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何爱花、徐冠华 报道:当您穿戴整齐步入焕然一新的客舱时,当您坐在洁净舒适的飞机座椅上品尝着饮品时,当您随意翻看着摆放有序的精美杂志时,您是否会好奇旅途中产生的垃圾都去哪儿了?是谁将厨卫、座椅、小桌板全面清洁、洁净如新?
在您看不见的背后有这样一支娘子军--首都机场地服公司(BGS)清舱员,她们是首都机场各个岗位中微不足道的,却又是不可或缺的。过站航班通常时间都比较紧张,当航班下客完毕后,BGS清舱员就开始了紧张又忙碌的工作。您也许会有疑问,"飞机就那么点空间,需要这么紧张吗?"其实不然,如果您下飞机之前到客舱的各个角落看一看,就会发现客舱的清洁也并非像家里扫地抹灰尘那样简单。

BGS清舱员在清理机舱(图片由首都机场地服公司提供)
历经千锤百炼打造出的BGS清舱业务具有较高水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保质保量、让航空公司与旅客满意,需要员工具备熟练专业技术,并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保障一架航班通常需要5至6名清舱员,平均每人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清洁16个飞机客舱。清舱员熟练、迅速从上至下将客舱内的行李架、座椅、凳脚、地面等擦拭干净;将座椅头片、座椅安全带、椅兜资料等物品摆放整齐;重点清洁卫生间、服务台等卫生"重灾区",反复清洗至无污渍、无异味。
客舱内的厨卫、服务台、地板是清舱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普通的客机配有两个服务台、三个卫生间,而大型客机则配有十几个卫生间、数个服务台。如 "空中巨无霸"A380宽体双层客机,上下两层客舱共有15个卫生间、4个服务台、500多个座椅,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在短时间内按照"无灰尘、无指痕、无色差、无污迹、无异味"的标准完成,可想而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有些乘客在飞行过程中晕机呕吐或是不小心将饮料等液体泼洒,为了将其清理干净,清舱员需要跪在地板上反复擦拭。遇马桶等堵塞的情况时,清舱员在快速冲洗的同时,还需想尽一切办法清理杂物疏通马桶管道。
对于清舱员工作,最难的并不是用双手清理下水道,而是夏季的高温作业。北京的夏季非常炎热,机坪的地表温度经常会达到60度以上。当进港航班下客完毕后,电源会随着飞机引擎一同关闭,封闭的客舱内没有了空调制冷,温度会迅速上升,清舱员在这样密闭的高温环境下作业,既要保持效率又要保持质量,是对这群娘子军体能、意志的极大考验。由于首都机场进港航班较为密集,清舱员常常是刚保障完一架飞机,又携带"装备"赶往下一个机位。除了完成日常的客舱清洁工作外,清舱员还需处理乘客的遗失物品、清理严重污损的座椅、临时调整客舱座椅等突发事件。
BGS拥有着首都机场多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客户,不同客户针对不同的机型会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因此每架飞机的清洁流程都不尽相同。对于此类情况,机务部加强对清舱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根据不同机型设计不同的操作流程,大至各类机型的客舱结构,小至垃圾收集、脚蹬板回位、毛巾更换及叠放技巧、杂志摆放位置和顺序等。清舱工作事无巨细,看似小小的清洁剂也含有大大的学问。擦擦克林用来擦拭小桌板和座椅扶手,百洁布只能擦拭厨房操作台等金属表面,而不允许接触舷窗和行李架及合成材料区域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正是这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敬业精神与高效协作的团队精神,才能使BGS的清舱业务在行业内树立品牌。
清舱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着实不易,它与普通的保洁性质完全不同。没有灵活的头脑、敏捷的手脚,没有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职业素养,难以做好这份工作。BGS的清舱员队伍中不乏许多精明能干的老员工,她们一干就是十几年,她们用朴实无华和辛勤的汗水默默奉献在客舱的每一个角落,把最真挚的热情献给了最平凡的岗位。
也许有人会惊讶,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岗位,是一种什么力量才使她们有了这般的坚守与执着。"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鲜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绿叶的事业吧!"这是对BGS清舱员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