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贸港建设和百姓福祉发声
——访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监事长廖虹宇
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监事长廖虹宇(李英挺 摄)
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海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廖虹宇参加全国两会的第三年。作为一名来自海南民航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廖虹宇今年带来了《关于推动海南自贸港(区)打造“一站式”国际飞机租赁中心的建议》。
一直以来,飞机租赁被誉为“租赁业皇冠上的明珠”,居于现代航空服务业价值链高端位置,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涉及航空运输及飞机制造等多个产业,聚集效应十分明显。能不能把握特色自由贸易港政策机遇,在海南打造“一站式”国际飞机租赁中心?过去一年,廖虹宇调研了涉及财政、税务、海关、金融、航空租赁企业等的各个部门,心中的答案也渐渐明晰。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爱尔兰、天津东疆等先进经验,在海南探索发展飞机租赁产业,打造全球飞机租赁业新的聚集地,促进海南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在廖虹宇看来,发展飞机租赁不仅有利于推动海南产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促进海南金融创新。
全球飞机租赁产业市场是一块“大蛋糕”。据波音预测,未来20年,全球民航业将需要逾4.4万架新飞机,总价值达6.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需要8090架新飞机,价值1.3万亿美元,并有望在10年内成为世界最大航空市场。按照有关方面的统计,全球飞机租赁渗透率约占42%,这意味着未来20年全球飞机租赁产业市场规模将高达2.9万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逾5400亿美元。“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机遇,吸引全球知名飞机租赁公司入驻海南,培育形成全球飞机租赁产业高地,将为海南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级,有利于加快推动海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廖虹宇说。
飞机租赁多为跨国性交易,涉及航空运输、飞机制造、飞机资产交易等多个环节,业务操作综合财务、税务、保险、担保、法律等各领域。“飞机租赁还可以作为海南深化金融领域改革与开放的重要抓手,这与中央‘在金融创新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廖虹宇认为,在海南加快发展飞机租赁业,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业务多元化,推动海南金融创新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不过,廖虹宇通过调研也发现,目前,全球飞机租赁产业主要聚集地为爱尔兰、中国香港以及天津东疆保税区,各地财税政策和营商环境各有优势。相比而言,海南飞机租赁产业基础薄弱,配套政策和营商环境仍存在不小差距。廖虹宇认为,建设国际飞机租赁中心还需要财税体系、资金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支持。他建议,应建立完善、稳定、持续的财税支持体系,允许飞机租赁公司计提的呆坏账准备金参照金融租赁公司的政策,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抵扣;强化资金保障,允许资金自由跨境流动;鼓励业务创新,探索离岸飞机租赁业务;支持构建国际化的飞机资产交易中心,推动海南航空产业国际化发展。同时,鼓励引入、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建立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准入制度,系统开展飞机租赁专业培训等。
这几年,廖虹宇一直心系海南自贸港建设。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廖虹宇就建议在海南打造全球航空维修产业高地。“目前这一建议已经在政策支持和项目落地方面得到了有效回应。”廖虹宇说。
过去,引入飞机维修产业,必须要有飞机的相关配件,但是受飞机维修配件价格高等因素影响,如果在海南开展维修飞机产业,相比新加坡等国家地区就失去了价格优势。因此,很多航空公司都会舍近求远,飞到新加坡等国去维修飞机。自从海南建设自贸(区)港以来,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飞机维修企业所需的进出口设备及维修配件享受到了关税减免政策,这大幅降低了维修成本,为发展飞机维修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另外,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2019年11月,位于海口江东新区临空产业园的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一期)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6.28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拟建设大修定检机库、宽体机喷漆机库、窄体机喷漆机库、附件维修厂房、国际航材存储交易中心等设施以及园区各项生产配套设施。目前,项目已经完成10%。项目建设完成后,将通过产业聚集效应和良好营商环境,建设立足于面向印度洋、太平洋,服务国内及全球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平台。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提及这几年参加全国两会的感受,廖虹宇说,履职不仅是体现在两会召开之时,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多走在自贸港建设的一线,多了解自贸港建设的最新情况,努力为自贸港建设、百姓福祉发声。去年,廖虹宇参加了全国人大、中央部委、海南省人大等单位组织的代表视察、座谈、调研、学习、出访等活动共26次,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建议。“今年,一定继续切实履好职、尽好责,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积极主动履职尽责的良好面貌。”廖虹宇说。(《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