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防护用具,换了制服,拿起文件又看了起来,看似一天工作该告一段落了,但是她还是想再研究研究刚发的方案。这就是综合安检部西区通道管理科的王丽。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丽就似乎“迷恋”上了研究方案,制定措施,观察实行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再调整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合理优化勤务
作为负责勤务的副科长,调配日常勤务,是她工作的一部分。疫情爆发后,旅客流量逐渐发生变化,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还能最合理的优化勤务,成了她新思考的问题。
考虑到疫情的特殊时期,为了让员工减少在上下班路途中可能会发生感染的几率,作为勤务科长的她,设身处地的为员工着想,将勤务运行班制改为“四班两运转”。疫情肆虐期间,她又开始研究;如何保证员工充足的休息时间;如何让员工在执勤期间与旅客及工作人员保持“一米距离”;如何让执勤员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舒适一些。通过几天考察思虑,她对科室共计28个岗位进行合理勤务优化,通过合并岗位以及将站岗变为坐岗,取消备班,大大的增加了员工的休息时间。同时,在人员排队聚集较多的岗位粘贴“一米黄线”,并利用拉带设置“一米区域”,有效的引导过检人员有序排队候检,确保员工自身的安全健康。
严格落实“四保”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空防安全工作
“敬畏规章”就是要抓好质量监察关。安全工作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尤其在人为因素成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质量监察手段去及时发现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她通过日常质量监察工作并通过观察、测试等方式发现员工操作表现中存在的细微问题,通过细小问题挖掘管理环节上存在深层次问题,通过不断的优化提升管理的系统性,杜绝风险酿成事故。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为推动安全运行各项标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她制定了科室《疫情常态化运行管控工作措施》,以不断完善的工作措施要求全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期间责任不减、标准不降、制度不变、措施不松,确保实现特殊时期“员工零感染,安全零事故”的工作目标。同时,为了强化科室质量监察工作,王丽对科室所有涉及的岗位进行质量监察关键点的梳理,并制定《质量关键控制点明细表》,将各岗位质量监察重点清单化,使员工准确掌握各岗位底线及控制措施,切实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恪守维稳职责,抓好队伍促行风
因为疫情,很多员工已经半年多没有回过家了,再加上有些员工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这些都是导致员工想辞职的原因。所以,做好员工队伍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王丽主动扛起了这支年轻队伍的思想大旗,成为了这群“小朋友”的“知心姐姐”。员工喜欢跟她聊,愿意跟她聊,不论是生活、学习、情感上的问题,只要有员工向她“求助”,她都微笑着帮他们打开心结,用温情拉近与员工的距离。
此前楼前防爆实践生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因受到疫情影响,防爆实践生暂停了轮换工作。由于防爆实践生未树立长期作战思想,过渡性、临时性情绪较重,以致在工作中难以主动、有效的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甚至将工作中的安全措施、规章制度当成负担和工作以外的事情来对待。使空防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王丽深知做好楼前防爆实践生思想维稳工作尤为重要。她利用日常巡岗的时间,通过关注员工的言谈举止,找准“话中话”,聆听“话外音”,通过归纳总结实践生言谈话语与情绪心理的关联规律,准确把握实践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与校方老师共同做好实践生心理疏导和理顺情绪的工作。
工作中,她是优秀的管理能手,立足本职工作,通过结合创新管理提升安检效率;生活中,员工更愿意称她为“丽姐”,悉心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帮助员工解决各类问题。她就是王丽,一名兢兢业业奋战于民航安全一线的基层管理者。(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然、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