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江西机场集团:打赢蓝天保卫战 共建“绿色机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10-25 16:58:00

为落实民航局《民航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加速推进绿色机场建设,江西机场集团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机场建设作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力争将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国内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区域枢纽机场,并在支线机场积极探索实践“绿色机场”建设。

机场建设坚持绿色规划

在机场的规划、设计、建设中,江西机场集团注重引入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绿色发展”的绿色机场理念贯穿于机场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具备“绿色基因”的规划设计为江西“一干六支”机场实现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效应打下坚实基础。

1.jpg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

2019年10月竣工投用的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整体改造工程按照一星级绿色建筑实施,目前正申报江西省一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T1航站楼内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内电气系统的运行信息予以采集,显示、分析、处理维护及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进行能耗检测、能效监管的综合智能管理。T1航站楼改造工程中注重环保,高性能建材如碳纤维利用率达20%,本地建材利用率达80%,可再利用环保建材使用比例达20%。并通过将原电动排烟系统改造为屋面机械排烟,西侧外墙只需更换玻璃,避免了西侧外墙结构全部拆除重做,不仅降低运营过程中能耗,还减少了电动排烟窗的设置。

2.jpg

上饶机场航站楼

支线机场方面,上饶机场航站楼于2019年1月获得国内首家EDGE绿色建筑机场项目认证证书。航站楼采用地源热泵系统,通过与末端系统地热相交换为航站楼提供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相比传统燃气锅炉实现节能约30%,带来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平衡,进行饮用水和中水分离,对雨污水充分回收利用,航站区各类污、废水经三级处理后回用于浇洒、绿化、洗车及冲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的原则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综合利用设施和中水回用系统,节约自来水用量约50%。

3.jpg

上饶机场的生态环境

上饶机场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绿化、复层绿化与垂直绿化,加大绿化植草密度,航站区绿化率为41.22%,飞行区绿化率为66.59%,远高于国家标准。

4.jpg

赣州机场

赣州机场新建的T2航站楼按照一星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新航站楼使用能耗管理系统、电力监测系统针对机场运营当中的水、电和供暖等消耗资源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现能源分配合理化;集中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对节能减排的集中管理,节省人力物力。

5.jpg

赣州机场新建6个配有桥载式电气源设备的新型登机廊桥

新建6个配有桥载式电气源设备的新型登机廊桥,为靠桥飞机电力及空调服务,节省航空燃油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高污染尾气和高噪声,积极推进APU替代工作,替代使用率达到100%;机场专线168皆为新能源汽车,助力绿色机场建设。

节能环保机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试点光伏发电项目。南昌机场2018年底试点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利用车棚顶加装光伏发电模块(装机容量20KW/h),2019年1月5日投运,5个月实现发电量6370度,节约0.8吨标煤,预计全年发电量1.2万度至1.5万度,折合机场用电成本0.8万元至1万元。

6.jpg

宜春机场分步式光伏电站

宜春机场采用分步式光伏电站,2016年8月投运至今,电站持续稳定运行3年,已发电46.7万度,产生节能效益56万元,减少能源支出16.8万。

用能设备节能技改。为实现航站楼运行节能降耗,南昌机场从2016年起对T2航站楼内照明灯具进行逐步改造。截至2018年,T2航站楼累计更换LED灯具2418套,机坪高杆灯供电技改完成18杆,累计节约用电量60余万度,累计节省金额约40万元。对目视助航设施设备LED灯具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灯光标记牌改造133套,滑行道边灯改造531套,年节电量约9万余度,年节省金额约6万元。

作业运行“油改电”。重点推进落实新能源车辆的应用,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抓好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应用。南昌机场目前已在3个区域设置49个新能源车充电桩。2017年初,南昌机场与环球汽车共享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主动引进共享新能源汽车,在停车场内设立了20个共享新能源汽车专用车位,并协调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引导员工、旅客使用共享汽车。

2019年5月,南昌机场以2辆配餐车、1辆污水车作为试点进行尾气改造,并对改造后的车辆尾气排放情况开展实时监控,车辆尾气排放均处于完全达标状态,达到了预期改造效果。8月起,机场针对国三及以下的全部内场车共计138辆统一进行尾气改造,力争2019年完成全部车辆的60%(约83辆),2020年实现100%车辆尾气达标工作。

7.jpg

所有廊桥安装了桥载设备

桥载电源使用推广方面,南昌机场在二期建设T2航站楼时,已对所有廊桥安装了桥载设备,并于2014年实施了使用桥载设备替代飞机APU项目。目前,南昌机场所有廊桥均已安装桥载电源共计26套,并已逐步投入使用。

构建友好室外环境。2017年,南昌机场实施了锅炉动力燃料的油改气项目,并于2017年底投入使用。经测算,2018年全年南昌机场中央空调运行共计使用天然气总量为82.4万立方米,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6.72吨,年节省费用约90万元。实施了中央空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过动态调节确保空调系统时刻保持舒适的前提下节约能耗,改造完成后年节能率不低于15%。按照2018年制冷用电量758万度,采暖季耗气量64.3万m³核算,2019年中央空调使用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18吨。

为旅客提供低碳、便捷的绿色出行体验

加强前瞻性技术应用,全面实施信息共享,分阶段推进智能办公、智能运行、智慧云平台、智慧商业体系建设,围绕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货运流、交通流等各方面实现机场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旅客体验。

8.jpg

南昌机场人脸识别系统

力推“无纸化”服务提质升级,江西“一干六支”七个机场全部实现全流程无纸化通关。其中,南昌机场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安装二维码身份证核验设备,增加自助服务设备数量,提高旅客提供自助式服务体验,今年1月~8月,南昌机场自助值机率从40%提高到69%。T1航站楼设置14条自助通关通道,最快只需10秒钟即可通关。

9.jpg

自助托运设备

赣州机场新航站楼提升自助设备普及率。T2航站楼新增2台自助旅客问讯设备、8台自助值机设备、2台自助托运设备、2条自助安检通道和2个自助登机口,无纸化通关实现了环境友好。同时每个自助登机口设有2条自助登机通道和1条人工登机通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旅客提供低碳、便捷、舒适的绿色服务体验。

其新使用的生产运营管理系统,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为一线员工提供便捷实用的操作平台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监督管理功能,为决策层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生产运营管理系统能自动分配机位、登机口、行李转盘和人员等资源,有效地减少航班计划制作时间、对讲机及电话的使用量,实现飞机、人、货邮行的高效运营。

10.jpg

吉安机场新航站楼

吉安机场新航站楼风格融入井冈山红色文化和吉安庐陵文化,设置5台自助值机柜台,安排红色服务志愿者,让往来旅客感受“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的美好体验。

11.jpg

吉安机场中转服务柜台

推进跨航司中转服务工作。为不断提升中转旅客出行体验,完善中转业务功能满足出港旅客的中转行李直挂需求,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主动申请国内中转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试点,7月24日,正式获批成为国内29家试点机场之一。目前,江西省内干支联运及省外的跨航司行李直挂功能均已具备,各项试点功能均已完善。通过与机场、航空公司积极沟通,已在南昌-赣州、南昌-西安航线实现中转旅客行李直挂,为旅客提供便捷出行服务。

健全投诉服务管理体系。2018年,江西机场“一干六支”7家机场全部完成了与民航局投诉管理系统的对接工作;并开通了江西12315直通平台,建立消费争议快速和解绿色通道。为旅客搭建在线投诉平台,专人负责投诉系统的管理,及时录入机场投诉电话受理的投诉,及时分流处理并全流程跟踪,有效减少了投诉升级。(中国民航网)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