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鸟击防范员:与鸟儿“斗智斗勇”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9-12-02 15:53:00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首都机场地区迎来迁徙越冬的候鸟。为了保证飞机起降和旅客出行的安全,让鸟儿和飞机共享一片蓝天,首都机场鸟击防范员昼夜值守,与鸟儿“斗智斗勇”。

迁徙季节 鸟击防控正当时

据统计,鸟类迁徙活动造成的鸟击事件数量占全部鸟击事件总量的70%以上,且鸟类迁徙时飞行高度较高,更易造成航空器损伤。近几年,随着首都机场周边地区持续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态环境逐渐呈现出乔灌草结合、林水湿相依的发展趋势,吸引了大量鸟类在附近栖息停留。

进入迁徙季以来,首都机场的鸟类数量同比增长了53%,达到6783只/月,为近3年的最高峰,对首都机场的运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鸟击事件也随之上升。从总体上看,夜间鸟击事件发生数量多于白天,占比为61%;责任鸟击事件也较前两年呈上升趋势。

土洋结合 多措并举显成效

为减少飞行区内鸟类活动频率,降低鸟击事件发生概率,首都机场将新型驱鸟措施与传统措施并用,采用人工干预、物理干预、生态干预等手段,全面开展生态治理与驱鸟防范工作。

在生态治理方面,首都机场进行草种改良,种植不结草籽、不宜生虫的野牛草,干预食物链,减少鸟类食物来源;设置彩色飘带,从视觉上对鸟类进行警示;通过人工现场敲鼓的声音声压给鸟类带来压迫感,使其远离机场区域。

在驱鸟防范方面,为减少冬季云雀造成的低空鸟击事件,首都机场专门成立了人工干扰班组,在3条跑道起降端进行人工干预,确保航空器起降安全。同时,引入猎鹰驱鸟模式,利用位于食物链顶层的隼形目鸟类,刺激机场周边鸟类的视觉及听觉,实现“以鸟驱鸟”。

首都机场土质区面积达553万平方米,约等于13个天安门广场。一天下来,鸟击防范员的巡视长度比北京三环路还要长。

科技助力 探索驱鸟新方式

为尽可能减少迁徙鸟类鸟击事件的发生,首都机场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形成了大数据分析鸟情、信息平台共享鸟情、视频探测记录鸟情的鸟击防范闭环管理。

首都机场利用野生动物防范信息系统,建立了鸟类活动情况大数据库,可以针对鸟类总数量、鸟种总数量、单次观察鸟种数量,以及不同高度、不同区域的鸟类数量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还能实现按年度、月度以及鸟种的数量开展预测和威胁程度预警。首都机场搭建的全国主要机场迁徙鸟情信息共享平台正在试运行,可实现全国迁徙鸟情信息的共享联动。目前,相关手机App已完成鸟情录入、鸟情查询、案例学习、鸟类识别等功能开发。未来,该App还将实现全国机场鸟情大数据共享、各机场鸟类活动智能分析等。

首都机场还在积极探索视频探鸟技术。其可实现全自动、全天候监测,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将有效监测飞行区及附近鸟类、无人机和其他低慢小飞行目标的活动情况,保障机场净空安全,为迁徙鸟类防范提供新技术手段。(《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邢晓彤)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哈尔滨机场将恢复叶卡捷琳堡航线
天津滨海机场:强化鸟击防范治理举措 提...
江西航空举行2025年航线维修责任放行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