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智能时代 乌鲁木齐机场让适老服务更有温度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6-17 10:17:00

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在民航领域的普遍应用,给广大旅客乘机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出行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将破解当下老年人乘机出行慌、难、累、急等问题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进行专项部署。

“有效解决好老年群体乘机出行难问题,破除'数字鸿沟',是机场的本职工作,是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同时也是爱老敬老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具体实践。”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服务管理部部长钱歆说。

b7.jpg

不让“健康码”成为老年人的“拦路码”

疫情当下,乘机扫健康码已成为常规流程,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对老年人来说并不那么简单。为此,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值机、中转、登机三个环节,为老年旅客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主动协助老年旅客申请动态行程码,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旅客,工作人员提供纸质单据协助老年旅客填写,让老年旅客不再为“码”发愁。

“岁数大了手机上很多东西不会操作,多亏刚才那位姑娘帮我扫码,还帮我找座位、拿东西,真的感谢她。”前往北京的旅客刘叔叔对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值机服务中心彭冰洁一个劲儿的夸赞,说她是个有爱心的好姑娘。

c1.jpg

主动服务是一种责任和美德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主动去发现那些需要被帮助的老年人,不仅是落实首问首看责任制,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值机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杨静在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都会一遍遍提醒班组人员要实实在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工作。

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不是一句空口号。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地面交通和航站楼内的问询、值机、安检、登机、行李提取等岗位,都安排服务人员主动去发现并帮助出行困难的老年旅客,并向他们提供优先办理乘机手续、优先安检通道、优先登机等等一系列优质服务。同时设置鲜明的老年旅客服务提示标识,方便老年旅客准确识别,让他们安心顺心登机。

b9.jpg

人工+智能让服务更全面

为了更全面服务好老年旅客,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在加大自助值机、自助托运、自助身份验证闸机等智能设备投放的同时,依然保留了与之相对应的人工柜台,加强人工服务,并对部分智能设备进行改造,实现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易操作的特点,方便老年旅客使用。在机票支付、行李打包、行李寄存、停车付费以及航站楼内商业购物等各类支付环境中支持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提供纸质票据和凭证打印,最大限度保障老年旅客的需求。

“针对部分老年旅客存在扫码支付困难,我们在迎宾路方向、高速出口方向、T3航站楼二层出口方向,专门设立了老年人绿色通道,支持现金支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空安全保卫部交通管理中心蓝馨班组班组长金文静说。

创新“适老”举措让服务更有温度

b8.jpg

当下正值旅游旺季,乘机出游的老年旅客骤然增多,为把服务工作做扎实做超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旅客服务中心本着为旅客办实事态度创新服务方式,在T2航站楼出港厅入口3号门处设计安装了“一键呼叫”装置,专为行动不便旅客提供服务,实现一键呼叫,随叫随到。

“先生您好,当您乘机需要帮助时,您按一下这个按钮,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马上赶到,为您提供服务。”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旅客服务部旅客服务中心郑培婕指着“一键呼叫”服务按钮,向旅客耐心介绍。

c2.jpg

此外,乌鲁木齐国际机场974空港直播间联合民航医院,向老年旅客讲解乘机时需要注意事项,同时叮嘱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旅客乘机前携带常用药物,以备不时之需。(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薛志文)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