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阿里昆莎机场架起通向世界的“空中金桥”
来源:《中国民航报》2020-07-20 15:11:00

曾经西藏秘境 如今近在眼前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出国容易进藏难。”大概是因为我国西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多端,通航之前是“飞行禁区”,通航之后区内的几座高高原机场也是世界级运行难度很大的机场。这样的交通困局,给西藏蒙上了神秘面纱,也阻挡了外来者的步伐。如果说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位于西藏境内最西边的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左右,是“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的秘境。

“洁白的仙鹤,请把翅膀借我一飞”。300年前,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诉说着西藏人内心的万里高空腾飞梦。

2010年7月1日,一架空客A319客机划破长空,平稳降落在西藏阿里昆莎机场,标志着该机场正式通航。此后,随着一条条航线的开通,位于无人区边上的秘境阿里逐渐被世人了解。10年后的今天,这座海拔4274米的世界海拔第四高的民用机场开通航线4条,通航城市4个(拉萨、喀什、乌鲁木齐、西安),执飞航空公司3家(西藏航空、祥鹏航空、东方航空);累计保障航班7169架次,运输旅客491367人次,运输物资365吨。

交通不便带来的神秘

说起西藏,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神秘,可说起阿里,很多人则不知道阿里在哪里。阿里隐藏在神秘西藏的最深处,要去那里需要穿越300公里的无人区。由于高海拔和独特的自然地貌,阿里成为世界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之一,3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常住人口仅12万余人。从地图上看,阿里地区的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距离周边最近城市新疆和田1300余公里,距离拉萨1500余公里,距离首都北京5100公里。2010年阿里通航以前,当地人民出行只能依靠国道219公路连接新疆和田、西藏日喀则及拉萨,路途遥远,路况较差。从阿里乘车前往拉萨,至少需要40个小时。

来到阿里机场,记者见到了贡觉曲桑这个土生土长的阿里小伙子,现在他是阿里昆莎机场航务管理部经理。贡觉曲桑告诉记者:“我家就住在机场旁边的昆莎乡索麦村一组,现在站在机场眺望都能看到我们村。”1998年,考上西藏内地班要出去读书的贡觉曲桑坐进大卡车的后车厢里,在路上颠簸了一周多才到达拉萨,然后坐飞机到内地求学。记者采访得知,很多阿里本地人一出去读书就不敢回来,一回来又没勇气再出去,究其原因都是不敢面对那一进一出艰辛的路途。2007年,还在读大二的贡觉曲桑听到家乡要建机场的消息,内心十分激动。毕业后,他直接放弃在拉萨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了机场第一批员工。

2010年阿里昆莎机场通航后,缩短了时空距离。从阿里到拉萨,空中飞行仅需要两个小时;从阿里出发,一日之内,可以通过民航航线网络飞往全国各地。航空运输的快速、便捷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人们的出行体验得到极大提升,阿里也逐步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修建机场的难度常人难以想象

阿里昆莎机场海拔4274米,属典型的高高原气候,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零摄氏度,每年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时间长达9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1摄氏度。在这个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50%、堪称“生命禁区”的地方修建机场,对建设者们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

10年前,怀揣着梦想,带着通航保障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一群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人乘坐大巴车,踏上了前往阿里的崎岖道路。经过1600公里、三天三夜的舟车劳顿,他们终于抵达了这个陌生的地区。通航之初,机场办公楼还没有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就在所住宾馆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内设立了临时办公区域,完成了通航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受自然环境影响,通航之初,阿里地区的主要物资来源为距离阿里地区1000公里之外的新疆叶城县以及1200公里之外的西藏日喀则市,依靠公路运输。由于路况较差,且沿途经过多座高山,冰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物资供应十分困难。那时的阿里,员工吃不到新鲜蔬菜、肉禽,吃干菜、罐头是常事。

阿里机场综合办公室驾驶员陈琪昌在采访中说:“当时我们来阿里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大戈壁。交通不便让物资短缺,修建机场时连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都要从内地运上来。而且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咱们有些员工都是边吸氧边工作。人的生命很脆弱,但是在阿里很顽强。”余桥现在是阿里航站财务管理部经理,也是驻扎在阿里机场长达10年的老员工之一。他说:“10年前,我们经历了三天三夜的长途跋涉来到阿里,就扎根在阿里。当时我们住在拥挤的一个小宾馆里,水电供应不上,大家住在房间里面很冷,可是没有人抱怨。前人没有做的,我们来做。”

建设好的阿里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跑道长4500米,停机坪面积5.1万平方米,航站楼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有员工205人。机场最大保障能力为每小时4架次,高峰最大保障能力为300人次/小时。10年时间,阿里机场人总结出了可复制推广的高高原运行经验。他们首创的刺丝围界,消除了围界安全隐患;为水暖管道量身打造的保温层,解决了冬季管道冻裂冻爆的难题;还通过不断摸索测验,为通信设备、路灯、热水器、油机等各类设施设备的“高原反应”找到了解决办法。

一座机场架起一座“金桥”

如果不是亲自去阿里地区,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孤岛一样的存在是什么样子。随着阿里昆莎机场的通航,当地经济社会长期以来的封闭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与内地的交流更加深入,当地招商引资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政府管理也朝着现代化迈步。阿里优质稀缺的旅游资源展现在更多人面前,内地游客前来阿里更为快速便捷频繁,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记者在阿里地区最大的一家超市看到,从内地运来的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就连过去阿里人可能见都没见过的海鲜,现在也能很容易买到。快递业的兴起,让阿里人民跟全国人民一样,共享“电商”时代的便利;“空中生命线”的搭建,让阿里人民的大病救治有了可靠保障;外出务工、求学变得更为快捷便利,民航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阿里地区一名服装商户对记者说:“阿里地区通航10年来,人越来越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大家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我在10年时间里发展了6家品牌店。”前来援藏的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韩军也对便利的航空运输深有感触:“过去由于高原的低气压,一些重症病人的手术是做不了的,现在不仅精密的医疗设备能够更方便地运到阿里,如果手术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够以最快速度将病人转送至内地医院,我们做手术的底气更足了。”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阿里地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增长了18.9%,手术人次增长了121.31%。10年间,阿里昆莎机场共保障52名病危、病重旅客及时出港,为抢救生命争取到了宝贵时间,阿里航线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空中生命线”。

不仅如此,通航也让阿里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得以变现。阿里地区旅游局副局长高彦武向记者透露,2010年,阿里接待游客仅为6万余人次,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2019年,阿里接待游客近110万人次,年均增长38%;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0.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8亿元,年均增长42%。

阿里昆莎机场通航10年来,一条条航线架起的“空中金桥”,缩短的不止是阿里与内地城市的空间距离,更架起了阿里通向世界的“空中生命线”“运输保障线”“民族团结线”“社会进步线”。(《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郝蒙)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西北民航持续做好首乘服务 守护党员初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