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沈阳桃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12-23 10:47:00

b3.jpg

桃仙机场雨后机坪(陈松/摄)

12月22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迎来了年内第2000万名旅客,标志着机场在通航的第30个年头正式跨入“2000万级机场俱乐部”,跻身国内大型繁忙机场行列。

b1.jpg

桃仙机场机坪(李依枚/摄)

三十年砥砺奋进,几代人薪火相传。1989年通航以来,沈阳机场在辽沈经济涅槃重生与振兴发展的大潮下,历经了从“政企分开”到“属地管理”的行业体制改革,完成了从T1到T3航站楼的华丽转身,实现了由通航之初年运输旅客55万人次、到2011年跻身千万机场行列、再到2019年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的精彩跨越。沈阳桃仙机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几代辽宁机场人牢记初心、践行使命、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和光荣史,也是4300万辽沈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辽沈改革开放与振兴发展的生动写照。

b5.jpg

航站楼内景(陈松/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航事业发展,中国正在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辽宁将民航作为全方位振兴的战略支点,为民航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十三五”期间,辽宁机场集团牢牢把握辽沈地区营商环境显著提升、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的有利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形成了新时期“1234”总体发展思路,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枢纽机场建设为目标,努力推动航空主业与非航辅业协调发展、两翼并进,全面实施管理提升、人才支撑、基本建设三大工程,积极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作为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践行者,辽宁机场集团在“十三五”以来的四年间,交出了“持续安全”发展、旅客运输年均增速12.7%、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等一系列高质量答卷。

b2.jpg

安检现场(陈松摄)

运筹帷幄,成就航空主业跨越发展

“运力积累”“运量破茧”“排名提升”。十三五期间,辽宁机场集团航空主业“三步走”战略应时代而生。

破解主业发展瓶颈。聚焦主业发展与空域资源紧张的结构性矛盾,将提升机场高峰小时容量作为航空主业高质量发展的前置战略,2016年和2018年,机场高峰小时容量分别实现了24至26、26至28架次/小时的2次常态化提升,机场日均起降航班由2015年的270架次增长至2019年的近400架次,为主业发展创造了增长空间。强化基地公司建设。充分发挥基地航空在“运力积累”战略中的核心作用,推出一系列优惠营销政策,强化主动营销策略,与南航、东航、国航全面开展差异化战略合作,巩固深航、春秋航深耕沈阳市场,成功引进首都航、瑞丽航在沈落户,设立基地。机场过夜运力由2015年底的43架次跃增至2019年的65架次,增幅达51%,在沈运营公司也快速成长为46家。完善航线网络布局。以构筑“国内成网、区内成扇、国际成片”的枢纽网络带动“运量破茧”。加密国内航点,发展通航点位91个,运营国内航线179条,实现了除东北以外国内省市自治区的通航全覆盖;打造了“经沈飞”品牌,旺季运营南方经沈至东北腹地和内蒙地区航线10条。抢占国际市场先机,服务辽沈融入国家战略,旺季运营了“一带一路”“中日韩经济合作”“中俄蒙经济走廊”相关航线19条,构筑以洛杉矶、法兰克福、温哥华三大优质航线为骨架的洲际航线网络,成为东北重要的国际中转枢纽。2019年,沈阳机场赴韩航点数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赴韩旅客量排名全国第6;日本航线增势喜人,预计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7%以上;启用航油保税库,提升国际航线市场竞争力,全年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预计达185万人次,将创历史新高。提高货运发展品质。引导顺丰在沈建立东北地区快件分拣中心,成功运营东北地区首家临空公用型保税库,推动落实沈阳市支持航空货运发展及物流产业降费政策,有效吸引“陆转空”及异地货源,助力沈阳航空运输市场实现品质化发展。

b6.jpg

大手牵小手,“无陪”变有爱(陈松/摄)

经过四年持续快速发展,2019年沈阳机场预计实现旅客吞吐量2050万人次、航班起降14.39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9万吨,较“十二五”末期分别增长62%、45%和34%。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名实现提升,货邮吞吐量稳居东北首位。

始终如一,坚守平安民航铮铮誓言

b7.jpg

(陈松/摄

辽宁机场集团始终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四个责任”全覆盖;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双盯”“法定自查”制度化常态化;全面推进“三基建设”,不断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强化基础管理效能,倡导“工匠精神”,强化作风建设。持续加强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实行风险源库和隐患问题库的分级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应急救援实战能力。自沈阳机场T3航站楼启用并顺利转场运营后,辽宁机场集团在沈相继实施了跑道大修、垂直联络道、除冰坪建设等项目22项,累计投资8.8亿元。2019年在民航局三季度大型民用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价中,沈阳机场在37个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10位。T3航站楼启用以来,沈阳机场圆满完成全运会、党的十九大、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G20峰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保障任务,持续保持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荣誉称号,在东北地区平安民航考核中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并于今年年底将成功实现第30个航空、空防安全年!

b8.jpg

U悦天使为旅客提供问询服务(李依枚/摄)

心系人民,践行真情服务初心使命

人民航空为人民。辽宁机场集团坚持将“真情服务”理念融入满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求的生动实践,不断提升广大旅客的获得感。

b9.jpg

2018.3.28沈阳-法兰克福航线复航(陈松/摄)

树品牌。以“U悦”服务为品牌核心,全面培育“U悦天使”、“U悦热线”、“U悦易登机”、“U悦畅行”服务子品牌,努力实现机场服务从功能导向向体验导向转变,从首问负责向首见负责延伸。建平台。通过发挥旅促会管理平台作用,加入ACI国际机场协会,聘请社会服务监督员、外请专家、内聘教员,加强一线岗位培训,让真情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旅客投诉集中受理平台,全面实施内外服务监察网络,持续提升旅客满意度。塑亮点。推动服务文化引领,“情暖旅途”春节辽沈书法家题字送春联、辽沈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等主题文化活动大大提升旅客文化体验。抓创新。全力打造以智慧机场为关键支撑的“四型机场”建设。自主研发掌上机场APP,不但可以一手掌握机场航班的实时动态,办理乘机手续,还可以全方位了解机场的各项特色服务、候机楼点位信息、交通出行、天气预报等便民信息,大大方便旅客出行,成功荣获2017年-2018年度“民航互联网技术优秀解决方案”奖项。独立创新的行李分拣系统实现了行李全天候电子化管控,一举摘得第三届全国质量创新大赛QIC-II级技术成果。强功能。东北地区第一家“72小时过境免签”机场,全国首例全息服务影像大使启用,无纸化通关流程、自助值机托运系统、民航电子临时乘机证明、中转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试点等一站式服务体验,优化了出行流程、缩减了排队时间,在旅客中赢得了口碑。“2017年中国大陆口碑最佳十大机场”“2019年二季度获得ACI全球同量级机场旅客满意度第4名”,正在不断展示着沈阳机场“辽沈地区国际化营商环境第一窗口”“辽沈对外开放第一张名片”的优质形象。

c1.jpg

机坪引导部引导飞机(陈松/摄)

创新发展,高效运行助力腾飞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呼唤改革创新的新时代,辽宁机场集团始终坚持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强化运行保障能力。

强化机制体制创新。沈阳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和PBN飞行程序运行工作圆满完成,机场地面管制工作由以往的“管制+引导”模式,转入可视化指挥模式,正式成为了东北地区第一家具备自主地面管制能力的千万级机场。组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运行管理委员会,整合驻场单位保障要素,打破信息壁垒,强化协同合作,突出整体联动,全面推行航班进程精细化管理,完善特殊天气运行保障机制,组建以来共挽救临界延误航班千余架次。强化新技术应用。大力推进协调决策系统(A-CDM)、多点定位及全景视频等新技术应用,实现与空管CDM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不断提高机场运行指挥决策效能。截至2019年11月底,沈阳机场放行正常率为82.88%,同比提升了8.79%。

a7.jpg

锐意革新,振兴“龙头”作用凸显

作为辽宁重要的省属国有企业,辽宁机场集团始终坚持发挥好国有企业在辽宁振兴中的“龙头”作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十三五以来,辽宁机场集团坚持航空主业与非航辅业两翼并进,加大主业营销力度,改善非航经营品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效化解债务风险。2019年,集团年营业收入较“十二五”末期增长近40%,资产负债率较“十二五”末期下降17%,集团连续三年实现盈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步前行。在强化发展品质的同时,我们紧跟辽宁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扎实推动国企重点改革任务。完成三供一业移交、公务用车改革、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多项重点任务。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推动僵尸企业处置,平稳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展望未来,辽宁机场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上提出的建设“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重要指示要求,以加快推进沈阳机场二跑道建设为契机,扩展航空主业发展空间,完善航线枢纽网络布局,努力将沈阳机场发展成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心门户机场,力争成为东北亚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支撑。

2000万,是一次飞跃,更是一次成长。它记录了昨天的努力,更为站在新起点上的辽宁机场人点亮了前进的航标灯。未来,辽宁机场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砥砺奋进,在辽沈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上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 高撬、万伟、李依枚)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