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提升服务品质,迎接五一小长假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4-29 16:24:00

“您好,如您还未注册目的地机场属地健康码,可扫描我们登机口候机区的智慧机场3.0屏幕二维码进行申请。”在海航集团旗下的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美兰机场”)登机口处,工作人员正在告知候机的旅客如何快速申请属地健康码,以便旅客快速核验登机及落地后快速通关。


扫描智慧机场3.0屏幕,即可快速申请属地健康码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美兰机场的客流量逐渐恢复,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美兰机场预计执飞航班1395架次,预计运送旅客15.65万人次。为让人民群众出行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美兰机场争做自贸港排头兵,广泛开展“我为自贸港建设作贡献”服务提升活动,着眼于优化服务“大流程”和提升服务“小细节”,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环境氛围,为旅客假期出游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

优化“大流程”:顺畅便捷 舒心无忧


安保全流程服务

如何让旅客在疫情期间安全高效出行的同时感受到真情服务,是现阶段美兰机场服务提升的一大重点。当旅客进入美兰机场候机楼时,便捷高效的红外测温仪早已“悄然无息”地为你做了一次“全身检查”,当旅客在值机、安检等重点窗口单位犯愁该去哪办理手续时,佩戴着统一、醒目绶带的“自贸港建设服务先锋岗大使”便会走上前来主动解决疑惑,“走出柜台,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是先锋岗大使的工作宗旨。如果旅客担心排队办理乘机手续过于耗时,那么无需身份证,仅需一张脸即可刷脸通关的安保全流程服务值得尝试,相比传统的人工验证环节,刷脸通关过检效率提升至少40%。此外,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出行,美兰机场还将保障范围扩大至高铁站、停车楼及露天停车场等位置,延伸进服务末端环节,解决广大特殊旅客的后顾之忧。

提升“小细节”:精益求精 细致贴心


晴雨守护 行李无忧服务

机场作为服务行业,其产品就是服务,而服务品质的优劣往往体现在细节上。近期海南天气多变,美兰机场除了守护旅客出行安全外,更兼顾到了旅客提取托运行李的体验感,对于到港旅客而言,托运行李几经颠簸,难免让人忧心忡忡。美兰机场新推出“晴雨守护 行李无忧”服务,通过增设疏水孔,采用顶棚式行李拖车,加装雨布、网套卡扣等措施,整体提高行李拖车的防水性能,同时改变行李码放方式,开展雨天进港行李擦拭服务,并将行李把手统一朝上、朝外摆放,便于旅客提取行李。通过系列举措,能够使旅客托运行李温情接送、温馨交接,免遭太阳毒晒或雨水淋湿。

同时,考虑到有许多旅客疫情期间出行因不清楚民航运输规定,将不可随身携带的免洗洗手液等物品带在身上后无法通过安检,需二次办理托运手续的情况,美兰机场还推出了“安检二次过检卡”,即当旅客补办托运后,持卡可直接从爱心通道过检,免去了再次排队的麻烦。


爱心袋

此外,五一小长假也是家庭旅客出行的高峰期,随身携带的物品较为琐碎,常出现因携带行李件数较多发生不小心遗留行李物品或在拿取行李的过程中导致箱包损坏的现象。针对该现象,美兰机场购置一批可重复利用的环保“爱心袋”免费提供给旅客用于收纳,便于旅客将自身物品归纳到袋子内,从细微之处满足旅客的实际需求。

未来,美兰机场将继续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以民航局“四型”机场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以真情服务为核心的民航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创新真情服务内涵,着力打造多个民航服务品牌,以品牌建设寻求服务的创新与突破,更好地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将海南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贡献积极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黄裕光、云蕾 )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