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嘛走嘛,我带你们去参观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方,就在对面,保证你们在其他机场看不到!”每次公安战线的同仁来参观调研,深圳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机场派出所副所长岳博都会热情地把他们带到派出所对面的深圳空港党群服务中心去。
“这里足足有1700平方米,这是党建广场,这是微型影院,这是健身长廊,这是书吧……我们派出所的党日活动、‘三会一课’都可以在这里开展”。如数家珍地介绍了一番,看到同仁脸上浮现出羡慕的表情,岳博的心里很得意。
在深圳空港区域的各单位里,与岳博有相似得意劲儿的人可不少。启用两年,这个集党建、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共享空间不仅促进了深圳空港区域各单位基层党建工作从条块分割向相融共生转变,更成为各单位共同梦想的扎根之地。
空港大家庭的“黏合剂”
走在深圳机场现代感十足的航站楼里,有一句标语的“出镜率”很高——“同一个空港,同一个梦想”,这是深圳机场集团倡导的发展理念。朗朗上口的理念不是用来磨磨嘴皮子的,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
那么,去哪里体验最好呢?民航深圳监管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嘉炜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深圳空港党群服务中心:“深圳机场在航站楼内黄金位置设立的这个党群服务中心,是空港28平方千米地面上所有单位的党员生活好平台、党性教育好基地和形象展示好窗口。”
走进深圳空港党群服务中心,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深圳空港党建引领展示墙。深圳空港区域35家单位的标志被印在了一块块“砖”上,垒砖成墙,党建引领,象征着深圳机场集团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利用空港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联合空港区域的监管单位、航空公司、联检单位及周边街道,通过空港联席会和支部共建机制、新闻协调机制、后勤保障机制等“一个会议+三个机制”的运作模式,搭建起“党建工作联抓,文化活动联谊,公益事业联办”的融合平台,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文化引领、服务引领等作用。
“党群中心就是要发挥好党建引领的平台效应,同时体现开放共享的理念”。深圳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陈敏生告诉记者,这面党建引领墙既是空港党群中心的“看点”之一,也是深圳机场集团倡导的“同一个空港,同一个梦想”理念的具体实践。两年来,空港党群服务中心的“黏合剂”作用越来越显著,空港党建平台已汇聚了空港区域监管单位、联检单位、航空公司、街道社区等共计35家党组织和超14000名党员。
据了解,党群中心启用以来,不仅机场集团与空港各单位的党建交流、文化互动、业务共商越来越多,机场集团下属各单位与空港区域各业务单位间也积极开展支部共建和主题党日等活动,以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共商。目前党建平台成员单位间共建共商项目超过50个,开展共建活动150余场,形成了“内循环”红色效应。“以前大家想开展支部活动,要考虑选在什么地方;现在好了,只要在‘深圳智慧党建’微信小程序上操作,就可以预约党群服务中心的多媒体会议室开展活动。”深圳空港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进介绍说。据统计,2020年党群中心承办各类活动超过500场,其中党建类活动占比超五成,真正成为空港区域14000多名党员的“红色家园”。
有了一流的阵地,如何形成特色、创建品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机场集团依托空港党群服务中心和空港党建平台,联合空港各党组织,成立了“深圳空港党建创新研究基地”,致力于推动空港各单位将党建引领共建共治的做法进行提炼,建立项目库,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互动,扎实开展项目成果孵化,通过党群中心的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形成空港党建品牌协同创新氛围。过去单个党组织的“独奏会”正变成现在整个空港党建的“交响乐”,空港党建平台的引领聚力作用愈加凸显。
你我的“贴心驿站”
在转岗到空港党群服务中心担任讲解员之前,张雨是深圳机场的安检员。“我们都是从一线岗位过来的,更能体会党群服务中心有多么贴心和温馨了。”张雨说道,“举几个例子,换班的时候想洗个澡,只要带一条毛巾就可以,淋浴室里沐浴露、洗发水、拖鞋我们都准备好了;来开会,带一个U盘就够了,电脑、投影仪、水杯我们都有;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这里有免费的‘唱吧’,可以来引吭高歌缓解一下情绪。”
“他们贴心到什么程度呢,常常我们刚在小程序上预订完会议室,他们的电话就打进来了,询问我们有没有特殊需要,这样的服务太接地气了!”记者采访的时候,深圳航空地服部第一党支部的刘超群正在一间会议室里忙里忙外、布置会场,筹备第二天举行的部门党建知识竞赛。她告诉记者:“我们是党群服务中心的‘常客’了,这里的会议室预约方便、设施齐全、空间宽敞,甚至连比分牌和抢答器都准备好了,更重要的是使用场地都是免费的,简直太完美了。”
深圳机场集团在建设党群中心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功能上的实用性,希望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让更多人愿意来这里。“这里除了可以预约开展党建活动外,我们也会组织一些音乐会、电影放映、读书分享、礼仪培训、急救知识培训、瑜伽课等,各单位的员工都可以通过小程序报名参加。”王进介绍说。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在一间会议室里,由机场消防急救中心承办的“肩颈腰椎沙龙”正在进行。“我们邀请了深圳大学医学部的老师来进行健康讲座,各单位的员工只要报了名都能来听,目的是让大家多了解一些健康知识。”活动组织者徐忠霆说道。海南航空深圳分公司地面服务中心的李娜则是瑜伽课的积极参与者,“上瑜伽课锻炼身体是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还能和其他单位的同仁们增进友谊、加强交流,大家越来越像是齐心协力的一家人了。”
空港党群服务中心的各类服务体验设施不仅对各单位的党员群众开放,也是旅客候机休闲的好去处。旅客陈先生不止一次到党群服务中心的书吧“充电”了。“我发现这里的书跟我上次来的时候不一样了,应该是定期更新了一批。这一次我还注意到书吧里有一面墙,墙上会投影出一些森林、草原、大海等图片,是帮助我们缓解视觉疲劳的,他们很用心”。
“我们的书每个季度会更新一次,书目则是向各单位的员工征集来的。”王进告诉记者。贴心、用心,体现在了这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总能找到自己期待的体验。
特区窗口的“名片”
如果说机场是城市的窗口,那空港党群中心就是窗口中的“窗口”。在空港党群服务中心的文化墙上,有一张便签上写着“One Airport One Dream”(同一个机场 同一个梦想),它的背后有一个暖心的故事。
2019年3月的一天,天色渐晚,张雨看见一位只穿着一件T恤的外国旅客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外徘徊,便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原来那位旅客的机票、钱包、证件都丢失了,正在等待帮助。张雨邀请他进来,给他泡了一杯热咖啡。“我告诉他可以在这里休息,咖啡是免费供应的,这让他惊喜不已,就在便签上写了那句话。”张雨回忆道,“虽然交流起来不是很流畅,但当时的氛围挺温暖的。”在文化墙上,五颜六色的标签贴得满满的。在张雨和同事们看来,这些访客们手写的祝福和点赞让她们更有干劲了。
深圳空港党群服务中心不仅给空港员工和旅客带来一流的服务体验,其在外部的“名声”也越来越响,行业内外慕名前来前来参观调研的单位络绎不绝,“最美党群服务中心”的招牌深入人心。两年来,深圳空港党群服务中心已累计接待全国各地来访参观近8万人次,并获得了“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民航青年文明号”、深圳十佳“党建+创新”案例奖、深圳市巾帼文明标兵岗、深圳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真正成为展示深圳基层党建创新的一张靓丽“名片”。
深圳市血液中心党总支在2019年6月两次光顾深圳空港党群服务中心,其中一次是同贵州省遵义市中心血站党总支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并以中心为例向遵义的同行介绍了深圳“1+10+ N”党群服务体系。一位前来参观的遵义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在中心的留言墙上写道:“非常感谢,你们的有益探索为我们引领前进(方向)。”
“这么说可能会有点不谦虚,不论是民航系统内的单位,还是深圳本地的单位,来参观的都说好。”王进自豪地说道。通过空港党群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跨省市、跨行业的党建工作交流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这一因地制宜、开放共享的党建新模式无疑将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标杆。(《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