级工作,改造升级卫生间25个,增加低位柜台11个,增设盲人步道19处,改造电梯、布设招援电话5处,增配轮椅50部,协调机场3家地面代理公司实现残疾人登高车资源共享,在梳理无障碍设施流程的基础上,在关键线路上粘贴醒目指引标志200余处,着力打造无障碍、有温情、充满爱的机场。6月24日,陕西省残联专家组现场考察机场无障碍设施情况,评估相关设施设备的保障能力和环境的适应性,对机场无障碍设施的配置、残疾人服务、老年旅客服务等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专业!周到细致,温馨舒畅

9月13日,西安咸阳机场迎来了十四运会涉赛人员进港高峰。机场地勤公司的许京浩往返于舱门口与航站楼内,每一架需要保障的飞机落地后,他都迅速通过乘务员进行机上广播:“尊敬的各位旅客请注意,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有关涉赛人员下机后将有机场工作人员迎接,引导您前往到达厅提取行李并乘车。请您提前打开‘全运通’二维码,配合工作人员核验,谢谢!”旅客下机后,许京浩和同事们一起认真核验涉赛人员“全运通”二维码,引导涉赛人员通过绿色专用通道离开。

为了精准保障每一位涉赛人员顺利抵达西安、前往赛事现场,西安咸阳机场在通过省市有关部门获取到港航班初始信息的基础上,注意发挥民航系统优势,主动提前对接航空公司和前站机场,在涉赛航班起飞后第一时间获取进港旅客准确信息,从而延伸服务保障链条,实现了前站保障、空中服务、机上广播、下机分流、专人引导一条龙服务,确保涉赛人员信息准确、服务到位、抵达顺畅。

为了保障涉赛人员快速抵离,西安咸阳机场还设计定制了赛事专用行李条,协调航空公司和前站机场在涉赛人员托运行李上拴挂专用标签,实现专舱专装,到达西安后快速查找、卸机,做到了行李分拣快、提取快,让行李等人,大大节省了涉赛人员下机后的等待时间。9月7日,女篮联合队领队许利民在西安咸阳机场体验绿色专用通道和快速提取行李服务后,对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体育新闻》栏目记者说:“下飞机后工作人员都非常热情,各方面组织得非常周到。”许多涉赛人员到达后也纷纷表示,机场的保障非常顺畅,他们还没到,行李已经在等待他们了,专业化的引导和服务让人感到十分新鲜与特别。

考虑到残特奥会涉赛人员的特殊性,西安咸阳机场制订了《残特奥会西安机场抵离服务保障方案》,明确具体保障要求。协调西安市执委会、地面代理和驻场单位开展无障碍服务培训,邀请专业讲师、行业专家从基础知识、服务心理、服务技巧和场景模拟等多维度进行针对性提升。9月23日,组织了有100多人、20部轮椅参加的残特奥会保障全流程实景演练,从信息传递、协助下机、轮椅搬离、特殊器材转运、特种车辆保障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演练,检验了各保障环节的可靠性,完善了服务细节,提高了队伍保障能力。针对涉赛人员随行行李较多的实际情况,采用涉赛轮椅人员1∶1模式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全程引导,创造了保障进港单航班30部轮椅仅用时20分钟、保障出港单航班16部轮椅仅用时15分钟的最优保障纪录。10月18日,机场迎来残特奥会涉赛人员保障高峰,涉及航班94架次、旅客2021人次、轮椅332部。在机场各保障单位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有力协作下,每部轮椅平均下机时间不到一分钟,让广大涉赛人员真切感受到了“西安速度”“西安效率”。10月30日,浙江省残联副理事长黄树良在返程前特意代表残特奥会浙江代表团给机场送来感谢信,对残特奥会期间机场在疫情防控和多项重大活动保障的繁重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服务理念,为浙江代表团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服务保障表示衷心感谢。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西安咸阳机场始终坚持将疫情防控措施融入常态化服务保障工作,严格舱门口“全运通”二维码前置查验,确保涉赛人员与旅客出港全流程物理隔离,主动增加环境消杀频次,启动对进入航站楼旅客48小时核酸证明查验工作,严格落实工作人员防护措施,为涉赛人员抵离机场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实现了疫情防控和赛事保障“双稳定”。

奉献!众志成城,奋斗有我

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点亮梦想,为爱起航。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是西安咸阳机场发展史上承担的时间跨度最长、保障人员最多、流程调整最大、工作环节交叉最复杂的一次重大保障任务,是对机场安全运行、服务保障、细节管控、协同合作、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面对繁重任务,西安咸阳机场在西部机场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把“精彩圆满”作为目标,建立了党政负责人为双组长的领导工作机制,以及每日两名领导班子成员值守的双值班制度,发挥各级干部、全体党员、广大员工的作用,形成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保障赛事活动的强大合力。

9月10日,西安咸阳机场公司党委在T3航站楼前广场举行入党宣誓仪式,组织新党员和基层优秀党员代表铭记党的铿锵誓言、接受党性教育,进一步坚定完成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保障任务的信心与决心。来自机场现场运行中心的沈海文激动地表示:“能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被党组织接收入党,感到无比光荣、无比幸福!在当前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保障任务中,我将以党员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鞭策自己,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圆满完成保障任务!”这是全体机场人的心声,也是全体机场人的庄严承诺。

在两个月紧张忙碌的赛事保障过程中,西安咸阳机场始终有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活跃在一线,他们就是由120名全职志愿者“小秦宝”和350名兼职志愿者组成的机场青年志愿服务队。从涉赛航班落地后的举牌接机,到行李转盘旁帮忙提取行李;从引导涉赛人员进出航站楼控制区,到协助地面工作人员清点人数、扫码验证;从提供信息咨询,到严格落实涉赛人员疫情防控措施,这些都是志愿者的工作职责,他们成了机场服务保障一线最亮丽的一抹橙色。来自机场商业分公司的严靖就是其中一员。在10月30日志愿服务队解散时,她自豪地回忆道:“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对我们机场的工作非常认可,尤其是看到绿色专用通道、专属行李厅和休息室,还有专人引导、防疫消杀,觉得机场让人非常放心贴心。有的运动员还主动与我们合影留念,这也让我们‘小秦宝’备受鼓舞。”

“从海拔3190米的高高原机场——甘肃夏河机场——回到西安,离家更近了。能给家乡作出微不足道的贡献,我颇感荣幸。”任剑是陕西人,在甘肃夏河机场工作。9月初,为做好十四运会服务保障,西部机场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化管理优势,统筹协调各成员机场资源,组建了100多人的支援队伍,支援西安咸阳机场赛事保障工作。来自宁夏、青海、甘肃以及陕西榆林、延安、汉中等地集团成员机场的支援人员闻令而动,迅速集结,以最快速度、最佳状态、最优作风投入到西安咸阳机场安全检查、航班保障、旅客引导等各个岗位工作中,坚守在民航保障十四运会第一线,成为机场保障一线的生力军、先锋队,生动诠释了集团一盘棋、成员机场协同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精神。

按照上级要求,西安咸阳机场选派安检护卫部的90多名业务骨干,参与十四运会外勤重要保障任务。虽然战场转移了,但安检护卫部外勤团队始终保持“铁军”作风,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专业的职业素养、良好的作风形象投入工作,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成为所负责各保障区域英姿飒爽的风景线,得到社会各界和涉赛人员的高度认可与赞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机场人的使命担当。

赛场上,运动员们在争分夺秒,争创佳绩。赛场外,西安咸阳机场人也在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当好赛事的护航者和“装台人”。据统计,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西安咸阳机场共保障涉赛航班3343架次,服务涉赛人员5288批次、31605人次,保障涉赛服务汽车7078辆。这就是西安咸阳机场为“精彩圆满”的赛事目标提交的一份成绩单。

盛世谱华章,奋进新航程。十四运会暨残特奥会已经胜利闭幕,但梦想永不落幕,奋斗永不停歇,拼搏永不止步。全体西安咸阳机场人将永葆精气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奔跑、奋勇前进,以实际行动答好每份答卷,努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世界一流机场运营管理机构,为民航强国建设和陕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蒲运宁、卜宏平、薛金博、陈牧源)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