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秦皇岛机场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1-07 15:18:00

近日,秦皇岛北戴河机场(以下简称秦皇岛机场)传来喜讯,2019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万人次。为了这一历史时刻,民航几代人付出了艰辛努力,秦皇岛机场也历尽“前世今生”。

秦皇岛因秦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作为国内唯一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历史文化深厚久远。据史料记载,早在1891年,中外名流、富商巨贾、驻华使节、外国传教士等纷至沓来,使北戴河逐渐成为中外驰名的避暑胜地。1921年,北平(北京)与北戴河之间开辟了中国第一条空中旅游航线,奠定了北戴河中国旅游业摇篮的地位。1984年5月,秦皇岛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4月15日,北京—秦皇岛—石家庄航线开航,正式拉开了秦皇岛山海关机场通航的序幕。2016年3月31日,随着河北航空NS3279航班的降落,北戴河机场通航启用,标志着秦皇岛结束了军民航合用机场时代,开启了秦皇岛民用航空史上新的篇章。

“三十而立”的秦皇岛机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30余年里,秦皇岛机场有过艰辛的创业期,有过发展的瓶颈期,有过爬坡过坎的奋战期,经历了转场运营的考验期,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尽管道路曲折,但秦皇岛机场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转场运营以来,硬件设施得以改善、服务品质稳步提升、航线网络日趋完善、客货吞吐显著增幅,逐年跨越20万、30万、40万、50万,实现阶梯式良性发展。

艰苦创业:从开航到复航

秦皇岛山海关机场兴建于1952年,1984年以前一直为军用机场。改革开放后,机场民用航空运输业开始筹建,并于1985年举行开航典礼,秦皇岛航站正式成立。

建站初期,机场没有候机厅、航管楼,靠租用部队的设施,只有两条航线,只能勉强保障中小型飞机起降要求,当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000人次。开航不到一年时间,由于服务条件所限,客货源不足,航站于1986年3月停航。此后,秦皇岛机场新建了候机楼、航管楼、市内民航售票办公楼,对航线航班作了进一步调整,并于1987年7月复航,先后开通了上海、广州、沈阳、哈尔滨、大连、石家庄、西安等城市的航线。1991年,旅客运输量达到2.4万人,跻身全国机场排名前60。

1992年9月,由于机场跑道、滑行道承受能力有限,满足不了客货运输的需求,秦皇岛市政府和海军航空兵共投资3500万对机场进行改扩建。扩建后,机场服务设备有了较大改观,达到了国际民航4C级标准,跑道助航灯光系统达到了国际民航一类标准;安检现场也将陈旧的X光机和安全门等检查仪器更换一新;通讯设备也由过去的小功率、近距离更新为单边带大功率的先进通讯设备,实现了与北京、大连直接通信联络;气象设备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预报系统代替了原始的人工测量统计数据预报;客票实现全国联网销售,机务维修、商务运输、特种车辆等地面服务、安全保障设施、设备也均有较大更新和增加,可满足B737、MD82等以下大中小各类机型的需求。由此,结束了山海关军民合用机场不能起降大型客机的历史,在秦皇岛民用航空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由于机场扩建后功能的提升,加之全国航空运输形势的快速发展,山海关机场的运输生产步入快速发展期。1995年-1997年连续3年旅客吞吐量保持在5.6万至5.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0吨以上,航班数量曾达到每周34班。机场成为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的重要窗口。

借势借力:从服务地方到服务国家

2004年7月,在秦皇岛市市政府主导下,秦皇岛市市民航局会同山海关机场公司、海燕国旅投资280万元组建了包机公司,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针对俄罗斯及远东地区旅游客源市场,每年暑期开通秦皇岛至黑河、满洲里的旅游包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了招商引资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包机公司还开通了杭州、大连、长春等国内航线。通过杭州航线,市政府先后组织了3批浙商投资考察团,促成多个项目落地秦皇岛。

2006年初,民航总局出台《关于促进支线航空运输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发展支线航空。秦皇岛机场被确定为奥运会主降场后,投资4000余万元用于新建掉头坪、停机坪、停车场扩建,候机楼改造扩建工程等硬件设施改造,以及机场气象通讯、奥运安保指挥、保安监控系统、航站楼报警系统等设备安装。由此,秦皇岛机场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经国家口岸办批准,秦皇岛机场临时口岸于2007年6月至9月首次开放。

2007年初,秦皇岛民航业与旅游业实现了联动发展,对开拓航班航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政府增加了对航线的补贴额度,与机场公司成立航班航线开发组,积极跑办航线,当年航线通达到上海、深圳、石家庄、西安、杭州、广州、成都等地。当年7月29日,俄罗斯雅库特航空公司的布拉格维申斯克—秦皇岛旅游包机降落在秦皇岛山海机场,标志着秦皇岛山海关机场正式开通国际航线。2007年,秦皇岛机场当年旅客吞吐量7.95万人次,同比增幅近600%,实现秦皇岛民航史上历史性飞跃。

2008年,秦皇岛山海关机场投入奥运保障人力213名,除保障正常航班飞行外,保障公务飞行2架次;调机2架次、俄包机4架次和圣火专机1架、随行团队包机1架以及包括国际足联主席专机2架次在内的奥运航班8架次。保障涉奥人员214人次、行李340件5903千克;其中来自挪威、日本、韩国、洪都拉斯、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地的进出港运动员团队174人,奥运工作人员40人次,还有大批球迷及普通旅客。当年,秦皇岛机场荣获“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保障先进单位”、“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比赛秦皇岛赛区先进单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机场运行保障突出贡献集体”、“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至此,秦皇岛机场成为国内唯一先后保障过亚运会和奥运会的支线机场。

2010年,秦皇岛机场积极引进航班航线,开辟航线数量达到8条,航班量由2009年的平均每天1班,增到2010年的高峰每日10班;开通了秦皇岛—石家庄“空中巴士”, 推出特色惠民“体验飞”、“体验游”产品,初步实现航空大众化目标,逐步形成了经秦石、秦沪、秦连支线中转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空网络,实现了客运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增长。当年高峰每周航班量同比增长200%,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万达20.1人次,同比增长225.6%,实现秦皇岛航空史上再度跨越。

2011年至2015年,秦皇岛机场发展步伐放缓,年旅客吞吐量在20万左右徘徊。

提升定位:致力于中国支线标杆机场打造者

2016年3月31日,秦皇岛机场结束军民航合用时代,无缝隙转场至北戴河机场运营。

秦皇岛机场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旅客出行需求,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深挖市场潜力。目前,秦皇岛机场航线网络持续完善,先后与河北航空、上海航空、海南航空、南方航空、韩国真航空、俄罗斯雅库特航空、越南捷星太平洋航空等10余家航空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开通秦皇岛至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张家口、石家庄、南京、哈尔滨、海口、青岛、郑州、大同及杭州等国内城市,2019年,秦皇岛机场共有11家国内外航空公司执飞16条航线,通达国内外城市21座,初步形成了通达东北、华东、西南、中南等各地区及的航线网络布局。

借助新机场、新环境,秦皇岛机场树立打造国际旅游支线机场的长远目标,积极跑办机场口岸开放,大力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国际包机航线发展势头强劲,先后开通至俄罗斯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和柬埔寨暹粒、蒙古乌兰巴托等城市航线五条,航线网络已覆盖至俄罗斯远东及东南亚地区。2019年国际旅客吞吐量达到17918人次,同比增长300%,远超前三年国际旅客吞吐量总和。其中乌兰巴托航线为河北省内首次开通的国际包机航线,由此秦皇岛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开通“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客运包机航线的城市。同时,连续两年临时口岸二次开放,为秦皇岛机场推进国际口岸长期开放奠定基础。

在立足确保民航运输稳步持续增长的同时,秦皇岛机场力求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业务,积极探索机场通航发展新模式,通航业务屡创新高,力争实现“两翼齐飞”。

新机场启用后,根据业务发展需求,修建了公务机及应急救援机坪,推出专人服务的“训练管家”品牌,吸引诸多通用航空公司进驻。机场先后与南山、北京、中一等公务机公司合作,实现公务飞行业务大幅增长;加强与青岛直升机公司、海直通航公司、新疆开元通航公司等多家直升机公司合作,已成为直升机护林转场及航校训练转场飞行的重要“驿站”。去年,成功保障秦皇岛北戴河机场直飞美国安格雷其和日本东京的国际公务飞行任务,首次引进B737-800型飞机的训练业务,通航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下一步,秦皇岛机场将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四型机场”建设为目标,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创新发展,逐步探索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分担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国内一流支线机场建设先行者的“三者”定位,几年内将秦皇岛机场逐步打造成为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的靓丽城市名片、国际旅游名城的重要战略支撑和华北地区支线机场的领航者。(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群)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