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迎来转场运营9周年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1-07-05 20:45:00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迎来转场运营9周年

久久为功 绘就新时代机场蓝图

栉风沐雨,砥砺奋进。6月28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迎来了转场运营9周年的日子。9年来,昆明长水机场作为云南机场的旗舰,在“四型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数据显示,2012年6月28日~2021年5月31日,昆明机场完成航班起降272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4218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322万吨。2020年昆明机场完成航班起降27.4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299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32.5万吨。2020年昆明机场放行正常率为92.21%。

困难面前砥砺前行

云南民航人不会忘记:2016年1月23日,一场罕见的大雪飘飘洒洒降落昆明,城里城外一片银装素裹。此时,昆明机场面临着30年来最大的“世纪寒潮”的考验,积雪累计深6厘米,最低温度达零下6摄氏度。大量航班延误,旅客滞留机场。地处春城、转场不足4年的昆明机场,打响了一场除冰雪的战斗。在云南机场集团的统一部署下,在民航云南监管局的有效、科学、依法依规的监督下,在驻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天的连续奋战,通过紧张、科学、有序的应对,长水机场取得了“始终正常开放、安全万无一失、没有旅客投诉”的成绩,共保障航班2123架次,执行完成率为81.3%,创造了除冰雪、抗严寒、保障航班正常飞行的佳绩。

2016年10月,投资达9154万元的昆明机场除冰雪设施设备工程投入使用。至此,长水机场将在出现冰雪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载有旅客的航班在除冰坪上经过除冰雪作业后,即可直接滑入跑道快速起飞。据介绍,除冰坪工程完工后,航班在新建的除冰坪上可以有效除冰:旅客登机后关闭舱门,机组申请滑出,按照塔台指令滑出至除冰坪等待区等待,当除冰坪有空闲机位时按照引导车、入位引导员及机务人员信号操纵飞机进入除冰位进行除冰,除冰完毕后联系塔台便可按照塔台指令离开除冰坪前往起飞跑道,等待起飞指令。从此,昆明机场告别了远机位除冰,由原来的一架飞机需要20分钟~30分钟才能完成除冰作业,缩短到8分钟内完成除冰作业。除冰坪的建成,大幅度提升昆明机场冬季飞机除冰的保障能力,更好地为广大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2019年4月10日,由昆明机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方合作共建的“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在昆明机场举行揭牌仪式。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充分依托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端的人才资源、前沿的科研技术,立足昆明机场鸟击防范工作实际,重点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鸟击残留物多维鉴定平台。整合分子学与形态学两大鉴定工具,建立鸟击残留物分子鉴定数据库、威胁性鸟类形态识别数据库和威胁性鸟类样本库三大鸟类信息数据库,形成高效、准确的机场鸟击残留物鉴定体系;二是建立驱鸟设施设备效能评价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理论体系,对驱鸟设施设备运用过程中的布局、分类和效果做出定性评价,进而对设备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中心正式运行之后,承担了云南机场集团下属15个机场鸟击残留物样本DNA的鉴定和昆明机场驱鸟设施设备效能的量化调查及评估工作。通过3年的努力,建成具有完备、精准功能的机场鸟击防控研究中心,标志着国内民用机场在鸟击防范工作上首次整合行业和社会优势资源的成功,不仅为西南地区鸟击预防性工作搭建了有效支持平台,也将推动国内鸟击残留物鉴定领域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填补了西南省区在鸟击残留物鉴定、驱鸟设备效能评价工作中的技术空缺。迄今为止,昆明机场的鸟击航空器事件连续3年大幅下降,2020年因责任原因的鸟击事件较2019年同期减少50%。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自2020年7月以来,昆明机场启动了旅客服务提质升级“十项行动”。按照民航局《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的要求,昆明机场着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品牌形象,进一步查找服务现场和旅客关注重点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使机场的服务品质再提升。针对探亲访友、观光旅游的旅客出行推出了多项服务举措,针对团队旅客出行推出了预约服务,针对老年旅客出行推出了一站式爱心服务。

3月26日,昆明格外旅行社乘坐MU7855航班出行的55人团队,贴心地感受到了昆明机场团队预约服务出行的便利及顺畅:从昆明机场出发层4号门进入,在东航预留柜台办理值机手续后,便可进入安检预留的专用通道,各个环节有序衔接,快速完成了从到达机场、办理值机并通过安检的全部流程,大大缩短了乘机时间。

以往,老年旅客乘机出行最担心的事莫过于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如今,昆明机场春运期间推出的便利乘机出行服务让老年人“潇洒走一回”。为保障旅客顺利出行,昆明机场相关部门联合地面服务保障单位和航空公司认真梳理了老年人出行的整个流程,推出了老年人便捷乘机相关举措,制作爱心标识,努力提升老年旅客乘候机服务体验。昆明机场的出港服务包括:提供“门到门”和“主动+预约”的一站式爱心服务。有需求的老年旅客,只要拨打昆明机场服务热线96566,即可享受出港全流程一对一的爱心服务。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

昆明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于4月23日正式投入运行,行李标签自动识别成功率由93.53%提升至98.14%,有效提高了行李分拣效率。据民航局数据平台统计,昆明机场行李信息数据采集量全国领先,为位列第2的深圳机场的2倍。根据民航局RFID系统推广计划,国内千万级机场年内将全面实现RFID系统建设到位,将进一步为旅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服务体验。

为加快推进中转服务设施改造,进一步优化旅客中转环境,昆明机场计划在6月30日前完成2个中转休息厅改造,在10月1日前完成5个中转厅亮化升级。同时,昆明机场还通过优化机场中转流程,开展紧急中转、爱心中转等服务,不断提升旅客中转体验。自5月1日起,昆明机场东航国内中转MCT(最短衔接时间)已从75分钟缩短至60分钟,有效提升了中转效率;10月1日前将其他基地航企国内中转MCT从90分钟缩短至75分钟。

创新思路解决难题

今年,在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云南监管局的组织下,昆明机场完成了EoR(Establish on RNP AR,建立于要求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验证试飞工作。这是国内第一次验证使用EoR技术实施双跑道独立平行进近,为国内机场特别是高原机场解决空域矛盾、净空受限及场面制约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解决了长水机场运行的现实问题,对增加昆明机场容量具有重大意义。

在民航西南空管局、民航云南空管分局、祥鹏航空、昆明航空等单位的全力配合下,云南监管局历时4小时完成了验证飞行涉及的全部科目。整个验证过程未触发任何TCAS RA告警,同时证明了RNP AR飞行程序具有航迹设置灵活、安全裕度高、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及资源需求少等优势,为国内机场解决空域矛盾、净空受限及场面制约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针对高原TCAS(空中防撞系统)告警难题制订了具有高原特色的昆明方案,解决了中国高原机场运行的大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长水机场5条跑道运行的现实问题。据介绍,该验证试飞活动是用时代级技术解决世界级难题的一个成功范例,为国际民航组织规章修订提供了中国方案,对提升中国在国际民航的话语权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自2020年以来,在云南机场集团的领导下,昆明机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把疫情防控常态化与推进机场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工作深度融合。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表彰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及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昆明机场始终站在抗击疫情的前沿。昆明机场党委第一时间响应中央、省委和集团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秉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精神,迅速谋战,科学应战,群防群治、严防死守,为云南省尤其是昆明市空中防控筑起了空中钢铁长城,有力保障各行业复工复产,得到了国务院督导组、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昆明机场自转场以来,先后获得云南辖区真情服务先进单位、机场创新服务奖、2019年度CAPSE机场交通服务提升卓越奖、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奖等服务奖项,连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昆明机场平均放行正常率达到88.8%,位列全国1%吞吐量机场第2位。昆明机场航站楼获得绿色建筑运行三星认证,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此项认证的机场,航站楼绿色、节能、高效的运行模式获得云南省“绿色建筑创新奖”。(《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倪嘉雲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