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飞机上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低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10-14 14:15:00

飞机上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低

12亿人次旅客中仅有44例或与飞行有关的病例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郑雪 报道:前不久,有关机舱内可能发生新冠病毒二次传播的相关推论引发舆论广泛关注。那么,旅客在机舱内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究竟如何?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初至今搭乘飞机出行的约12亿人次旅客中,共计报告44人可能在飞行途中感染了病毒(包括已确诊、可能和潜在的病例)。国际航协据此指出,机舱内新冠病毒传播风险极低,与被闪电击中的概率相当。

安全是航空业的重中之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航空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以降低旅客在旅途中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如要求佩戴口罩、进行体温监测、推广无接触式服务、保持社交距离等。国际航协对今年6月以来乘机出行的旅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认为航空业的疫情防控措施部署与实施到位,可确保他们的安全。不过,仍有60%的人认为客舱空气存在风险,他们最大的担忧是从邻座的旅客那里感染新冠病毒。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表示:“没有任何一项措施能够确保我们在疫情时代安全地生活和旅行,但已采取的多项措施可以让旅客放心飞行。世间不存在风险为零的事情。机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与被闪电击中的概率处于同一量级,都是微乎其微的。”

国际航协医学顾问戴维·鲍威尔则表示,在12亿人次旅客中仅发现44例或与飞行有关的病例,相当于每2700万人次旅客中仅有1例。若这一比例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假设有90%的病毒传播事件未被记录在案,那么每270万人次旅客中也只有1例。这一数字足以令人非常放心。此外,绝大多数已公布的病例都发生在机舱内戴口罩的防疫措施尚未普遍实施之前。

虽然无法还原与飞行可能相关的传染事件的真实场景,但国际航协基于对航空公司和公共卫生权威机构所公布文献的研究得出结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机舱内新冠病毒传播是普遍存在或高发的。同时,空客公司、波音公司和巴航工业等三大飞机制造商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75亿人口中,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约为3700万例,相当于每200人中就有1例。

在谈及飞机上新冠病毒传播风险低的原因时,鲍威尔表示,与其他交通方式不同,飞机机舱环境进一步增强了防护功能,使病毒传播变得艰难。他说,旅客在飞行中面对前方且很少在机舱内走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有限;座椅靠背作为物理屏障,可阻隔空气从一排流动到另一排;机舱空气从顶部向地板垂直流动,实现前后气流最小化;机舱换气频率高,通风系统装有HEPA过滤器,可过滤和去除超过99.9%的细菌与病毒。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发力筑牢消防安...
呼伦贝尔机场举办2025年冬航季航空旅游...
雪域风云会商 青海德令哈机场提升气象服...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织密应急管理安全网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持续强化作风建设的底...
宁夏固原机场升级夜间鸟防装备 净空再添...
“塞上行”:宁夏机场服务的创新锚点
江西航空飞行员获评全国民航青年讲师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创新推行“气韵五色”...
首都机场分局“和枫驿站”举办警民拔河比赛
呼和浩特机场开展消防技能比武竞赛
三亚民航2025年职工篮球比赛拉开战幕
乌拉特中旗机场开展安检设备“全面体检...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