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孟利新 报道: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时值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时刻,地服分公司各岗位涌现出了一批新时代的活“雷锋”,他们是与旅客近距离接触的值机、送机服务员,清洁飞机客舱的保洁员,默默无闻的机下监装员,干重活的装卸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冲锋在“疫”线的最前沿。当前,又是全国复工复产的高峰期,航班量逐渐回升,地服分公司全体职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在平凡的岗位彰显不平凡的精神。
默默无闻,彰显爱岗敬业精神
在疫情防控的初期,呼和浩特市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辖区各居民小区(村),每晚22:00至次日7:00,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与车辆一律不得进出小区(村)。作为地服分公司的员工既要配合防疫工作,又要保障航班进出。地服分公司员工克服各种困难,立足自身,坚守岗位,无一例请假人员。地服分公司客舱清洁人员,选择下班不回家,居住在单位的倒班宿舍,吃盒饭和公司送的福利餐食,不为别的,只是一份责任与担当;还有地服分公司机坪操作部运输司机,多人遇到晚上保障完飞机已是凌晨1-2点,无法进入小区,只能窝居在车里进入梦乡;再有货行邮装卸人员,选择上班前一天晚上22点前出村,带上行囊和饭菜,来单位值班宿舍居住,类似情况各岗位比比皆是,但大家都默默无闻,奋斗在“疫”线,坚守各自岗位,无怨无悔,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客舱清洁员丝毫不打折扣,反而更加仔细,确保消毒工作无死角;运输司机在保障疫情航班、援鄂货包机,争着抢着要上;装卸人员在保障发热旅客行李时,从来没有退缩。

机下保障(孙啸岩/摄)
一罩难求,发扬刻苦专研精神
战“疫”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而病毒就是我们共同的敌人,面对敌人,我们缺炮少弹,地服分公司广大员工立足岗位需求、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身边常用的材料自制防护用品。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货邮行装卸人员,往往保障一架航班后,口罩就会湿透,面对疫情初期口罩短缺的现状,身为党员的部门经理陈志江任务艰巨,上班站在前沿指挥,下班回家琢磨解决装卸人员口罩防哈气的问题,在做饭过程中,发现家中厨房用纸吸水性特好,还比较柔软干净,但透气性差一点,本着盯“钉子”的态度,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口罩防湿纸,口罩使用率提高5倍,解决了疫情初期口罩不足的问题,极大提高员工防护水平,有力保证行李、货物的出行安全。

制作口罩防湿纸(刘俊平/摄)
主动捐献,弘扬自我奉献精神
现在我们倡导的奉献精神,是新时代学习雷锋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在疫情防控期间,员工得知防护物资采购难、采购贵等问题,地服分公司各部门员工积极主动拿出自家的防护物资无偿捐献给冲锋在一线的同事们,其中有防护服、医用口罩、消毒液、消毒片、一次性防护手套,共计5个种类,按市场价估算6000多元,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不计得失,主动捐献,这种舍已为人不求回报的的精神,值得鼓舞。

员工主动捐献(孙啸岩/摄)
助力复工复产,践行艰苦奋斗精神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贯彻党中央复工复产的号召,航班出行也旅客随之增多,在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措施下,地服分公司严格按照上级单位指令做好防控工作,助力复工复产。
3月1日,地服分公司接到疫情航班保障信息后,立即启动发热旅客应急保障预案,了解到机上发热旅客来自日本经北京转机到呼和浩特机场,呼和浩特疾控中心工作要带他们去医院做进一步确诊,旅客疲累与恐慌心理不言而喻,地服分公司迅速抽调突击队,指挥客梯车对接,引导发热旅客一行3人优先下机,监装员从旅客手里拿到行李条,蹲在机坪上借着手机灯光,抄写行李信息,为了让发热旅客第一时间到达医院,地服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战斗,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甚至不怕感染新冠肺炎,在88件行李当中找齐6件交到旅客手里,用时仅为8分钟,比平时缩短三分之一。

机下抄写行李信息(孟利新/摄)
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地服分公司全体职工没有一个旁观者,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下一步,地服分公司将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向优秀标杆学习,兴全员力量,筑战“疫”堡垒,坚定信念夺取战“疫”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