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一 报道:“五一”假期期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客流量大幅增加,机场公安局坚持警力跟着客流走,启动高等级防控勤务,加强了治安管控力度,持续开展场区巡逻防控,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现场处置效率,积极回应各类旅客求助,全力以赴为旅客创造机场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
用温暖的笑容传递温暖
交警支队的“笑脸”黄淞新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民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依然坚持督促大家的防护措施,主动按时清点防疫物资,“擦干泪,不如不流泪”,是他嘱咐战友们最多的一句话。在这个“五一”,他选择主动加班充实一线,为的就是战友们能在繁忙的工作安排下能吃上一顿“不掐表”的午饭,也为了和战友们一起在节日的岗位上迎接节日。“五一”的第一天他就早早来到候机楼高架桥的执勤点位换下了值守一夜的民警,在穿梭的车流中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引导送客车辆、规划停泊位置,常年从事交警工作的他,回答起旅客的交通疑问和行车路线显得心应手,这个“笑脸”成为了旅客乘机的第一个“服务者”。当天中午,他收到了一段对讲通报,一架飞往北京的航班出现短时延误情况,少数旅客情绪激动,离通报地点最近的黄淞新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走了过去,他向机场方面询问情况后,劝导旅客返回候机区等候,暖心的笑容加之专业的解答,使旅客的情绪舒缓了许多,大约一小时后,航班可以正常起飞,旅客纷纷回头向这位暖心民警挥手告别,此时黄淞新已经连续忙碌了近四个小时,没顾得上喝水,没来得及吃饭,当他回头看到平稳有序的车流,微笑招手的人群,这无疑是缓解疲惫身躯的“一剂良药”,旅客的一张张笑脸,又何尝不是赠与他的一枚枚奖章呢。
用平安的担当守护平安
警灯闪烁守护安宁,手持重枪坚守伫立;披星戴月照亮深夜,平安二字重如千钧。作为机场公安局“尖刀”中的“刀尖”,反恐特警支队始终秉承“连续作战、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支队精神,全天候、全空间、全警力投入到“五一”安保中,充分展示机场特警良好形象。今年的“五一”,人们看到的是疫情消退的人头攒动,而反恐特警支队警队长付海鹏却时刻不放松,5月5日,小长假返程高峰,反恐特警支队收到通知,6号门旅客流量增大,个别旅客出现情绪急躁等现象,付海鹏迅速带领队员携带检测装具快步跑到了6号门附近,将部分旅客向其他入口引导,提醒旅客正确佩戴口罩,增大旅客间距,合理安排大件行李过检,仅仅几分钟,6号门就恢复了正常秩序,也消除了人员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防线前置不止停留在纸面,真情服务也不只是一句口号。
用旅客的感受服务旅客
随着“学东莱、创枫桥”活动的深入推进,机场公安局致力打造机场版“东莱派出所”,用心用情服务,不断提升旅客出行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今年是辛凯强参与保障的第8个“五一”,上岗后跟往常一样,整理警服、披挂装备,站在执勤点位上化作安全坐标,“唰!”一名背包的男旅客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焦急地说,自己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要值机,但是不小心将钱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请求民警帮助寻回。为确保旅客按时登机,辛凯强从发票单上找到了线索,查询到出租车公司电话,并联系到该车司机,钱包完璧归赵,全程仅仅只用了20分钟,“我感觉刚刚像一段奇遇记。还好遇到了机场公安!”向着航站楼内急急奔去的他,还不忘和民警一路招手示意。为了能够更直观更快捷的指引旅客,让更多的“赶路”人不再“赶路”,辛凯强贴心地手绘出了一张航站楼出行平面图,虽然只是简单的勾勒,但是值机柜台、安检入口、行李打包等常用地点标注的一清二楚,乘机流程了然于目,一时间辛凯强的执勤点位变成了旅客的“导航驿站”。“帮助旅途中的人们,就是在帮助旅行中的自己”,这是辛凯强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的一段文字,记录了一段段真情服务的从警感悟。
安全没有休止符,服务永远在路上,在这个疫情蛰伏的“五一”长假,机场公安民警用实际行动护航平安,书写温暖。一面是震慑犯罪的铁面“守护神”,一面的解危济困的温情“指路人”,这是当代公安队伍的担当与作为。在国家构建民航安保新格局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重要时期,警徽闪耀的地方,就是机场公安坚守的阵地;党旗飘过的地方,就是机场公安冲锋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